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人群普遍易感,嬰幼兒重點防護

今年以來,我國百日咳發病數明顯上升。國家疾控局日前公佈的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報告百日咳32380例,是去年同期發病數的近23倍。

“百日咳再現”一度登上熱搜。記者昨天從上海幾家兒童專科醫院獲悉,近期隨著檢測量上升,百日咳核酸檢測陽性病例確實有所增加。不僅如此,百日咳為人群普遍易感,尤其在疫苗廣泛應用的國家,越來越多百日咳病例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被發現。

醫生提醒,我國將百日咳納入乙類傳染病管理,近期如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或身邊有呼吸道症狀病例後本人突發咳嗽,應儘快到醫院就診,其中1歲以下嬰幼兒要重點做好防護。如果確診百日咳後,要及早隔離。

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普通感冒類似

“最近一段時間,‘咳咳咳’的小朋友確實多了起來,其中一種咳就是百日咳。”上海市兒童醫院消化感染科醫生葛婷介紹,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臨床特徵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可伴有深長的雞鳴樣吸氣性吼聲,如未能及時有效治療,病程可遷延數月,故稱“百日咳”。

“百日咳是最常見的兒童疾病,也曾是全球嬰幼兒死亡的重要原因。”葛婷説,由於百日咳感染初期症狀常表現為發熱、打噴嚏、咳嗽,與普通感冒類似,也導致該病較難被家長察覺,更易被漏診。

在社交媒體上,不少寶爸寶媽分享孩子百日咳的患病及就診經歷。一名1月齡的寶寶咳了半個月,檢查時已發展至“白肺”。原來,寶寶出生十幾天就開始咳嗽,起初只是咳幾下,沒想到後來咳得越來越厲害,到醫院一查,病情已發展至重症肺炎。

“非典型百日咳常發生於嬰兒尤其是新生兒,還有一部分年長兒。”葛婷介紹,年長兒可能無症狀或僅有輕微咳嗽,無熱或低熱,當嬰兒尤其是新生兒有反覆發作的呼吸暫停、窒息、青紫等症狀,要及時就醫。1歲以下嬰兒是百日咳發病高風險人群,容易併發肺炎、腦病、肺動脈高壓等,有致死風險,務必引起重視。

呈“高齡化”態勢,成人感染症狀普遍較輕

近年來,全球百日咳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其中,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發病率畫出上揚線,這種既往被認為是幼兒才會得的病正呈現“高齡化”的態勢。

日前,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張國良接診了一例患者。32歲的王女士一週前受涼後出現發熱、咳嗽,經查發現左肺炎症,經三天治療,她的體溫恢復正常,可咳嗽非但沒減輕,還日漸加重。入院檢查發現,王女士得了百日咳。

“從近年數據看,成人百日咳患者比例在升高,不過,成年人症狀普遍較輕。”張國良分析,百日咳發病率上升,主要受疫苗保護作用減退、細菌抗原變異、檢測技術提高等因素影響。目前,我國使用的百白破疫苗僅用於7歲以下兒童,7歲及以上者暫無預防疫苗,而兒童時期接種疫苗産生的保護性抗體會隨年齡增長而減退,所以成人也可能患上百日咳。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佈的《百日咳診療方案(2023年版)》,由於接種疫苗後産生的免疫力衰減和百日咳鮑特菌變異,全球很多疫苗覆蓋率較高的國家出現了“百日咳再現”情況,發病年齡高峰從嬰幼兒轉移至青少年及成人,而青少年及成年人也成為嬰兒百日咳的主要傳染源。

不必過於擔憂,及時接種疫苗是防控最基本策略

不過醫生也提醒,百日咳作為一種“古老”的細菌感染性疾病,有多種藥物可進行針對性治療,不必過於擔憂和恐慌。

“百日咳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患者發病前兩天至病程3周內傳染性最強,帶菌者及不典型症狀患者也有傳染性,需要對百日咳患者進行隔離。”張國良提醒,如果懷疑感染了百日咳,應及時就醫。

“及時接種疫苗是防控百日咳最基本的免疫策略。”葛婷補充提醒,當前免疫規劃使用的百白破疫苗總共4劑次,分別在孩子3、4、5月齡及18月齡接種,家長要按時帶孩子完成全流程接種。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人群普遍易感,嬰幼兒重點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