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陜南“綠三角”走上發展新賽道

10647257_5f3a4541-054f-410f-bb15-43e2994bb7dd

鎮坪縣華坪鎮尖山坪村黃連産業園區(資料照片)。

鎮坪縣地處大巴山腹地,與重慶市、湖北省接壤,境內森林幽密,生態資源富集,被譽為“綠三角”。

眼下,正是春耕春播關鍵時期,鎮坪的山鄉田野處處洋溢著希望。4月3日,記者走進華坪鎮團結村中藥材基地,一股沁人心脾的藥草香氣撲鼻而來,眼前連片的黃連長勢喜人。

華坪鎮黨委書記王玉龍介紹,黃連是鎮上的主導産業。鎮上採用“村集體+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村民參與産業發展,並在黃連溫室育苗、林下育苗、標準化種植以及林下移栽等環節雇傭當地村民,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我在産業基地種黃連,一天有100元工資,加上村集體經濟分紅,補貼家用沒問題。”團結村村民侯長平介紹,他和老伴兒在産業園務工,日子過得很滋潤。

鎮坪地屬全國四大藥帶之一,緯度、海拔、溫差、植被、土壤等條件與黃連生長習性高度吻合,為黃連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

近年來,鎮坪縣依託生態優勢,將中藥材定位為“一縣一策”首位産業,實施“七鎮十村萬頃藥”工程,建設七鎮十園百基地,全縣中藥材(草、木本)種植總面積達17.1萬畝,總産值達1.97億元,實現了“藥”産業、“藥”致富、“藥”發展。

在發展首位産業的同時,鎮坪縣兼顧烤煙、水稻種植和中蜂養殖等傳統農業發展,走上了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新賽道。

“一定要注意,烤煙育苗大棚的濕度要保持在70%至80%,溫度要保持在7.5攝氏度至25攝氏度。這樣,種子發芽率才高。”在團結村,技術員朱寶平給村民講解烤煙育苗的技術要領。

“自育苗開始,我就在這裡打工,活兒不重,一天能掙150元。村上的黃連、葛根中藥材基地都需要用工,只要勤快點,不愁掙不到錢。”團結村村民史少畢幹勁十足、信心十足。

“我們通過‘企業(或大戶)+農戶’模式,建設溫室育苗大棚13座,整地起壟覆膜523畝,輻射帶動84戶農戶增收5000元以上。”王玉龍介紹。

以良好生態支撐鄉村振興發展。鎮坪縣各地結合優勢資源稟賦,因地制宜,融合發展藥旅、農旅、茶旅等産業。

在上竹鎮湘坪村百合園,“美麗經濟”則為村民拓寬了致富路。

新翻耕的土地剛剛種下了花苗。“一畝地能收450公斤鮮百合,毛收入在1.9萬元左右。目前,我們已經種植了200余畝,收入很可觀。”湘坪村村民彭信鋒介紹。

“不僅如此,通過政府搭臺,我們公司與科研院校合作,開發了‘百合面膜’‘百合麵條’等15款産品,獲得5項專利認證,極大地提高了産品經濟效益。”南山燕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謝小燕説。

發展産業既要立足鄉土特色,又要切合市場需求。謝小燕在擴大種植規模的同時,依託當地優美的自然景觀打造了“百合拾光高品質民宿+露營基地”,將産業從“種風景”延伸到“賣風景”。

靠山吃山,曾家鎮向陽村則是另一種“吃法”。

走進向陽村高山茶葉有限公司的茶園,漫山遍野的茶樹鬱鬱蔥蔥,緊密相連,清風徐來,茶香悠悠。

“採茶有講究,根據明前茶的特性,要選取‘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的鮮葉,這樣的葉子鮮嫩且營養豐富。”基地裏,農業科技指導員教茶農如何採出好茶。

茶園負責人陳顯軍表示:“新茶農接觸種茶和採茶的時間較短,經驗不足,農技專家不定期的技術指導能夠有效幫助村民更好地掌握種茶、採茶技術,提高收入。”

“學到了技術,我採茶更熟練了,除了採茶還能去工廠炒茶,一天能掙200多元,比出門打工強。”向陽村村民李美麗説。

高海拔、不使用農藥、施用有機肥、套種綠肥,生態茶園的良好環境成就了向陽茶的好品質。如今,向陽村擁有茶園面積1100畝,茶産業年綜合産值280萬元,周邊400多戶農戶從茶産業中直接獲益。

農業增産農民增收,技術是關鍵。為更好地引導農民開展春耕備耕作業,鎮坪縣抽調農技專家組建7個農技服務團分赴各鎮釋疑解惑。村民根據需要“點菜”,技術人員因需施教,現場解答。

“我們以種植業、養殖業、果業為主,開展田間管理、畜禽管理等指導服務,開春以來,累計下田指導80余次,推廣農業新技術10多項。”鎮坪縣委農辦主任、鄉村振興局局長王德山介紹。

“下一步,鎮坪縣將以‘聚力打造生態經濟引領區’為引領,樹立生態環境保護標桿,做大做強現代中藥、富硒食品、文旅康養等産業,最大限度提升生態價值轉化效率。”鎮坪縣副縣長陳瑋瑋説。(記者 陳嘉 通訊員 何丹)

來源:群眾新聞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陜南“綠三角”走上發展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