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城區測定有尺規 數據統計更科學

城區是指城市實際開發建設、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功能覆蓋的空間地域範圍,是觀察城市化發展演化趨勢、研究城市化的基本空間單元。

一段時期以來,與城市相關的統計範圍概念較多,如城區、建成區、中心城區、實體地域等。實現城市城區空間範圍確定的標準化,是科學實施城市統計監測、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性工作。

近日,我國首次完成683個城市城區範圍確定。此次城區範圍確定過程有何特點?成果將如何應用?記者進行了採訪。

為何要劃定城市城區範圍——

解決各地對“城區”統計口徑不同的問題,提升統計數據準確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據介紹,長期以來,由於缺乏空間標準和相應監測手段,我國城市建成區面積主要依靠地方填報,但各地對“城區”統計口徑不同,且沒有對應到全國“一張圖”的空間範圍,一定程度影響了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等。

“建立我國的城區空間範圍確定標準十分必要。”同濟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常務副院長劉春説,界定城區範圍,就是弄清楚城市的邊界在哪兒、怎麼劃定。有了統一的標準,就像規定了丈量城市的“尺子”規格。

自2019年7月起,自然資源部聯合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等開展相關標準研究。自2020年4月起,選取107個城市,先後開展4輪標準試劃論證,不斷驗證調校技術路線。2021年6月,形成併發布《城區範圍確定規程》(TD/T1064-2021)(以下簡稱《規程》),確定了從空間範圍上界定城市建成區的技術規範,填補了我國城市化標準統計區制度的空白。

2023年,自然資源部應用全國國土調查成果,組織683個設市城市,按照《規程》全面開展城區範圍確定工作,形成我國第一版城市城區範圍向量數據集,首次實現了城市城區範圍的空間化、定量化和精準化,為城市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體檢評估等工作提供了基礎支撐。

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張尚武説,此次發佈的成果是我國第一次按照統一標準確定城區範圍,確定了以國土調查數據和遙感數據作為統一的數據來源,為推進“多規合一”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取得什麼成果——

形成我國首版城市城區範圍成果向量數據集

如何確定城區範圍?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二級巡視員王偉介紹,主要分為3個步驟:第一步是利用國土調查數據確定城區初始範圍;第二步是利用最新衛星影像,考慮地物與初始範圍的連通性和具備的城市功能,在城區初始範圍基礎上確定城區實體地域;第三步是在城區實體地域基礎上,綜合考慮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等覆蓋狀態,以居村委為最小單位加以整合,形成城區範圍。

據介紹,我國首版683個城市城區範圍成果向量數據集,主要包含城區範圍和城區實體地域兩個層次。

城區範圍,即一定時期城鄉劃分和城市化地區邊界,其更新週期與全國國土調查、人口普查等保持一致,其間保持相對穩定。基於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683個設市城市城區範圍(城市化標準統計區)總面積為11.02萬平方千米。

城區實體地域,即城市化標準統計區範圍內的實際建設區域,是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情況的年度監測數據。自然資源部將每年利用全國國土變更調查成果,對城市實際建設區域變化情況持續監測,保持一年一更新。目前,基於2021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數據,683個設市城市城區實體地域範圍(實際建設區域)總面積為7.80萬平方千米。

“我國首版城市城區範圍成果向量數據集的形成,遙感技術與規劃管理緊密結合,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王偉説。

成果如何應用——

疊加多種資訊,助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據介紹,城區範圍確定成果作為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評估的重要底圖,可輔助城市發展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目標、結構、佈局的確定,同時可作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的基礎圖件,支撐監測評估,檢驗規劃實施效果。

“在實踐中,統一數據、統一時點和統一操作標準,讓城區範圍成果可支援城市自身發展水準的縱向比較、城市間發展水準的橫向對比。”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城市設計研究所所長趙志慶介紹,“經過動態持續的數據更新,可觀察城市的發展軌跡,包括城市規模、用地結構等方面的特徵;還可以從城市群的角度進行分析,觀察城市發展的均衡程度,這些都將為城市發展規劃制定和資源佈局調整提供依據。”

城市城區範圍確定後,可進一步疊加人口、用地、産權、産業等資訊,成果應用廣泛。

目前,城區範圍確定成果已應用到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實施監測、城市空間監測和體檢評估、城市地價動態監測、沿海城市地面沉降監測等國土空間監測分析工作中,進一步促進國土空間治理數字化轉型。未來,自然資源部將加強與相關部門合作,繼續推進城區範圍確定成果在自然資源管理和經濟社會綜合統計等領域的應用,助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城區測定有尺規 數據統計更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