厚植沃土,綻放“繁花” 長三角何以成為營商“優選”?
“一年能少跑3萬多公里,省下800多個小時。”康力電梯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羅逸平計算出長三角跨省辦稅開通後,幫她省時省力的“賬”。這家總部位於江蘇省汾湖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的公司,在長三角區域線上辦理的外經證繳稅一年就有80多筆。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長三角三省一市對標國際一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合力消除“看不見的行政壁壘”,逐漸打破市場分割,探索建立起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推動了區域內技術、資金、人才等各類資源要素有序流通。
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後制定出臺《長三角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方案》《關於推動長江三角洲區域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推動長三角營商環境的整體提升,加速實現了跨省共“營”。
“沒想到現在新設個體戶這麼便利。”長期從事運輸行業的浙江嘉善人王志強,近日在嘉興市嘉善縣政務服務中心長三角“跨省通辦”窗口,一次辦完並領到了蘇州市吳江區的營業執照和交通運輸許可證。“不用去異地辦理,當天立取,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王志強説。
得益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跨區“證照聯辦通取”,如今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等地的辦事企業只需“進入一個窗口、申請一次、遞交一份材料”,即可一次性實現營業執照和其他準入類許可證件新設聯辦,並現場領取。
通過不斷創新政策供給,長三角的企業在本區域內實現了“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截至目前,長三角三省一市累計推出了152個跨省通辦政務服務,全程網辦超過600萬件,數據共用交換超過了8億條,實現了37類高頻電子證照的高效共用互認。
搭建平臺、對接資源,推動企業佔領更多市場,是幫助企業獲利增效的長久之策。
在長三角,一張小小的科技創新券,讓技術、資金、人才等要素跨越區域“牽手”,匯聚成一股協同創新的強大勢能。
從事汽車零部件定制設備生産的浙江維日托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一度遇到了汽車空調位置度測量的技術難題。“從市場購買這項服務,價格高不説,可挑選的合作對象也不多。”關鍵時刻,長三角科技創新券解了公司負責人葉勁衛的“燃眉之急”。
通過長三角科技創新券通用通兌平臺,維日托公司匹配到江蘇大學的優質科創資源,並開展研發合作,成功解決了技術難題。葉勁衛算了一筆賬:購買這項技術服務,企業共需花費51萬元,使用長三角科技創新券後,只需自行承擔一半,也就是25.5萬元,既節約了企業成本,又提高了研發效率。
在浙江嘉興市南湖區企業綜合服務中心內,産業板塊首席服務專員在接待企業辦事人員(右一)的現場諮詢。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從“辦好一件事”到“解決一類事”,從疏通一個環節到打通全鏈條,長三角各地政府幫助企業解決痛點、難點的能力和水準,持續“迭代升級”。
法治護航營商環境,同樣是長三角亮眼的特色與優勢。近日,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人大常委會分別表決通過了《促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高品質發展條例》,開啟三地協同立法的新篇章。
《條例》以立法形式支援“跨區域許可互認”,明確在跨區域項目建設中,兩省一市可以共同確定一個行政機關受理行政許可申請,實行集中辦理、聯合辦理。“這為示範區內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提供了制度遵循和探索路徑。”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行委員會副主任張忠偉説。
“我們的研發測試在上海,生産基地在嘉興,區域銷售中心在蘇州,應用場景則遍及全球……”在浙江東方科脈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周愛軍看來,長三角良好的營商環境,正不斷轉化為要素集聚的“磁場”,也讓越來越多的産業鏈和生態圈佈局於此。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厚植沃土,綻放“繁花” 長三角何以成為營商“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