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陜西迭代升級科技創新“強引擎”九項創新指標進入全國前十

單晶矽片、重卡變速器産量全球第一,光子産業産值突破300億元,氫能儲能産業初步形成制、儲、運、用全鏈條……3月27日,記者從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陜西堅持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力,迭代升級科技創新“強引擎”,秦創原已成為孕育新質生産力的高“原”。

“在秦創原建設中,陜西堅持企業主體、人才主力、市場主導、政府主推,統籌全省各地、高新區、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創企業的創新資源,建設了從研發到孵化再到産業化的科創體系,構建了‘一中心一平臺一公司’科創服務網路,搭建了重點産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等協同創新載體,推動了産業創新聚集。”省科技廳廳長姜建春介紹,“全省各級部門擰成一股繩,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在培育新質生産力的新賽道上加速前進。”

開放協同、熱帶雨林般的創新生態有效釋放了陜西創新勢能。3年來,陜西集中攻克關鍵核心技術363項,突破“卡脖子”難題54項,填補國內空白22項。8.5萬餘項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1.8萬餘項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科研人員創辦領辦企業123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年均增長43.69%,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年均增長39.3%。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長32.81%。

依託秦創原科創總平臺的統籌機制和協同優勢,陜西強化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隆基綠能等新質生産力策源地的功能,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的活躍度顯著提升。數據顯示,陜西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指數等九項創新指標進入全國前十,科技活動産出指數、高新技術産業化指數、高技術産品出口額佔商品出口額比重分別位列全國第七、第七、第二。陜西高品質發展總指數較上年提升1.3分,其中創新指數提升0.6分、增長貢獻最大。“秦創原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産業培育、區域帶動等方面開拓創新,為探索發展具有陜西特色的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新路徑作出了重要貢獻,提供了有益借鑒。”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曹林評價。

據了解,陜西將繼續建好用好秦創原,啟動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力爭到2026年,全省新增成果轉化企業300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6000億元,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3.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2.2萬家,攻克1000項關鍵核心技術,新增5條千億級重點産業鏈。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陜西迭代升級科技創新“強引擎”九項創新指標進入全國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