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二度解題未果,“三試”何以拿下滿分

昨天,正式簽約啟動首日,控江路上的內江大板房成套改造項目即實現二次徵詢100%簽約。這是《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發佈後全市首個“原址改建+協議置換”項目。公示牌上“100%”數據鮮紅醒目,居民圍著合影留念,喜悅溢於言表。“我激動得幾天睡不著覺啦”,人群中的惠麗華格外開心,她在這裡住了40多年,此前“大板房”曾兩次嘗試啟動改造因種種原因而未能成功,“沒想到這次這麼順利這麼快!”

一道解了兩次都未果的難題,在第三次解題時首輪意向徵詢當天就實現了240戶居民100%同意,3月11日啟動預簽約後僅用16天預簽約率就達到100%,甚至出現居民排隊簽約的景象。提及這次能快速推動的原因,楊浦區成套辦項目部部長蔡晨濱表示,此次項目在推動過程中嘗試了多個“首次”——首次嘗試打通徵收安置房源在成套改造項目中的使用路徑;首次在成套改造中引入貨幣安置,通過多要素統籌,為居民提供更多樣選擇。同時呼應居民需求,項目方案幾經打磨。

這些做法都指向同一目的,最大程度提升居民感受度。

籌措房源,提供多種選擇

內江大板房位於控江路501-515號(單號),是兩排沿街的灰色5層樓房,因房屋為大型板壁結構,被稱為“大板房”。內江大板房建於上世紀60年代,三戶合用煤衛,每戶面積10到20平方米不等,面積雖不大卻承載著幾代人成長和生活的印跡。

因房屋結構在硬度和強度上存在先天缺陷,多年使用下來,大板房內部墻壁已泛黑、室內電線亂飛,甚至出現墻皮脫落、結構暴露、樓梯移位等問題,埋下許多安全隱患。

“因為是空心樓板,走個路就很吵,鄰里還會搶用廚房,常起矛盾”,居民鄭永良從65歲盼到了80歲,終於盼來成套改造,“這輩子終於能住上獨門獨戶的新房,還是電梯房”。

據介紹,內江大板房成套改造項目涉及240戶居民,其中160戶朝南住戶將在兩年後原地回搬。改造後,每戶房屋面積平均增加6平方米左右,廚衛“一門關”。同時根據居民提出的晾曬需求增設陽臺。考慮到居民中佔比86.67%的老人及佔比17%的殘疾人上下樓需要,改造項目雖只有5層樓高,仍將在合適位置加裝電梯。

原朝北80戶,採取房屋置換(異地)或貨幣安置方式。楊浦區成套辦積極盤活全區房源資源,開放170套房源,為居民提供豐富選擇,包括楊浦區域內歷年成套改造積累下來的價值適配種子房源,其中89套不需另貼差價;此外打通政策壁壘,引入區徵收安置房源75套,滿足居民改善型需求;同步提供貨幣安置方式,最大程度兼顧居民不同安置需求。

細化分檔,持續打磨方案

記者了解到,為了打磨出讓居民滿意的方案,延吉街道群眾工作組每週與大板房居民代表開碰頭會,共收到群眾意見建議200多條。區成套辦、街道、項目實施主體、徵收單位、設計單位等工作組成員,針對群眾呼聲強烈、反映集中的意見建議,召開會議進行專題會商,反覆討論改造方案,溝通交流解決難點問題,對方案進行11處較大修改,使方案具備更堅實的民意基礎,為後續簽約生效作準備。

“注重利益平衡,是此次方案受到居民認可的重要原因。”楊浦區成套辦全程參與了群眾工作,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居民的聲音幫助方案打磨得更加精細,“比如有些房屋面積差異不大,過渡安置費被劃為一檔,但在居民心裏,多出的面積安置費也應該有所增加。各方討論下來覺得該要求適度合理,就進一步細化分檔,對不同房型和面積的過渡費進行微調。這些細節的優化,讓老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對項目推進工作也更為支援”。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二度解題未果,“三試”何以拿下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