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

用磁懸浮傳輸技術“驅動”中國製造

讓磁浮列車極速飛馳的驅動技術,經過裝備技術專家的創新,已被引入製造業,從而取代傳送皮帶、滾輪等傳統傳輸手段,成為智慧工廠的“新底盤”。在該領域,果栗智造(上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十年磨一劍,借助自主創新成長為國內磁懸浮傳輸領域的領軍企業。過去3年,該公司逆勢發展,營收增長近10倍,衝勁與韌性十足。

作為民營科技型企業的代表,果栗智造對長期主義的堅守讓人印象深刻。早幾年,他們曾面臨巨頭競爭、市場難以打開、資金壓力巨大等困難,核心團隊拿著低薪堅持研發,甚至有成員在下班後開網約車補貼家用。憑藉這一股勁,才有今天的雲開日出。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池峰説,哪怕在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下,國內客戶依然願意為新技術買單,以獲取“升維”的競爭優勢,這進一步證明,新質生産力是未來的方向。

“新工業底盤”拓展智慧製造想像空間

在國內一家世界級鋰電池工廠,果栗智造的磁懸浮物料傳輸線,已帶來重要的技術升級。數百米的軌道上,幾千輛載物小車有條不紊地運作著,帶動生産線節拍(産量)提升了足足3倍;而且,因為運輸精度極高,電池的良率和安全性也有進一步提升。

磁懸浮傳輸線和磁浮列車相似,也有一條被電磁場包裹的軌道,載物小車本身沒有動力裝置,也是靠電磁場驅動。由於電磁場可以被精準調控,小車的速度不僅可控,還能非常絲滑地快啟快停,每次停靠誤差不超過10微米,這也是果栗智造的核心技術之一。

物料傳輸系統看起來貌不驚人,但在絕大部分工廠,其重要性就像道路之於城市,是核心基建和“工業底盤”。少了傳輸系統,工廠的前後道工序就無法串聯,大生産必需的大分工就無從談起。

皮帶、滾輪等傳統流水線的形態下,成百上千的物料只能按同一速度、同一方向“流動”,就像成百上千人乘坐同一列火車。而在磁懸浮傳輸系統中,每輛小車走與停、快與慢,都能獨立操控,相當於從“坐火車”變成“坐小車”,其“隨叫隨到”的特點,讓生産線更加柔性。目前,果栗智造還在探索將人工智慧與磁懸浮傳輸結合,通過演算法讓“坐小車”變成“打網約車”,未來生産線將由此變得更智慧、更高效。

智慧製造時代,磁懸浮傳輸的想像空間還會越來越大。由於小車精度極高,物料送到工位後,自動化裝備無需“眼睛”,靠“盲打”就能進行高品質加工,“機器工人”的能力由此被大大強化。另外,由於每輛小車都能獨立控制,可全程記錄數據,整條磁懸浮傳輸線也具備了成為工業大數據載體的能力,有望衍生出更高階的工業智慧。

用過硬技術辟通“從0到1再到10”

磁懸浮柔性傳輸在全球都屬於比較新的硬科技。此前,全球僅3家企業擁有相關技術和産業化能力,果栗智造則是國內乃至亞洲首家打破歐美壟斷,完全掌握該技術並規模化應用的公司。

2015年創立果栗智造之前,池峰曾在上海一家半導體裝備公司工作十多年,率領數百人的團隊從事研發,並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這段履歷讓池峰和同事們有了足夠的底氣,同時也堅信自己完全可以通過創新成為領軍者。

池峰説,磁懸浮傳輸的技術門檻高,市場潛力大,很適合他的團隊。實際上,果栗智造最初的8位核心成員,每人都在技術方面有專長,涵蓋了高精度伺服控制、精密機械設計、高性能電機設計、精密感測器設計、實時嵌入式軟體系統等多個方面,合起來正好形成一個交叉互補的拼圖。多年共事下來,整個團隊形成了很強的默契,研發效率持續提高。兩年時間內,他們攻克了5到6個世界級技術難題,完成了一系列關鍵技術開發,實現了“從0到1”的原始創新。

但池峰説,他們創業最大挑戰其實是“從1到10”——磁懸浮傳輸技術非常新,客戶對其了解有限;更重要的是,果栗智造作為初創企業,要被市場認可和接受,更需要時間和耐心。最終,在過硬核心技術,以及本地化服務的加持下,公司逐漸贏得了市場的信賴。到2019年,他們在消費電子行業拿到了標誌性的訂單。此後,市場大門不斷為其開啟,公司將市場拓展到了鋰電池、液晶面板、汽車電子、物流、醫療、半導體、日用品等多個領域。

家國情懷與歷史機遇

高技術創業是一條艱辛的路。池峰説,他曾深度參與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在“國之重器”領域親歷了十年磨一劍。“那是一個覺悟的過程,我們形成了一種習慣、一種信念,就是願為創新不計成本地投入,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做最長期的堅持。”

堅持有時是煎熬。特別是2019年之前,果栗智造一直靠著數百萬元的啟動資金運營。哪怕這樣,大家還是無悔堅持。事實上,果栗智造的取名也暗含了一份家國情懷——“果栗”正是“國立”的諧音,團隊希望圓科技報國的夙願,讓先進的自動化生産線不再受制於人。

如今,果栗智造已然走過了最艱難的時段。去年,公司營收突破3億元,3年增長近10倍。在國內市場,他們已佔據磁懸浮傳輸線的半壁江山,在技術上正從“跟跑”轉向“領跑”。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下全社會支援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共識和努力中,一心報國的果栗智造也從政府方面收穫了積極反饋。池峰説,閔行區和浦江鎮多次走訪調研,發放“服務包”,解企業所急,謀企業所慮,落實“一企一策”,在土地、資金、科技創新、智慧財産權保護、人才激勵等方面給予了實實在在的點對點扶持。

有研究顯示,未來幾年,我國工業領域磁懸浮傳輸線的市場規模可達百億元級,著眼更長遠,隨著該技術在機場、港口和智慧物流領域擴大應用,整體規模有可能再上臺階。面對這個歷史性機遇,池峰決心和團隊一起,響應國家對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號召,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力爭成為全球自動化行業的知名品牌。為此,他們期待相關部門能加強頂層設計,引導民企與高校院所等形成更強的開放式創新合力,併為新技術打造更多落地應用的場景。這支有實力、有信念的團隊相信,隨著新質生産力的發展,在硬科技領域,會有越來越多本土企業成為“隱形冠軍”,為國民經濟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用磁懸浮傳輸技術“驅動”中國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