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聚焦應用 向“芯”而行

4月2日,記者走進陜西格芯國微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芯國微”),隔著晶片超凈實驗室的玻璃望去,兩名身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正熟練地為指尖大小的晶片鍍膜。

晶片是現代工業的心臟、資訊技術的基石,發展新質生産力離不開晶片技術的突破。格芯國微總經理劉洋告訴記者,指甲蓋大小的莫特憶阻器晶片可通過全新傳感架構,在智慧農業、智慧家居等領域實現更優信號處理和數據傳輸,進而實現智慧化控制,是公司的關鍵産品。

時間回到2021年,西安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副教授韓傳余帶領團隊首次在柔性襯底上實現了第四類半導體器件莫特憶阻器的製備,並成功應用於壓力感測器。“莫特憶阻器在器件整合、器件互聯兩方面優勢明顯。”劉洋説,半導體器件研發技術攻關難度高,當時國外傳感架構在市場上具有絕對優勢。

科技成果只有落地轉化才能實現更大價值。同年,包括韓傳余在內的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工程大學的科研人員組建起團隊,並借助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正式註冊成立格芯國微。這項高校科技成果由此踏上了産業化道路。

資金短缺一度制約企業發展。關鍵時刻,相關部門通過科研經費補助的方式,及時向企業注資。“2022年年底,公司賬戶收到第一筆150萬元經費,讓我們無後顧之憂地投入研發。”劉洋告訴記者。

格芯國微成立以來,已研發出基於莫特憶阻器全新架構的傳感信號調理晶片及基於新架構的傳感方案等多項重要成果,可應用於物聯網傳感、智慧醫療、消費電子等場景。

2022年,格芯國微完成8英寸莫特憶阻器晶圓的流片,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實現量産;2023年,完成全球首個百萬門級多通道TDC晶片的流片驗證,並推出全球首個實驗用莫特憶阻器晶片。“截至目前,公司已量産莫特憶阻器晶片約5000塊。”劉洋説。

“莫特憶阻器晶片可將信號時延降低為傳統架構的十分之一,採用180奈米晶片製程也可達到7奈米晶片製程的信號處理效果。”公司研發人員胥曉丹説,2023年,這項技術創新成果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第二屆積體電路“太湖之芯”創業大賽上亮相,取得了企業組二等獎的成績。

格芯國微晶片超凈實驗室的外墻上張貼著排列有序的40余張專利證書。這些專利涉及莫特憶阻器製造、信號處理等領域。記者了解到,格芯國微有一支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擁有完善的超凈實驗室,以及晶片流片、傳感系統研發製造和測試分析的全套儀器設備。莫特憶阻器晶片的前道光刻工序全部由公司完成,後道封裝工藝與華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西安華芯微半導體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日前,陜西印發《陜西省培育千億級第三代半導體産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按照計劃,陜西將重點開展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工藝技術與核心産品攻關,打通晶體材料高效生長、器件設計製造等産業發展關鍵節點。隨著我國3C電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對感測器需求的日益旺盛,預計2026年,中國感測器行業市場規模將達7082億元。“屆時,格芯國微設計的基於莫特憶阻器的傳感架構可廣泛應用。”劉洋説,“下一步,我們將壯大科研人才隊伍,早日擴大生産線,實現市場深度佈局。”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聚焦應用 向“芯”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