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學堂”嵌入都市,家門口有了“減壓閥”
西起老滬閔路,東至龍吳路,北臨外環高速,南抵華涇路,西岸自然藝術公園一期在社交平臺上火了。面積20公頃、活動區域擴大為之前的1.5倍、打造全齡友好,都是它的標簽。一座改造一新的公園,為啥引起市民群眾關注?
項目總設計師、上海市政總院景觀院總工程師鐘律説這是情理之中:“一個設計精巧、能引發情感共鳴的公園,提供了豐富的視覺和情感素材,滿足人們表現自我和分享生活的需求。”徐匯區綠化和市容局綠化中心相關負責人説,希望把“公園20分鐘理論”照進現實,打造城市“減壓閥”,也兼顧“自然學堂”,讓人們在公園待上20分鐘就能感到輕鬆快樂。
公園沒有圍墻,走近了,映入眼簾的是大片草坪。人們坐著、躺著,孩童打兩個滾,或是踢球、賽跑、捉幾回迷藏。
11歲的張秩禎兩年前參加了暑期兒童社區實踐調研項目,他大膽提出需求與想像,又細化到各類滑梯攀爬架、親水準臺。沒承想,這些都成了真,融入公園之中。“當一個個小夢想變成現實,每一樣設施都能勾起兩年前的回憶。”
這裡原叫華涇公園,如何將居民需求融入公園設計,是徐匯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關注的。項目前期,團隊走訪調查市民對現有華涇公園的使用滿意度,從中探尋有待設計解決的問題。“業態豐富、有創意、體驗感強的公共開放空間是居民的訴求。”
於是,園內的“多維綠道”打通中斷點,構建由地面步道、人行橋和架空段組合而成的多維慢行體系,實現公園步道與500米架空棧橋全線貫通,串聯起樹籬學堂、森蟲秘境、活力樂園、木作學社等多功能活動空間。
為了保護樹木等原有自然元素,設計師們不斷優化和調整設施的定位。譬如森蟲秘境中,水系的設計不只是呈現在圖紙上,還要根據現場的苗木分佈和地形高差,進行設計調整,最終成就了蜿蜒于林間的水系和自然的跌水景觀,不僅保存了既有自然生態,也增添了詩意。
“一個公園,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社會對環境的態度和價值觀,而其演進也象徵著我們與自然關係的不斷調整和深化。”鐘律説。
徐匯區綠化和市容局綠化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既有林木基礎上,公園引入許多彩化植物,四季顏色分明。僅彩林樹種就有烏桕、朴樹、三角楓等1200余株,更不用説姹紫嫣紅的花卉。還通過增加目標物種的食源植物,營建兩棲、林鳥、訪花昆蟲的生境,增加鳥嗜植物如柿子、香樟、各類海棠、石榴、柑橘等;蜜源植物如椴樹、桂花、豆梨等。
公園的河流中央有一座生態島,不僅減少了人為干擾,也成為展示自然本真之美的窗口。又如森蟲秘境項目,設計團隊以“森林下面有什麼”為故事線,引導遊客展開一段森林探索之旅。以本土昆蟲為創意源點,抽象演化為可參與性的景觀裝置,包括“蠶寶寶”樂園、“千足蟲”躺椅、“竹節蟲”鞦韆、“刺蛾繭”探險洞等。這些林下活動空間與互動設施,通過自然探索和科普活動鼓勵大家以親近自然的方式來體驗、理解、尊重自然。
“在環城林帶的基礎上,我們創新將公園打造成自然學堂。這樣的設計不僅使公園成為一個放鬆身心的空間,還成為一個教育和啟發思考的場所。”
“一江一河”貫通、吳淞炮台灣森林濕地公園……鐘律近年參與設計規劃的項目,都有一個共同趨勢:將城市的濱水和綠色資源更多地向公眾開放。她説,公園設計的每一個決策都是在與自然對話,在尊重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也是在詢問人類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與自然環境對話。“未來,城市中的公園必將成為人們理解自然、尊重生命和思考共存之道的重要場所。”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自然學堂”嵌入都市,家門口有了“減壓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