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推動構建琴澳一體化的關鍵一步 ——橫琴封關運作半月觀察

橫琴海關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深合區”)自封關運作以來,整體平穩有序,社會反響良好。截至3月13日淩晨,經橫琴口岸出入深合區累計超過60萬人次。

至3月15日,橫琴正式實施“分線管理”封關運作滿半月。這是實現深合區首階段發展目標的標誌性舉措,也是推動構建琴澳一體化發展格局的關鍵一步,將加快繪製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藍圖。

“分線管理”有講究

封關後的深合區,一派繁忙景象。智慧口岸公共服務平臺運營指揮中心內,大螢幕實時展現著相關通道的監測情況;各出區通道海關工作人員入場作業後,閘口起落間,來往車輛順暢通行;橫琴口岸入境大廳內,攜帶水果、食品的澳門居民順利入境。

“封關”是一個海關術語。2021年公佈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中已明確,橫琴與澳門特別行政區之間設為“一線”,橫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其他地區之間設為“二線”。在此基礎上實行“分線管理”政策。

正式封關後,人員進出“一線”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二線”進出不做限制,即內地人員自由進出橫琴。貨物方面,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財稅和海關監管制度。符合條件的貨物經“一線”進入深合區免稅,其他情形予以保稅;經“二線”進入內地按規定徵收進口稅收,符合條件的可享受加工增值免關稅。物品方面,個人行李和寄遞物品經“一線”進入深合區,以自用、合理數量為限且符合有關規定予以免稅,“二線”進入內地參照自澳門進入內地的進境物品適用的有關規定監管、徵稅。

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分線管理”有利於打破原有的束縛和壁壘,能夠更好地將澳門的單獨關稅區、自由港、對外聯絡廣泛等獨特優勢,與橫琴的空間、資源優勢結合起來,加快實現琴澳一體化發展。

便民措施屬首創

澳門青年蕭文傑最近天天在橫琴和澳門之間往返。“封關後第一件事就是搬家,我把更多澳門家裏的東西搬到橫琴來,除了家用電器還有寵物。”他説。

像蕭文傑這樣的人不少。深合區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在區內就業居住的澳門居民數量達1.15萬人,同比增長超70%。對他們來説,封關之後帶來的便利具體可見。

最讓他們有感的,是可攜帶熟肉、乳製品、蔬菜水果等經“一線”入境。這是為深合區和澳門量身定制的便民服務措施,在全國尚屬首創。截至13日淩晨,已有2174名澳門市民預約攜帶動植物産品過關。

封關政策的正式實施,讓不少在橫琴創業的澳門人激動不已。吳鴻祺等來了好消息——他擔任總經理的珠海博維網路信息有限公司,正式通過封關運作後首批進口免稅主體審批。“以後我們能採購更多進口設備,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要,還能為我們降低成本。”他開心地表示。

截至2023年12月末,深合區內有澳資企業5952戶,同比增長11.8%。根據政策,含進口料件的加工增值30%及以上的貨物經“二線”進入內地可免征進口關稅。“這直接利好科技研發、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和製造業經營主體。”深合區法律事務局局長鐘頴儀説。

在澳門大學金融及商業經濟學系副系主任李振國看來,“‘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模式下的相關貨物免(保)稅、退稅的政策,是吸引澳門企業赴橫琴發展的巨大誘因,相關的配套商業服務也會從澳門延伸至橫琴,兩地將形成一個完整的産業鏈體系。“我相信,全新的分線管理模式將加速澳門經濟轉型。”他表示。

熱島開發正當時

深合區創新發展研究院秘書長宣建國表示,對肩負著助推澳門經濟多元發展、打造澳門居民生活就業新家園兩大使命的橫琴而言,封關意味著完成了重要的階段性任務。

“對於我們澳門青年來説,其實是見證一個時代、一個歷史時刻。”琴澳維度創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澳門創業青年曾婉雯説。

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開發橫琴。經過15年發展,總面積約106平方公里的橫琴從一座農莊寥落、蕉林綠野的海島,變成一座高樓林立、人才匯聚的熱島。封關運作平穩開局,深合區探索高水準制度型開放邁出關鍵一步,將為澳門新産業新業態營造寶貴的發展新空間。

“分線管理封關運作政策順利實施僅僅是開始,更重要更關鍵的是把政策用好用足,讓廣大企業和琴澳居民切實感受到政策利好。”深合區執委會主任、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宣建國認為,下一步,橫琴在規則銜接、跨境聯通等方面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有助於進一步提升橫琴與澳門的一體化發展水準,也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奠定更好的基礎。

入夜,站在與橫琴一水之隔的珠海中心頂樓眺望,左手澳門,右手橫琴,十字門水道岸邊,珠海、澳門和橫琴的燈火交相輝映,粵港澳大灣區的“極點”正在向世界敞開懷抱。

“橫琴封關開啟的,是更開放的未來。”蕭文傑如是説。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推動構建琴澳一體化的關鍵一步 ——橫琴封關運作半月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