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鄉村文化迸發新活力(人民時評)
摘要:釋放鄉村文化的內在魅力,既需要在深入挖掘、強化保護上下功夫,也需要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做文章。
釋放鄉村文化的內在魅力,既需要在深入挖掘、強化保護上下功夫,也需要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做文章。
憨態可掬的泥娃娃、色彩艷麗的木板年畫、形象生動的木雕……在山東惠民縣火把李村舉辦的傳統工藝大會活動現場,千種非遺作品引來人們駐足欣賞。精彩亮相的非遺作品,百餘名非遺藝人現場展示的“絕活”,彰顯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映照著鄉村文化的繁榮景象。
鄉村全面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加強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促進‘村BA’、村超、村晚等群眾性文體活動健康發展”。文化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內容,能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動能和支撐。
鄉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廣袤的鄉土,既有古村落、古建築、民族村寨、文物古跡、農業遺跡等具有農耕特質、民族特色、地域特點的物質文化遺産,也有民間藝術、戲曲曲藝、手工技藝、民族服飾、民俗活動等非物質文化遺産。這些既是鄉村獨特的文化標識,也承載著人們的文化鄉愁。加強保護傳承,把鄉土特色文化融入鄉村建設,方能在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更好延續鄉土文化根脈。
釋放鄉村文化的內在魅力,既需要在深入挖掘、強化保護上下功夫,也需要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做文章。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直苴村的村民李濟雁,在縣城的彝繡一條街開了店舖,售賣貼近現代人生活的文創産品,例如繡著精緻圖案的彝繡筆電,裝點著彝繡的商務包、小擺件等。古樸與精緻碰撞、傳統與現代交融、民族與時尚牽手,讓古老技藝煥發了新活力。彝繡文創不僅走入更多人的生活,也日益走向世界,由楚雄彝繡飾品綴飾的時尚服裝去年9月在米蘭時裝周上閃亮登場。這從一個方面啟示我們:讓鄉村文化真正活起來,需要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把鄉村文化與現代文明要素、農村農民發展需求等結合起來,不斷賦予鄉村文化新的時代內涵、表現形式。
鄉村文化振興,關鍵在人。在促進鄉村文化振興的過程中,農民既是受益者,也應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安徽金寨縣大灣村,連續6年舉辦農民村晚,村民自己編排,年輕人也熱情參與。豐富的文化生活令人感慨,大家的精氣神越來越足,對美好生活有了更新的期待。堅持農民唱主角,不斷提高其參與度,同時吸引一批鄉土文化人才、培育群眾文藝團隊,壯大鄉村文化人才隊伍,才能讓鄉村文化具有持續發展的澎湃動能。
放眼神州大地,各地鄉村文體活動規模不斷擴大,鄉村文化迎來了更多發展機遇。期待越來越多地方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把農耕文明優秀遺産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匯聚起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合力,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讓鄉村文化迸發新活力(人民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