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西安國際港站中歐班列開行已突破1000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聯接生産和消費、內貿和外貿”。
今年前兩月,我國全社會貨運量同比增長7.5%,折射出中國經濟起步平穩、穩中有升的良好勢頭。物流樞紐,貨物高效週轉的“雲集之地”,是觀察中國經濟的一扇重要窗口。本版今起推出“走物流樞紐 看發展熱度”系列報道,帶您走進鐵路、公路、航空等領域重要物流樞紐,感受交通強國建設的新進展、商品貨物貿易的新活力、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氣象。
——編 者
汽笛聲聲,班列轟鳴。500多個足球場大小的場站內,車來車往、川流不息,集裝箱堆放整齊,龍門吊緊張作業。
這裡是西安國際港站——全國中歐班列開行量最大的車站,年設計集裝箱吞吐量540萬標箱、鐵路貨運量6600萬噸。2023年,從這裡發出的中歐班列超5000列。
日前,記者走進西安國際港站,看中歐班列呼嘯穿梭、馳而不息,感受中國經濟脈動。
一張貨單連接世界
零時,繁忙的西安國際港站燈火通明。伴隨著悠長的汽笛聲,又一列中歐班列(西安)緩緩啟動,在茫茫夜色中駛向遠方。
班列上,既有陜西本地貨物,也有來自長三角、珠三角、西南地區的貨品。它們或走鐵路運輸,或乘坐貨車,來到西安集結,再前往歐洲。
西安國際陸港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邵博爾向記者展示了一張貨運單:發貨方為一家汽車製造企業,裝貨點在上海,于西安登上中歐班列,從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穿越中亞,發往英國。
一張貨單連接世界。
今日的西安國際港站,向西,常態化開行西安至哈薩克阿拉木圖、烏茲別克塔什幹、德國漢堡及跨裏海等18條國際幹線,覆蓋亞歐大陸全境,通達國際貿易熱門地區;向東,開行西安至青島、寧波、連雲港等鐵海聯運圖定班列;向南,開行至越南、寮國等互聯互通班列。
可以説,東西向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與南北向西部陸海新通道在西安交會。目前,西安國際港站“+西歐”集結線路達21條,國內20多個省份的貨物在西安集散。“雖然不沿邊,不靠海,但是在這裡能看到全世界。” 西安國際港站值班站長李沛驕傲地説。
邵博爾介紹,今年前兩月,公司業務量同比增加1.5倍,不僅吸引了三一重工、柳工等國內龍頭企業,還吸引了大眾等跨國企業,甚至日本、南韓的貨物也通過鐵海聯運到達西安,再前往歐洲。
2023年7月,西安國際港站班列運作再次升級:中歐班列2.0版本——全程時刻表班列實現“兩去一回”往返常態化運作。
所謂全程時刻表班列,就是指貨運班列像客運班列一樣,車次、線路、班期、運作時間都是固定的,運輸時效更有保障。
以西安至德國杜伊斯堡班列為例,每週三、週六淩晨3時55分從西安國際港站發車,運作9908公里,10天左右抵達杜伊斯堡,全程運作時間較普通班列壓縮30%以上,平均碳排放量為航空運輸的1/15、公路運輸的1/7。
“我們還在集裝箱上安裝了北斗定位電子鎖,貨主可以像查詢快遞一樣查詢貨物運輸情況。”邵博爾説,雖然全程時刻表班列運費較常規班列稍貴,但優質的服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貨值産品生産企業。
聯通陸海,觸達世界。如今,中歐班列(西安)已成為中歐班列中運作時效最快、線路輻射範圍最廣、服務功能最全的“鋼鐵駝隊”,打通了一條橫貫歐亞的“黃金通道”。
2013年11月,中歐班列(西安)首發;2020年5月,累計開行量達5185列;2021年8月,累計開行量突破1萬列;2023年9月,累計開行量突破2萬列……
達成第一個5000列用時78個月,而完成第四個5000列僅耗時11個月,中歐班列(西安)穩步前行。甲辰龍年,中歐班列(西安)再次跑出“加速度”。2月9日,農曆大年三十,西安國際港站中歐班列單日開行量達18列,創單日開行最高紀錄。今年以來,西安國際港站中歐班列開行已突破1000列。
“100分鐘”的效率來自運營創新
佔全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總量的1/4;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指標穩居全國第一,中歐班列(西安)的高效運轉離不開高效的管理。
走進西安國際港站運輸指揮中心,大螢幕上的調度圖猶如一塊精密的電路板——線條的轉向、點位的閃爍、顏色的變換,每一處電子信號的更疊,都標示著成千上萬噸貨物的流通軌跡。
從業30多年,李沛每一次發佈計劃、下達調令、協調溝通都非常謹慎,“我們的每一個動作都影響著中歐班列的效率。現在,平均每100分鐘,就有一列中歐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啟程或到達這裡。”
“100分鐘”的效率,來自硬體設施的支撐。
西安國際港站,是全國唯一的3束6線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擁有國內鐵路作業線59條,國際集裝箱作業到發線18條,集裝箱堆場69萬平方米,標準倉庫18萬平方米。
硬體齊全,讓西安國際港站可實現多班列同時作業,大幅提升裝卸貨效率。“55節車廂的中歐班列,最快1.5小時就能完成裝車。”李沛説。
“100分鐘”的效率,也離不開軟體服務的支援。
創新提出“區港一體化”監管新模式,西安綜保區和國際港鐵路口岸高效聯動,中歐班列集裝箱貨物可實現安檢前置、抵港直裝,出口貨物通關時間由1.6小時壓縮至0.5小時。
今年以來,西安國際港站不斷推陳出新、升級服務,讓貨物流轉更加高效。
小汽車開進大火車,再由大火車運往國內外目的地。與一般貨物相比,汽車的運輸方式讓人眼前一亮。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蓬勃發展,我們不斷創新運輸方式,助力新能源汽車走出國門。”中鐵特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市場部部長曹屏介紹,目前,西安國際港站商品車作業場地共計22.5萬平方米,可容納近1萬台小汽車,一列火車可一次性運輸261台商品車。
不僅是硬體軟體升級,運營模式也在創新。
3月26日,西安國際港站發出首趟多聯快車(西安—烏魯木齊)快遞電商班列。班列採取“幹線鐵路+兩端集配”的多聯快車組織模式,每天上午9時09分從西安國際港站發車,38小時後抵達烏魯木齊三坪站,較公路運輸時長縮短5小時左右。
“我們期待通過更多模式創新,提升鐵路全程運轉效率,幫助降低社會物流成本。”西安鐵路物流中心西安國際港站營業部主任白寬鋒説。
一座港站帶活一域經濟
物流的繁忙,釋放著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的積極信號。
西安隆基綠能電池工廠,1.7萬平方米的無塵車間寬敞明亮。清洗、擴散、圖形化、鍍膜、測試……平均0.8秒,就有一片太陽能電池片順利下線、等待發運。
“這是我們為烏茲別克1吉瓦光伏項目生産的光伏組件,共計208萬餘塊,約3000個集裝箱,將分批次搭乘中歐班列前往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幹。”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佘海峰説。
截至目前,隆基綠能已陸續通過中歐班列(西安)供貨980兆瓦光伏組件,剩餘組件將於4月底前完成發貨。佘海峰表示,未來將繼續借助中歐班列,進一步深化與烏茲別克等中亞國家企業的合作,開拓更多市場。
光伏組件,是近年來中歐班列貨物清單上的“新主角”。觀察中歐班列貨運品類,服裝、傢具、家電等“老三樣”體量依舊較大,“新三樣”佔比快速上升。“航太器産品、交通信號設備、船舶結構品、礦物燃料等附加值高的産品,運量佔比在50%左右。”邵博爾説。
與此同時,即使是“老三樣”也呈現出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升級特點,電子産品、機械零件、紡織品、金屬飾品、塑膠製品等産品附加值越來越高。邵博爾説:“平臺數據顯示,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平均每櫃貨值約100萬元。”
中歐班列馳而不息,還帶動了網上“新絲路”不斷延伸。
毗鄰西安國際港站,坐落著西安浐灞跨境電商産業園,這裡匯聚了跨境電商及上下游企業300多家。
“‘中歐班列+跨境電商’,讓買全球、賣全球更加便捷。”西安迅偉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許輝介紹,園區入駐了上百名外籍主播,電商園連著火車站,1.5小時就能實現通關,貨物隨到、隨查、隨走。
2023年,西安國際港務區累計開行跨境電商班列525列,跨境電商交易額突破100億元。“中歐班列+跨境電商”已成為區域貿易增長的新引擎。
跨越山海,追風趕月,“鋼鐵駝隊”帶貨忙,經濟發展活力足。
從西安西站9樓平臺俯瞰,更遠處,由中歐班列衍生出的臨港産業片區內塔吊林立,建設熱火朝天。
哈薩克西安碼頭正式投用,成為哈薩克在中國的商貿物流集散中心;五礦金屬智慧、中遠海運絲路、中林木材、山東港鐵國際等物流園抓緊建設,未來貨物抵達火車站貨場後可直接進行二次加工,降低轉運成本……
“我們期待著,西安國際港站能成為融線位、倉儲、加工、配送為一體的鐵路現代化物流基地,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西安國際港站站長王剛説。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今年以來西安國際港站中歐班列開行已突破1000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