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弘揚兵團精神 品味兵團味道丨戈壁變良田 他們用實際行動助力兵團精神接力傳承

引語:70年來,兵團人櫛風沐雨、紮根邊疆,向沙漠要綠洲、讓戈壁産碩果,創造了“人進沙退”的人間奇跡。為深入挖掘兵團特色文化、打造兵團特色網宣品牌,即日起,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推出“弘揚兵團精神 品味兵團味道”系列主題報道,充分挖掘展示70年來兵團各項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走進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四團,一起了解田野裏的高産“密碼”。

皚皚天山,巍巍崑崙;茫茫戈壁,漫漫大漠。在祖國的西陲,有這樣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不拿軍餉,不穿軍裝,永不換防。這支隊伍,就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幾十年來,他們紮根邊疆、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把戈壁變成良田,把荒漠變成綠洲,用熱血鑄就對祖國的忠誠,譜寫了一曲曲建設祖國、保衛邊疆的壯歌。

昔日瀚海戈壁,今日黃沙披綠、稻麥飄香、果樹成行、銀棉如山,這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四團的真實寫照。

八十四團七連職工羅新平有塊不一般的小麥地,這塊地創了師市冬小麥單産紀錄,達870.8公斤。

圖片3

當問及羅新平冬小麥高産的秘訣時,羅新平説自己是一個“粗人”,創高産就是運氣好。可是,這個羅新平話“粗”,幹活卻一點也不粗。對於冬小麥種植,在他的心裏步步都是精打細算。

冬小麥7月14日收割驗收,7月25日翻地,10月1日完成冬小麥播種……翻開羅新平的筆電,上面詳細地記錄著他種植冬小麥的計劃和完成情況。“種植冬小麥我覺得要抓好農時、銜接好每個環節很重要。”羅新平介紹道,小麥高産秘訣就是勤勞,任何一個環節銜接得緊密與否,都直接影響到冬小麥的産量。

2022年秋季,八十四團種植了5.3萬畝冬小麥,該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深入基層連隊,做好技術服務和指導工作,為實現冬小麥豐收提供了技術保障。

2023年以來,五師雙河市黨委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培育、引進優質小麥品種,嚴格落實農作物高産創建、示範引領政策。同時,積極組建師市農業專家技術服務團隊,配套良種良法,落實落細生産管理技術措施,構建高品質群體技術路線,夯實小麥高産基礎,為小麥豐産豐收創造了有利條件。

八十七團四連職工陳龍龍種植的玉米高産創建示範田2023年也迎來了豐收:玉米單産達1416.1公斤,創師市玉米産量歷史新高。

2023年,陳龍龍種植了132畝玉米,品種選用金粒1702,收穫了近200 噸玉米。談及高産秘訣,陳龍龍説,好收成離不開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和幫助。

從種植品種、播種密度、水肥管理等關鍵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到耐密玉米品種鑒選、精量點播、機械施肥、節水減肥增産、無膜淺埋滴灌等玉米高産增效的關鍵技術的探討研究,都離不開師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及新疆農墾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技術人員的技術指導。

“新疆農墾科學院研究員給我指導幫助很大,比如在玉米拔節期進行化控,可以降低株高,降低倒伏的風險,同時可以增加光合利用率等等,教會我把握很多細小但很關鍵的點,非常感謝專家的幫助。”陳龍龍説。

在玉米高産創建工作中,師市農業農村局按照先選地再選人、良種良機良法配套的總體思路落實玉米高産創建示範田,成立師級技術指導組,從犁地整地、播種、田間灌溉化控及病蟲害防治、收穫等整個農作物生産全過程開展跟蹤技術服務,確保各項關鍵技術措施落到實處。(李惠茹 石進玉)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