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仰英雄豐功 聚前行偉力

黔貴大地,英雄輩出。在這片紅色熱土上,無數革命英烈用生命鑄就豐碑。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是汲取前行力量的不竭源泉。

貴州歷來重視烈士褒揚工作,不斷拓展褒揚紀念工作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組建以來,貴州加大烈士紀念設施提質改造力度,確保各項優撫政策落地兌現,積極開展烈士故事進學校、進軍營、進社區、進鄉村活動,多形式開展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動,持續發揮社會組織和志願者作用,為200多名烈士找到親人。一系列紮實有效的舉措,在黔貴大地不斷營造出崇尚英烈、緬懷英烈、學習英烈、捍衛英烈、關愛烈屬的濃郁氛圍。

全方位開展祭掃英烈活動

2024年清明節期間,貴州各地幹部群眾開展多種祭奠英烈活動,緬懷英烈功績、繼承英烈遺志、弘揚英烈精神。

3月19日至28日,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組織全省80名烈屬代表,分赴廣西、雲南兩地異地祭掃貴州籍烈士。“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牽頭組織烈士親屬赴雲南和廣西大規模祭掃烈士,在貴州是第一次。今後還將繼續組織烈士親屬異地祭掃。”這次雲南祭掃的帶隊領導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建忠説。

4月2日,龍裏縣中等職業學校、貴州省水利電力學校、龍裏縣第四幼兒園、龍裏縣第三中學等單位的200余人,先後來到龍裏縣烈士陵園舉行莊嚴肅穆的祭掃儀式;遵義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小小講解員、專職講解員、英模宣講團成員來到婁山關戰鬥遺址、播州區花茂村等地,開展“鑄魂·2024·清明祭英烈”故事宣講,深切追思革命烈士的感人故事;獨山縣的一群學生來到烈士陵園,神情肅然地用手中的排筆,為79名烈士的墓碑描紅。

…………

不同的方式,同樣的情懷。貴州各地除了組織傳統的烈士陵園瞻仰、紀念儀式等活動外,還創新開展了烈士故事進校園、進軍營、進鄉村、進社區、“烈士精神主題講解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600余場次。並結合貴州紅色資源和時代精神,深入挖掘烈士精神的內涵和價值,使其與愛國主義教育緊密相連,讓廣大群眾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深切感受烈士精神的偉大和崇高。

接受一次紅色教育、瞻仰一次紀念碑、聆聽一次英烈故事、敬獻一束鮮花、擦拭一塊墓碑,今年清明節期間,貴州組織學生、現役(退役)軍人、機關黨員幹部和社會各界人士開展祭掃英烈“五個一”活動,讓更多的人親身參與到烈士精神的傳承和弘揚中來。

隨著各項宣傳教育活動的深入推進,全省烈士祭掃宣傳教育工作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群眾自發參與到烈士祭掃中來,用實際行動表達對烈士的敬仰之情和對烈士精神的傳承之志。

據了解,2024年清明節期間,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務保障,“線上+線下”積極引導烈士親屬和社會各界群眾開展網路祭掃、就地祭掃、代祭掃服務。截至4月初,全省各級烈士紀念設施累計接待現場祭掃群眾169萬人次,各級網路祭掃平臺參與網上祭掃468萬人次。

紀念設施提質改造見成效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熠熠生輝,遵義市刀靶烈士陵園默默矗立的紀念碑上書寫著不能忘卻的歷史,樹木蔥蘢間,127位烈士在此長眠。

松柏蒼翠,莊重肅靜,一排排烈士墓整齊如隊列,修繕後的烈士墓、烈士紀念碑前廣場和園區環境煥然一新。

據遵義市播州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綜合科科長劉昌金介紹,刀靶烈士陵園從去年10月開始提質改造工程,陵園正門、紀念廣場等換上了新的面貌,烈士墓周邊重新栽植了新的綠化樹苗和花草,提升了陵園的綠化美化水準。

3月27日,貴陽市息烽縣將鹿窩鎮楊寨村兩名紅軍烈士遺骸遷入流長鎮紅軍南渡烏江紀念廣場烈士陵園集中安葬,並在流長鎮紅軍南渡烏江紀念廣場舉行“鑄魂·2024·清明祭英烈”活動暨紅軍烈士遺骸遷葬儀式。

近年來,為加大對烈士紀念設施的維修改造力度,貴州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7億元用於全省各級烈士紀念設施提質建設項目376個,遷移保護零散烈士墓1000余座,就地整修零散烈士紀念設施129處。

用好烈士紀念設施,保護是前提。貴州將烈士紀念設施建設、修繕、管理和維護,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成立了貴州省雙擁服務和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同時,開展專題調研、摸清烈士紀念設施底數、健全各項制度、壓實保護管理責任,不斷加強規範管理,著力推進提質改造,充分發揮紅色教育陣地緬懷先烈、激勵後人的積極作用。

據統計,貴州有烈士陵園205處、烈士墓6431座。在提質改造過程中,全省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按照“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區分層次、穩步推進”的原則,確保各類紀念設施應修盡修、不漏一處。

真情關愛顯尊崇

“75年了,我終於來看您了。”

1月18日,驅車1200公里、歷經15小時後,78歲的邱培祥老人和兒子邱元青來到黎平烈士陵園邱成詩烈士墓碑前,將家鄉的鮮花、糕點、酒水依次擺放好,表達著無盡的哀思。

為烈士尋親,讓逝者安息,慰生者牽掛。在黎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福建省建甌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以及民間烈士尋親組織三方的搭橋牽線下,邱成詩烈士在犧牲75年後,終於等來了遠方的親人。

“為烈士尋親”一直是烈士親屬以及全社會關注的一項工作。為幫助犧牲在黔貴大地的烈士,以及犧牲、安葬在外省市的貴州籍烈士找到親人,貴州率先在全國開展以黨委、政府牽頭,社會組織參與、新聞媒體合作、志願者輔助形式有機結合的為烈士尋親活動。並建立健全省市縣鄉村五級為烈士尋親聯動機制和與兄弟省(市)、媒體機構、志願者團隊常態化互聯互通機制,已為200多名烈士找到親人。

“這幾年,貴州尋親工作力度不斷加強,通過‘網際網路+’尋親模式,讓更多烈士‘回家’。”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貴州聯動今日頭條、中華英烈志願者協會等媒體和社會組織開展尋親公益活動,在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大數據分析的同時,將尋親資訊精準推送給烈士戶籍所在地的用戶,為烈士尋親工作帶來便利。

貴州全面提高烈屬優撫政策的兌現率和及時到位率,及時核準更新數據,應撫盡撫、足撫。此外,每逢清明、“八一”、國慶、烈士紀念日、春節等重要節點,全省各級黨委、政府以及退役軍人事部門組織開展走訪慰問烈屬及與烈屬座談等活動,及時了解烈屬生産生活等情況,幫助解決入學入托、交通出行、看病就醫、生活困難等實際問題。

目前,全省各地均已實現烈屬乘坐城市交通工具免費和參觀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管理的公園、展覽館、名勝古跡、景區等門票減免措施,到醫療機構看病就醫可享受優先等優惠優待。

來源:貴州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仰英雄豐功 聚前行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