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種大田的‘利器’就是科技”

當下,正是整地翻耕的好時節。安康市漢濱區高級職業農民韋小川調動幾臺農機同時作業,為玉米播種做好準備。

在漢濱區大河鎮先鋒社區,雙溪河沖積形成的連片田地一眼望不到邊。旋耕機駛過,新翻的泥土散發出春的氣息,引來幾隻喜鵲覓食嬉戲。目送機器遠去,韋小川説:“還要繼續創造條件,讓小田變大田、分散變集中,便於大型機械耕作,這樣才能減工降本、提升單産。”

今年52歲的韋小川曾是一名麵粉廠的工人。20世紀90年代下崗後,韋小川幾經闖蕩,最終把興業的目光鎖定在家鄉的農田上。2011年以來,他先後在關家、早陽、大河等鎮建設現代農業園區,成立陜西安康秦葉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發展糧、油、菜種植産業,建成大棚80座,通過土地租金、工資收入、提供種苗、回收産品等方式,帶動400多戶農戶增收。

“搞農業十幾年,我對農業一直有一種情懷。説實話,我就是見不得好田好地閒了、荒了。”韋小川説,“我目前種大田的‘利器’就是科技。”

為了更好推廣智慧農業,3月17日,韋小川特意邀請安康學院的專家到大河鎮先鋒社區實地調研。圍繞産學研合作和智慧農業監測服務平臺建設,專家們在秦葉情先鋒農業園區現場查看各類農業設施並調試設備,與園區人員深入交流。

安康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東紅表示:“我們的想法是,通過該園區的智慧農業監測服務平臺,讓農業生産的各項數據完成實時採集、傳輸、分析,從而降低科技服務成本,推動農業發展。”

專家們的話説到了韋小川的心坎上。安康城區到先鋒社區單程70多公里,請專家實地來指導著實不易。如今,有了智慧農業監測服務平臺,很多難題線上上就可以解決。今年,他打算進一步加強與高校的溝通交流,打造研學基地,實現合作共贏。“通過這次合作項目的實施,我們要在科技化、資訊化、智慧化上邁出更大的步伐。”韋小川説。

除了線上的“科技智囊團”,線下,韋小川還有一支科技感十足的“農機隊伍”。

秦葉情先鋒農業園區的最北部,有一塊面積50畝的試驗田。如今,這片曾經的撂荒地,在韋小川和農技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已成為全市油菜、小麥品種試驗示範基地。

這兩天正是油菜藍跳甲、小麥蚜蟲防治的關鍵期,農技人員現場指導配藥,實施飛防作業。“這些年,我們為幾個園區購置了旋耕機、起壟機、播種機、植保無人機等中小型農業機械64台,實現了育苗、施肥、整地、插秧、收割等全程機械化。今年新購買的功能齊全、科技含量高的輪式農機,可選爬行擋或梭行擋,還可浮動調節耕地深度,滿足多種作業需求。”韋小川説,公司培育了11名農機操作手,組建農機服務合作社,為農戶提供集中育苗、統防統治和各類農業生産機械化服務。

在漢濱區早陽鎮高舉村,秦葉情現代農業園區的雙層大棚內,10多位工人分工協作,牽線、取苗、定植、澆水,辣椒移栽場面熱火朝天。園區技術人員陳永文説:“今年栽的品種是隴椒37-94,整個棚要栽8000苗。它的特點是抗高溫。我們第一次試種,試試它的産量和品質。”

這座大棚裏,通道左右兩側的田壟分別使用了黑白兩種顏色的地膜,這是為什麼?韋小川説,這是他今年的“科研項目”。原來,他想要直觀比較兩種地膜的效果,為下一季種植尋找“最優解”。

今年,韋小川還加緊建設糧油加工廠。目前,加工廠主體已經落成,小麥收穫時就能投入使用。韋小川認為:“通過糧食加工打造自有品牌、提升産品品質,然後賣出個好價錢,讓種糧農民有賺頭,農業發展才有前景。”

堅信科技的力量,在農田裏“做實驗”。這個春天,秦巴山區新農人韋小川立足當地實際,堅持科技興農,聚焦增産增收,讓傳統種植“老三樣”糧、油、菜持續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用科技之光照亮秦巴山區現代農業發展之路,是像韋小川一樣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農人的共同夢想。

去年,漢濱區持續推進撂荒地治理和“非糧化”整治,全年治理撂荒地1.6萬畝,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13.68萬畝,被省政府通報表彰為“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項目取得明顯成效的地方”。

漢濱區農技站副站長黃長虹説:“2024年,全區預計完成糧食種植面積60.3萬畝、油菜種植面積23萬畝、大豆種植面積6萬畝。同時,強化技術培訓和人才培育,以農機農技促增産增收。”(通訊員 周亭松 張敏 周濬)

來源:群眾新聞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種大田的‘利器’就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