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區

“打捆”辦環評!西安高新區6個市政工程一次取得批復

6個市政工程編制同一本環評報告表、取得同一環評批復,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3月29日,一次取得秦嶺大道及草堂大道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草堂六路提升改造工程等6個市政工程的環評批復後,西安高新區草堂科技産業基地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女士高興的説:“成本降低了,效率提升了,‘打捆辦’確實好,希望這樣的改革越來越多。” 

此前,西安高新區草堂科技産業基地發展有限公司為秦嶺大道及草堂大道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草堂六路提升改造工程、秦嶺七路改建工程、草堂六路北延伸段工程(南起緯十路,北至緯十一路)、緯十路市政工程、緯十路與草堂六路十字下穿通道工程6個市政工程申報環評手續。6個工程為同一建設單位的同類型建設項目,環評基礎要素、污染防治措施、環境管理要求基本一致。按照以往審批方式,每個項目須單獨編制環評報告,報審批部門審批,但這樣會導致時間成本高,不利於項目儘快落地開工、投産達效。

得知情況後,西安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向建設單位宣講了環評“打捆”政策,建議將6個同類工程項目“打捆”成一個,實行多個項目編制一個環評報告進行統一審批。過程中,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提前介入,從文本編制、報批要求、審批流程等方面給予全過程跟蹤服務。通過實施“打捆辦”,6個市政工程環評審批時限較改革前壓縮80%以上,實現了“減時限、減環節、減材料”,該建設單位也成為西安高新區首家享受環評“打捆”政策的企業。 

2023年10月,西安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西安高新區建設項目環評打捆審批工作實施方案》,鼓勵同一類型的小微企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實施環評打捆審批,通過“一套材料、一次公示、一次審批、一次批復”的方式,有效破解了同一區域同類項目單獨審批耗時耗力的問題,提升環評審批服務便利化水準,最大程度地為項目推進節省時間。

同時,西安高新區還建立重點項目服務清單和環評項目審批進度臺賬,定期督導,並暢通環評審批綠色通道,通過提前介入、到府服務、並聯評估等方式,實施“專家免費到府問診”和“延時預約服務”,提供環保政策支援和技術服務,依法依規進行高效審批,全力服務保障重大項目建設。

下一步,西安高新區將持續探索完善環評“打捆”審批模式,做好環評“打捆”審批全過程的政策幫扶和技術指導,讓環評“打捆”審批成為服務項目落地的“加速器”,為進一步優化區域營商環境提供良好助力。(通訊員 于秋瑾 魯維)

來源:陜西網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打捆”辦環評!西安高新區6個市政工程一次取得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