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寶雞市陳倉區 繪就“四美”鄉村畫卷

“我們要大力發展特色種植、規模養殖兩大産業,讓群眾的收入節節高。”寶雞市陳倉區拓石鎮東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昭翠信心滿滿。

“我們投資15萬元修建休閒廣場1處,架設路燈24盞,讓村莊環境面貌大變樣,群眾的生活環境更美了!”陳倉區香泉鎮硤裏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沈濤感慨。

……

在陳倉區2024年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第一期“擂臺賽”上,來自全區6個鎮的27名村黨組織書記同臺“打擂”。他們圍繞基層組織建設、特色産業發展、鄉村治理等,通過“實績展示+現場提問”的方式亮舉措、曬實績。

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座堡壘。陳倉區委常委、區委組織部部長劉博彥説:“黨員幹部把使命裝在心裏、把責任扛在肩上,找準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的融合點,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地,齊心繪就村美、業興、人和、共富的‘四美’鄉村畫卷。”

村容村貌美 人有精氣神

在陳倉區廟川村,由村組幹部、黨員志願者組成的志願服務隊受到群眾歡迎。

身穿紅色馬甲的志願服務隊隊員每週都會走村入戶,進行治安巡防、普法宣傳。遇見群眾家中電路、水管等發生故障,或老年人有生活不便,他們也會第一時間到府幫忙解決問題。

廟川村黨員幹部陳天友説:“清明節前,我們在做好常態化夜巡的同時,還加強森林防火、文明祭祀的宣傳,做好群眾的服務員、黨的政策的宣傳員,為群眾營造安全舒適的生産生活環境。”

志願服務隊的組建,為廟川村建設美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凝聚了更強大的力量。

2023年,廟川村投資20萬元進行綠化美化,投資90萬元將原村小學提升改造,建成餐飲區域,為旅遊産業做好配套。

“2023年初,依託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改造提升項目,村上將屋頂漏雨的老戲樓改造成村社區服務中心,不僅解決了村上辦公場所緊張的問題,還在煥然一新的便民服務大廳、會議室、農家書屋閱覽室開闢出服務群眾的‘新陣地’。我們還在打造學習強國主題文化村,希望設置的文化中心、黨員實踐菜園等紅色‘打卡點’,能為村裏帶來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廟川村黨支部副書記王建軍説。

看到村裏的變化發展,在外從事建築工作的代彩明決定返鄉開展新事業。2023年,他在家辦起農家樂,不到半年就增收2萬餘元。去年,他把自己的房子進行整修,擴大營業規模。“村裏環境越來越好,我們自己住著舒服,遊客也喜歡來。4月中旬,吳山景區的白鵑梅綻放,又會引來大量外地朋友,今年的生意肯定比去年還紅火。”代彩明説。

集體經濟強 特色産業旺

“這是從荷蘭進口的福特斯串收番茄,這是從南韓引進的釜山88聖女果,還有以色列的夏日陽光聖女果……”4月1日,記者走進陳倉區太公廟村綠康智慧農業産業園,太公廟村黨總支書記張明科熱情地介紹著産業園2023年以來引進的新品種蔬菜。

太公廟村交通便利,水利條件優越,農業基礎設施好,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發展蔬菜種植産業。近年來,在村黨組織的帶領下,該村群眾採取春提早、秋延後的種植方式,瞄準市場時令蔬菜銷售供給空檔期,發展“錯時”蔬菜産業,實現增收。

2023年下半年,太公廟村建起冬季暖棚種植高品質蔬菜,蔬菜種植産業再次提檔升級。

草莓番茄、水果黃瓜、櫻桃番茄,每一種蔬菜的菜籽售價都不低。“光買種子就得花好幾萬元。”“萬一長不出來或者有蟲害,幾年的收入都賠進去了。”……面對群眾的聲聲質疑,張明科決定在村集體的200畝土地上先行先試,摸索出適合本地的水肥配比等規律,形成一套規範做法讓群眾可複製、可操作。

2023年10月,冬季暖棚建好後,産業園裏種下高品質蔬菜,今年春節前蔬菜就陸續成熟。包裝精美的蔬菜禮盒,在春節期間迅速打開銷路。“今年,不僅有寶雞、西安客商來批發蔬菜,我們還通過網路將産品銷售到全國各地,預計總産量近19萬公斤,創造經濟效益190萬元。”張明科説。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陳倉區創新推廣“黨建+”資産經營型、産業帶動型、旅遊開髮型、土地流轉型等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帶動花椒、核桃、柴胡、蔬菜等特色産業迅猛發展。全區已建成10個萬畝椒果示範園,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産業格局,157個村集體經濟收益全部突破10萬元。

産業發展讓村民的增收有了支柱,日子也有了奔頭。各村黨組織書記紛紛表示,村集體經濟壯大了,村黨組織的組織力、號召力也強了,村裏的各項工作更好開展了。

文明新風盛 人和萬事興

“咚、咚、咚……”在陳倉區油坊村,村裏的門球愛好者手握球棒,氣定神凝揮桿對壘,小小門球在球場上翻滾。

這些愛好者都是本村群眾。村裏的門球隊是油坊村的“明星隊”,獲得過省市各級榮譽。“放下鋤頭揮球桿,離開麻將打門球。”如今,打門球成為油坊村的時尚運動。

2022年7月,油坊村投資16萬元建設標準化門球場地,吸引了周邊的門球愛好者前來切磋技藝。

“修這場地,主要靠咱村的黨員幹部。”油坊村黨總支書記霍新孝説。2014年,門球運動在油坊村逐漸興起。一直以來,他們都在沙土地上訓練,雨後還要再平整地面才能運動。2022年,逐漸富裕起來的油坊村有村集體收入60萬元,村兩委提出鼓勵支援村裏門球運動發展,培育健康生活新風尚。但一開始卻有不少反對聲音。

“在村民代表大會上,有人説花錢太多了,一下花了將近三分之一,還有人不理解一個小小的村子為啥要建門球場。門球隊隊長、老黨員霍耀忠就帶頭做群眾的思想工作,給他們講村裏的發展思路,還主動承擔起門球隊的日常工作。”霍新孝説。

要建,就建使用十幾年也不落後的球場,建出村裏的新名片、新地標。村兩委班子的堅定決心和體育運動帶來的文明新風,讓群眾慢慢轉變了觀念。

門球隊隊員馮迎祥説:“我原來就愛打麻將,沒其他愛好,身體也不好。現在,和大家打門球能鍛鍊身體,和鄰居朋友一起玩也能讓關係更加和睦,村裏人現在更團結了。”

不僅是門球,油坊村的秧歌隊、太極拳隊、鑼鼓隊也逐漸壯大,在周邊小有名氣。

霍新孝説:“我們聚焦鄉風建設,倡導文明新風,讓群眾在鼓起腰包的同時,也豐富了精神文化。村裏每年還評選‘好婆婆’‘好媳婦’‘身邊好人’20余名,打造鄉村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

據介紹,陳倉區常態化開展道德模範、“好婆婆”、“好媳婦”等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建成14個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57個村級實踐站和160條“鄉村文明一條街”,弘揚時代新風,實現“鄉風美”。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寶雞市陳倉區 繪就“四美”鄉村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