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鑼鼓雜戲:黃河岸村戲激昂

“參加鑼鼓雜戲的人員馬上到舞臺上集合了。” 一大早,山西省臨猗縣王午村黨支部副書記王佩峰對著喇叭開始召集演出成員。不一會兒,20多名村民便從四面八方趕到了村委會。

來到臨猗就進了“戲窩子”。這裡莊戶劇團盛行,村民不僅愛看戲,逢年過節還喜歡扮上角色唱一齣。黃河沿岸的王午村祖輩傳唱著古老的劇種鑼鼓雜戲。村口豎著臉譜標識,村中央坐落著一座大舞臺,臺前空間寬敞。

王午村村民在表演鑼鼓雜戲。新華社記者 王學濤 攝

乍暖還寒的天氣並沒有影響大家的唱戲熱情。大幕拉開,一場30分鐘的《三戰呂布虎牢關》上演。打報人最先登場,講述劇情梗概,接著張飛、關羽、劉備、呂布4個主角依次上場,配角們隨著劇情發展進進出出,正所謂“六七步九州四海,三五人萬馬千軍”。

這齣戲裏聽不到“咿咿呀呀”,只有“咚咚鏘鏘”,這是鑼鼓雜戲最大的特點。它的伴奏樂器有鑼鼓、鐃鈸、嗩吶,沒有絲弦樂器,題材以歷史故事為主,原來只有男角,人稱“光棍戲”。

鑼鼓雜戲的起源無從考究,二十世紀後幾十年一度中斷。2006年,鑼鼓雜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隨後,臨猗縣文化館館長張建軍、館員丁守艮,走訪老藝人、收集老劇本,恢復了《銅雀臺》。

“鑼鼓雜戲進了高粱地——紅了!黃土地粗獷豪放的特點,一上臺就把氣氛打開。”張建軍至今難忘2007年臨猗縣孫吉村村民在北京參加全國珍稀劇種展演時的情形。

張建軍説,如今當地已經復排了《銅雀臺》《古城會》《黃鶴樓》《釣魚》等6個傳統劇目。鑼鼓雜戲的傳承模式也由師徒、家族式傳承走向村落性、群體性傳承。在傳承人、村民和專業劇團的努力下,鑼鼓雜戲走進更多鄉村、校園、景區,走向太原、北京、河南、江蘇等地。

各級政府對戲曲的重視激發了老百姓的熱情。2018年,王午村的老藝人們決定恢復自己的鑼鼓雜戲。身為戲迷的王晉錄夫婦牽頭編寫了劇本《三戰呂布虎牢關》,王午村購買了戲服和道具。20多名村民踴躍報名,白天打理果樹,晚上排練。

擂鼓、戰鼓、剎鼓、三鼓、跌場鼓、行營鼓……不同場景不同鼓點,鼓在鑼鼓雜戲的舞臺上發揮得淋漓盡致,業內有“要把雜戲演,先學踩鼓點,鼓點踩不對,動作難學會”的説法。

王佩峰飾演呂布一角。新華社記者 王學濤 攝

56歲的王佩峰是王午村年齡最小的演員,在地裏幹活時也常常哼唱幾句。學習一年多後,他已經能成功出演呂布一角。

“老百姓嘛,吼兩句,心情舒暢。”王佩峰説,隨著年齡增長他愈發被戲曲吸引,在鑼鼓雜戲裏感受到黃河兒女的奔放豪情。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鑼鼓雜戲:黃河岸村戲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