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張掖臨澤:一隻“草芽雞”叩響春天的味蕾

一句春江水暖鴨先知,叩響了春天的大門。

一隻“草芽雞”叩響了在春分前後到立夏這三個月期間人們舌尖上的味蕾。

草芽雞是臨澤百姓餐桌上最有話語權的時令硬菜。恰到好處的時節搭配滿眼春意,成就了臨澤草芽雞的威名。

那麼,臨澤在哪?又為什麼稱之為時令菜?

下面,讓我們一起揭秘這道獨家美食。

臨澤,隸屬於甘肅省張掖市,地處河西走廊中部,這裡以漢將霍去病西征時昭功武德而得名“昭武”,而又因水豐多澤而易名“臨澤”。

張掖市臨澤縣縣貌

何謂草芽雞?

一曰:春天萬物復蘇、小草剛剛發芽時吃的雞;二曰:做草芽雞要用春天第一波頭茬韭菜做輔料而為之。

臨澤地處河西走廊中部,春季,祁連山上的雪水潺潺而下,大地復蘇野草剛剛發芽,農家人散養的土雞除了吃糧食,還能啄食大地上新綠的草芽兒。

這時雞的肉質格外鮮嫩,用白水煮雞,煮熟後用手撕成碎塊,配以湯汁、大蔥等輔料,吃起來清淡爽口,口齒留香,余味悠長。這便是臨澤人餐桌上的時令硬菜——草芽雞。

剛過春分,“走,吃草芽雞走!”成為一句追趕飲食潮流的時髦話。

在鄉里有客人來,主人殺雞款待是最高禮遇,開鍋院內已是香氣四溢,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是招待貴賓之道。

草芽雞製作流程簡單,但選料非常講究。

選雞備料。肉雜雞肉質太嫩長時間燉煮會落架,口感欠佳。一般選取農家散養至少半年以上的土雞最佳。如果客人少,選取活土雞一隻,宰殺、褪毛、開膛、燎毛。再備一些韭菜、小蔥、粉皮、花椒、胡椒、陳皮、食鹽、料酒等輔料及調味品。

下鍋烹飪。將沖洗乾淨的整雞冷水下鍋,大火(最好是農家的木柴火)燒開,撇凈浮沫,保持肉亮湯清。加入適量生薑片、小蔥段等基本調料,再加一勺料酒去腥提味完成雞的華麗轉身,之後轉文火慢燉。雞肉好不好吃,調料是底色,柴火與電氣化的烹煮方式區分著肉質的鮮香口感。火候是這道菜裏自然與外力最美妙的契合點,多一分則肉老,少一分則肉木。熟練的主廚只需用筷子一扎,就知最佳出鍋時間,一個小時後,不老不柴不滯恰到好處的草芽雞出鍋。

碼盤配料。走上餐桌前的草芽雞需要一番精心裝扮。雞肉煮好撈出後,自然降溫少許,趁熱從關節處撕開,切不可用刀劈剁。原則上骨肉相連,白肉撕碎方便吸吮湯汁,儘量保持原樣碼盤。將雞湯鍋內的輔料調味品全部打撈盡,鍋內留有適量的雞湯,加食鹽、胡椒粉和少許藤椒油及適量蔥末,將綠豆粉皮子過水煮軟,再將新茬韭菜切成長段稍燙一下,將製作好的湯、菜、粉皮一起澆入盤子裏的雞肉上方。一盤草芽雞就可上桌待客了。

別看僅有三步操作流程的草芽雞也有它的“詩情畫意”。韭菜的綠,是“草芽”的另一番釋義,粉皮的白,俏比春回大地時,祁連山殘存的那絲冰白,韭菜的粉墨登場,釋放出獨特的辛香氣,滿足了食客對菜品色香味的要求,同時覆蓋在雞肉上面的韭菜,也讓食客有了“草壓雞”的第一感觀。一半青綠(韭菜)、一半雪白(粉皮)蓋雞肉可謂“美味景觀”。

這個春天不妨約起來,到臨澤吃個草芽雞,嘗嘗臨澤的“真材和實料”。(楊夢園)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