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論

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就業特徵分析與幫扶路徑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畢業生為例

摘 要:本文以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就業特徵與就業幫扶為研究重點,通過對河北省部分高校低收入家庭畢業生就業特徵與幫扶措施不足的分析,闡釋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就業觀念形態與影響就業選擇的因素。目前,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具有較為積極的就業觀念,而自身職業技能的掌握不充分、實習經驗缺少與崗位匹配性不夠是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在就業時面臨較多的問題。在未來的就業幫扶上,高校還應從就業觀念引領、實習實踐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幫扶政策解讀、就業崗位供給等方面加強對低收入家學生的幫助。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2023年16歲至24歲青年失業率達到14.9%。受高校畢業生人數增加與企業優質就業崗位減少的影響,高校青年學生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其面臨的就業壓力不斷上升。河北省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地區,省內大學生就業尤為重要。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的經濟基礎較為薄弱,家庭環境情況複雜,抵抗外部風險的能力相對更差。受成長環境的限制,其對社會職業的認識廣度不足、深度不夠,就業視野不寬。在面對複雜的就業環境與較高的就業壓力時,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較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1〕。

為進一步了解河北省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就業情況,本文選取省內12所普通本科院校、職業本科院校和大專院校的48名2024屆不同學科專業背景的低收入家庭畢業生進行線上深度訪談,試圖探索現階段影響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就業選擇的主要因素,分析目前高校就業幫扶措施的不足,提出有效可行的對策建議。

一、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就業特徵分析

(一)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就業觀念較為積極

在接受線陳情談48名低收入家庭畢業生中,有24名學生已經找到工作,24名學生暫未找到工作。通過訪談,48名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就業態度較為積極,他們對自身的就業方向和職業道路有著較為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希望通過就業實現自身理想,改善自身與家庭的經濟收入。視覺傳達設計的李同學希望通過在工作崗位的努力,實現自身夢想,獲得職業成長。植物保護專業的高同學對工作崗位與薪資有著明確的目標,希望自己的工作領域和所學專業相匹配。電氣類專業的黨同學則希望在崗位分配時,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工作。多數低收入家庭學生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有著較好的信心,少數學生在遇到就業問題時,會出現低沉的情緒,但並沒有放棄既定的就業目標。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整體的就業觀念較為積極。

(二)薪資待遇、崗位穩定性與城市發展是影響

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就業選擇的主要因素線上上深度訪談中,薪資待遇、崗位穩定性與城市發展是低收入家庭學生認為影響自己就業方向與就業選擇的重要因素。電腦專業的于同學認為,工作的薪資待遇是自己在就業過程中最為重視的方面,他希望在所學的專業領域找到年薪在12萬元~15萬元的工作。動物科學專業的吳同學因為自身專業背景與較好的薪資待遇,選擇在養殖行業就職。自動化專業的張同學希望在家鄉找到與自己專業相關且較為穩定的國企崗位。工作崗位的穩定程度、薪資收入水準的高低、城市整體發展情況影響著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就業決策與崗位選擇。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在就業時較為注重工作所在城市的整體環境與發展情況,對國企、事業編等穩定性較強的行業更為傾向,崗位的薪資待遇則決定低收入家庭學生的最終選擇。

(三)主體性和自主意識的就業觀特點較為明顯

作為深刻反映高校低收入學生就業需求和職業屬性的群體特點,就業觀能從側面折射高校生的心理活動狀態。在網路環境和社會環境影響下,當代大學生在能力成長與專業技能提升階段,接收到了來自多個維度的積極正能量,能在嚴峻的就業局勢下,以較高的主體性和自主意識,面對殘酷的就業競爭。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實現自身社會和個人價值的充分體現,他們通常會在強烈的競爭意識推動下,客觀分析現階段的就業局勢。面對開放性更高的就業環境,自主意識較強的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會根據多元化的社會需求,主動調節自己的就業取向,就業目標也會從“社會”轉向“個人”。在面對生存、個人能力提升等現實問題時,他們的就業標準也從“精神所需”的內在型,轉向了以經濟為導向的外在型。

(四)職業技能缺失、實習經驗不足和崗位匹配

性較差是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面臨的主要就業問題線上上深度訪談中,職業技能與個人綜合能力的不足、較少的工作實習經驗、所學專業與預期崗位不匹配是現階段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預防醫學專業的高同學表示,較高的學歷要求、工作崗位與自身專業較低的匹配度、專業認可度的不足,影響著就業行業的選擇。公共藝術專業的任同學認為,自身專業能力與職業技能的不足,使自己錯過合適的工作崗位。歷史學專業的劉同學則因為自身能力不足,陷入激烈的崗位競爭中,就業壓力不斷增加。分析檢驗技術專業的徐同學表示,對崗位領域的陌生和較為薄弱的專業能力是其面臨的主要求職問題。智慧控制技術專業的徐同學認為,實習經驗的缺少是自己求職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難點。目前,崗位實習經驗的不足,職業技能與專業知識的缺少,較低的工作崗位匹配度會導致低收入家庭學生陷入就業困難中。

二、當前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就業幫扶措施的不足分析

針對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就業問題,省內高校開展了較為豐富的就業幫扶行動,幫助低收入家庭學生解決就業難題。通過對本次線陳情談結果的分析,目前,省內高校的就業幫扶措施主要集中在就業資訊的整理分享、前人的就業經驗分享與簡歷製作提升等方面,但在國家相關就業幫扶政策的解讀、學生就業觀念引領與塑造、學生職業能力與綜合能力的培養則較少涉及。

(一)高校就業幫扶措施較多集中在求職技巧提升、崗位資訊整理與心理調節方面

線上上深度訪談中,較多低收入家庭學生表示求職技巧的講解,已就業學長學姐的求職經驗分享,各類企業崗位資訊的整合發佈與心理疏導是現階段高校對低收入家庭學生的主要幫扶措施。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吳同學表示,學校為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相關就業資訊,針對求職簡歷製作方法開展培訓。目前,省內各高校的幫扶措施主要集中在求職技巧強化、前人就業經驗分享、崗位資訊整理等方面。在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就業觀念引導、個人綜合能力培養、崗位專業技能、崗位性質解讀等方面還需進一步提升。

(二)缺乏個性化和針對性的就業幫扶計劃

在家庭環境、受教育水準影響下,低收入高校生的就業目標、就業計劃也存在明顯性差異。結合調查問卷顯示,60%的低收入高校生希望能獲得一份相對穩定且薪資水準較高的工作,20%的學生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一線城市工作的機會,25%的學生則希望返回家鄉,助力家鄉經濟建設,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想要留在高校所在地發展,由此可以看出他們的就業幫扶需求,存在多樣性特點。為了提升他們的就業率,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蒐集與整理近年來不同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和就業率,在就業滿意度、調崗率等因素的立體化分析下,從就業需求、就業目標、薪資條件、工作內容等多個方面,向不同專業的低收入家庭高校生,提供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就業指導。但是,面對龐大的就業幫扶需求,部分高校的就業幫扶計劃往往具有較高的“大眾”化特點,相對來説缺乏一定的針對性。

(三)在對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幫扶政策宣傳、幫扶實施的精準性與崗位匹配性上還需加強

線上陳情談中,低收入家庭學生表示對於相關就業幫扶政策的了解不是很多,一些幫扶政策的內容不太熟悉。目前,相關高校在幫扶過程中,往往以集體幫扶的方式開展工作,而根據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就業意願開展的精準幫扶較少。部分受訪者表示受自身學校類型與專業的限制,現有的崗位資訊推送無法更好地滿足自身就業需求。現階段,省內高校對低收入家庭學生相關幫扶政策的宣傳解讀,幫扶過程中的精準性,工作崗位性質與學生自身需求的匹配度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三、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就業幫扶的提升對策

(一)加強對低收入家庭學生就業觀念的引導

高校應通過對教學部門、學生管理部門與團組織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專任教師、輔導員、班導師、團幹部的思想引領作用,加強就業指導類課程的設計與講解效果,通過多種形式引導低收入家庭學生樹立積極理性的就業觀、奮鬥觀、勞動觀,做好自身未來的發展規劃。通過邀請行業人才楷模、基層一線工作者、企業HR等相關行業領域的代表,面向低收入家庭學生開展就業宣講,幫助低收入家庭學生了解自身優勢,掌握目前行業需求,明確發展方向,樹立就業目標。發揮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依託校內各級新媒體平臺,為低收入家庭學生製作內容豐富的就業能力提升與就業觀念引領産品,將就業觀念引導融入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在校生活中。

(二)拓展低收入家庭學生實習實踐渠道,加強學生綜合能力與專業技能培養

高校應發揮自身優勢,用好校外資源力量,幫助低收入家庭學生拓展實習渠道,找到實習崗位,增加在校期間的學生實習機會。通過參與政府見習活動、團組織實習實踐活動、校友企業實習等多種方式,組織低收入家庭學生進行實習活動,幫助低收入家庭學生熟悉真實工作環境,經受崗位鍛鍊,明確自身的職業方向,不斷提高綜合就業能力與職業技能。通過組織低收入家庭學生參與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其深入鄉村社區,了解國情、社情、民情,明白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增強社會化能力,堅定理想信念。

(三)開展就業幫扶政策的宣傳解讀,提升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幫扶精準性

高校應面向低收入家庭學生開展各類就業幫扶政策的宣傳講解,幫助學生了解政策內容。發揮院校兩級新媒體平臺優勢,用好班會、團日活動、小組討論等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為低收入家庭學生解讀省內人社部門、團組織的各類就業幫扶政策,強化低收入家庭學生對政策的了解程度,明確自身需求。組織青年教師、輔導員和團幹部與低收入家庭學生一對一結對,通過溝通交流,摸清學生的就業意向,制定適合的幫扶方案,開展就業技能指導與心理輔導,為學生推薦符合需求的崗位資訊,進一步加強對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幫助精準性〔2〕。

(四)增強對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就業資源供給

高校應持續開展就業崗位募集工作,發揮自身價值優勢,加強與社會企業的聯繫溝通,幫助低收入家庭學生獲得就業崗位與實習機會。面向專業對口企業,拓展崗位資源和就業資訊,不斷豐富為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資源。進一步加強與線上招聘平臺的聯繫,整合就業資源,廣泛開展線上招聘活動,為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就業機會。不斷完善本校就業資訊平臺建設,推動工作資訊化水準不斷提升,加大對就業資訊平臺的宣傳,提昇平臺在低收入家庭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盡最大努力將各類就業資訊推送到低收入家庭學生手中,努力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工作。部分低收入家庭高校生的就業心態,往往會出現兩極分化的特點,為了對其進行科學性就業指導,並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利用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端正他們的就業心態,同時,助力其社會和個人價值觀的快速實現。針對低收入家庭學生在就業時表現出的焦慮、消極、盲目攀比等問題,可以通過面對面教育指導,線上留言諮詢及電話熱線等多種方式,為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更及時、更專業的就業輔導〔3〕。在多元化交流平臺的科學輔助下,工作人員可以傾聽他們的切實就業需求,並向存在困惑的學生,提供個性化就業指導,以此在平等交流中,持續緩解他們過重的壓力,鼓勵其以端正、積極的態度,面對就業問題,從而幫助低收入家庭高校生獲得更豐富的就業機會。

(五)課程設置向企業需求靠攏,加強低收入家庭學生與就業崗位的匹配度

在專業課程的開設上,高校還應鼓勵教師結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情況與行業領域需求,進行教學課程的設計與開展。根據當前企業的人才需求,為低收入家庭學生制訂合適的教學內容,定期開展實踐培訓,幫助學生更好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現實本領,提升個人綜合能力。高校還應開設種類更為豐富的就業技能課程,幫助低收入家庭學生提升職業能力,強化低收入家庭學生與本專業就業崗位的匹配程度。

四、結語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面對更為激烈的就業環境與快節奏的社會生活生産,高校還需從就業觀念引領、專業課程設置、就業能力提升、幫扶政策解讀、實習實踐供給、崗位資訊推薦等方面完善對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就業幫扶方式,通過多種維度的幫扶措施,為學生樹立理性務實的就業觀念,強化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幫助學生了解真實的崗位資訊,明確自身目標,助力學生順利就業。(周宣任)

參考文獻

〔1〕廉思.大學生就業幫扶中的青年力量〔J〕.人民論壇,2023(20):82-85.

〔2〕張華.脫貧家庭大學生高品質就業幫扶:時代價值、現實困境與優化路徑〔J〕.高教論壇,2023(08):77-79.

〔3〕張耀燦,陳成文,羅洪鐵,等.成才不是夢:高校貧困生的今天與未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95.

 

關鍵詞:低收入家庭學生;大學生就業;就業幫扶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河北秦皇島  066000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 石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