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為“中國製造”做不一樣的創新

採訪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記者收穫了幾個“沒想到”:一是沒想到傳統製造業研發部門的員工這麼年輕;二是沒想到老牌國企能吸引這麼多海歸和名校畢業生;三是有多位外資研發中心高層在交流後感嘆,沒想到“國之重器”領域能有這樣敏捷開放、富有創造力的研發平臺。

先進製造業在現代化産業體系中佔據核心和主導地位。依託上海電氣集團這樣一家高端製造龍頭,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聚焦基礎研究、共性技術、前沿領域等,積極構建協同開放的創新生態,以別具特色的創新模式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

強勢破壁

不久前,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工業母機項目團隊傳來好消息,他們基於工業人工智慧(AI),從設備振動的龐雜信號中大海撈針,識別出與設備運作息息相關的微信號,成功構建了AI模型。某種意義上,這相當於破解了工業母機的“脈象”,為今後科學評估機床健康狀況、提升加工品質和效率提供了有力的科學支撐。

這樣一個底層技術突破,凸顯了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的價值。傳統創新模式下,機床製造方、使用方、高校、AI企業等,往往受制于各自的技術能力、利益站位、思維習慣等因素,難以在“工業+AI”這樣的多學科交叉領域實現無縫合作。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利用自身優勢,以開放姿態,從集團內外部導入創新資源和一流團隊,包括上海電氣集團旗下上海第一機床廠、電氣數科公司,以及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乃至國外行業研究所,與研究院的團隊強強聯手、成功破題。

科技創新是上海電氣集團最核心的競爭力。今年首次幹部大會上,上海電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磊明確,集團科技創新的基本原則是堅定不移走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之路,支援産業高品質發展;要進一步拓寬視野,積極“走出去”,以全球視野、開放心態,吸納和匯聚一切有利於加速科技創新的要素,形成新質生産力,賦能産業發展。按照集團黨委要求,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積極探索,錨定共用、融合、先進的方向,積極發揮科技創新“強組織強樞紐”作用,著力在三個“不了”上做文章,即單一品牌形成不了的創新優勢、單一能力突破不了的技術、單一産業集團做不了的協同。

在製造業向數字化、綠色化、智慧化演進的大勢中,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不斷以高水準研發成果,助力上海電氣集團從“能源專家”向“能碳管家”轉型,實現高品質發展——他們牽頭的能碳智慧管家平臺,已應用於市級重特大項目;推出的工業AI演算法,在多家高端工廠落地,幫助解決缺陷檢測、能耗優化、套料優化等難題;研發的3D列印技術,為眾多“卡脖子”複雜部件的製造提供了更優方案。此外,不少成果還向外溢出,被多家世界知名企業選中,支撐其製造端和供應鏈綠色升級,從而為“上海製造”技術創新爭取更多認可和價值實現。

內生動力

背靠有著一百多年曆史的上海電氣集團,研究院的人員結構確實有些特別:他們80%的員工是研發人員,總數超過200人,其中80%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全院平均年齡只有33歲。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還招募了許多頂尖高校的應屆生,包括英國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日本東京大學等世界級名校畢業的博士。目前,研究院的海歸人才佔比達15%。

談到對人的吸引力,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海鋒告訴記者,工業是系統工程,需要技術底蘊與基礎支撐。上海電氣集團對製造本源的堅守,對科技內核與創新驅動的堅持,以及120年的積澱和完整的裝備製造業技術底座,從而打造出難得的事業平臺。▼下轉第三版(上接第一版)在此基礎上,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持續優化創新氛圍,包括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生態、充滿活力的科研環境、不急功近利的定力和價值取向。

談到創新氛圍,評價體系非常關鍵。在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評價體系的核心是“同行評議”:領導得與內外部技術專家和普通研發人員一道,組成評審團,定期聽取員工報告,然後打分。這個做法不僅以專業、公開、透明取信於人,而且關注過程更甚于結果,從而讓評價更客觀全面。實際上,只要努力了,哪怕結果不如人意,研發人員也會被寬容對待。去年,就有人以“一個失敗的案例”為題作年度述職,最終還獲了獎。

自2022年起,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發起“成長·共振”計劃,推行一系列創新舉措,以構建敏捷開放的組織、高效的科研模式以及全方位的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突出以人為本。他們打破論資排輩,設立了以成果産出和能力成長為導向的研發職級體系,有重大作為的研發人員不用熬年限、拼論文,憑藉貢獻就能成為高級別專家。就算是新員工,只要達到立項標準,也可以申報大課題,一樣有機會得到經費、搭建團隊。

以人為本,歸根結底是信任每位研發人員的內生動力,並以機制和資源支援他們在創新路上前行。這背後,體現的是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對創新底層邏輯的一種理解:正所謂“偉大的創新是無法被計劃的”,因此,只有以人為本,才能在關鍵技術領域迎接那些“意料之外的突破”。

厚植土壤

面向産業的戰略課題和前瞻研發該如何推進?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一直在探索。雖説目前遠沒有到最終判斷的時候,但他們走出的這條有別傳統的道路,依然值得觀察和研究。

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的研發,不是單線條的“輸入-産出”,而是從創新底層邏輯出發構建體系。圍繞能源低碳、資源迴圈、工業智慧3個業務領域,他們將各種技術能力作為基礎模組,整合打造了涵蓋材料、演算法、數據、模型等維度的技術底座,或者説土壤;在其之上,如同培植大樹一般,樹起若干個垂直的産業技術創新體系。當“土壤”不斷供給養分,當“大樹”越來越枝繁葉茂,研發産出就會如果實一般,一個接一個地孕育、成熟。

能力是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的主要關注點,而能力的載體是人,只有充分釋放人的潛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強化能力。在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研發人員在管理上淡化了行政色彩和級別,不再和某個部門綁定,而是根據專長分屬不同“能力團隊”。在具體項目推進中,他們結合需求,嵌入不同項目組,組成跨學科團隊。這種“小團隊、大協作”的網狀結構,讓人才自由連結、碰撞聚變。

在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圍繞人的流動,有一個大膽的規定:只要研發人員想“轉會”到另一個項目組,對方也願意接收,除一些特殊情況,原項目組必須放人。龍年開工不到一個月時間,各組之間的“轉會”就有十多起。之所以有如此制度設計,是因為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相信,如果團隊成員能保持一定新鮮感,會更有利於催生“爆款創新”。

作為裝備製造産業領域的研發機構,在長週期技術攻關與階段性成果落地之間保持平衡尤為關鍵。在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人員成長與能力進步是“養兵千日”,成果的應用則為“用兵一時”。依託上海電氣集團對技術創新的堅定支援,以及內外部豐富的應用場景,研究院積極引導兩條戰線彼此賦能,互為牽引,從而形成“以戰領建、以建促戰”模式,讓新的技術成果不斷助力集團轉型發展,不斷形成新質生産力。

聚焦産業做創新,這是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的使命。每年,他們都會將新員工送到工廠,跟著班組挂職數月乃至一年。許多出自名校的“基層技術員”都很享受這段在製造業一線汲取創新靈感的經歷。對他們來説,選擇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就是要告別閉門造車,進而“將論文書寫在火熱的車間”,為中國製造注入澎湃動能。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為“中國製造”做不一樣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