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發展動能強勁
“這是我們自主研製的自動計時碼表機芯,它彌補了以往此類産品零件種類多、秒針抖動等缺陷,計時的穩定性提高了,使批量生産成為可能。”在位於遼寧省丹東市的孔雀表業(集團)有限公司産品展廳,工會主席王廣文介紹,憑藉全流程自主研發,這款産品成功申請了12項專利,是中國首款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自動計時碼表機芯。
憑藉300多個種類的機芯産品、100多項專利技術,孔雀表業成功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丹東,很多像孔雀表業這樣的企業,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品質效益優,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近年來,丹東堅持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錨定開放型城市、創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設目標,堅定不移走高品質發展之路,以更大作為和擔當為遼寧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作出積極貢獻。
亮出“沿海范”、打好“開放牌”,從“一隅”走向“前沿”
丹東在哪?打開遼寧省地圖,這裡是祖國邊陲、交通末梢。跳出遼寧看丹東,這裡是東北亞經濟圈與環渤海、黃海經濟圈的重要交匯點——向西,瀋陽都市圈近在咫尺;往北,東北區域市場廣闊;朝東朝南,日韓等國隔海相望……
思路決定出路。“聚焦‘建設在東北亞地區有影響的國際化水準的開放型城市’的發展定位,我們不斷加大改革攻堅力度,著力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開放合作,加快打造遼寧和東北東部對外開放新前沿。”丹東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説。
2023年10月19日,首屆中國(丹東)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開幕,共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家企業參展,展品達萬餘種,是近年來丹東地區參展國家和地區數量最多、參展企業和展出商品規模最大的一屆展覽會。
“在當天舉行的採購商對接會上,來自各地的40多家企業和商協會組織,與100余家丹東本地企業和參展企業就進出口貿易、商超供應鏈、服裝紡織品、農産品等進行對接洽談,現場共達成意向合作項目15個。”丹東市商務局局長張美華表示。
強化“樞紐”和“前沿”意識,丹東進一步暢通開放通道。積極融入東北海陸大通道建設,推動基礎設施硬聯通、通道規則標準軟聯通;丹東港口岸擴大開放項目正式獲國務院批復,開放泊位增加至22個;丹東機場開通丹東—青島、丹東—揚州—廣州航線,開通丹東—南京貨運包機航線……
哈曼(中國)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項目車間內,兩條新投産的低音汽車揚聲器生産線正有序運轉。“二期項目于2022年7月開工建設,總投資6900萬元,預計到2024年上半年全部投産。”哈曼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哈曼在丹東不斷追加投資,2023年産值預計達到24億元,帶動了丹東市電子資訊、物流等相關配套産業鏈的良性運轉。
積極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是丹東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打造開放型城市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們出臺《丹東市利用外資若干政策措施》,積極引導外資投向丹東汽車及零部件、儀器儀錶等主導産業,2023年1—10月,全市實際利用外資完成400萬美元,同比增長1.2倍。”張美華表示。
引進來,也要走出去。2023年以來,丹東全面推進《丹東市海外搶單專項行動方案》,用足用好RCEP享惠規則,組織百餘家企業參加國際性展會30余場,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簽訂出口意向訂單50多億元。2023年1—11月,丹東全市進出口總額達153.3億元,同比增長7.5%。
前不久,經遼寧省自貿辦審核評估,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成功獲批遼寧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經多年發展,我們在儀器儀錶、汽車及零部件、農産品深加工等領域擁有一批龍頭企業,産業基礎紮實。”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投資促進局局長王正東表示,下一步,將強化與遼寧自貿試驗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投資貿易自由便利、金融開放創新等重點領域的聯動創新步伐,打造發展新格局。
先後分15批取消下放調整行政職權1563項,經濟主體通過“一網通辦”平臺開辦率達到98.59%;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事項比例達99.62%……“在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中,我們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目標,全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靠市場、契約、效率吸引各方投資者,開放環境日益優化。”丹東市營商環境建設局三級調研員劉春生表示。
亮出“科技范”、打好“創新牌”,以科技創新賦能産業高品質發展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創新是第一動力,丹東著力把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數”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最大增量”。
“近年來,我們圍繞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持續實施百企百億技改行動,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採取多項政策措施助力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加速成長,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成為丹東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亮點、新突破。”丹東市工信局局長代曉東表示。
“截至2023年底,丹東擁有在有效期內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戶,認定數量位列全省第五位;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1戶,認定數量位列全省第三位;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2戶,認定數量位列全省第五位。”代曉東説。
造就行業“小巨人”,離不開在細分領域的深耕。50多年前,丹東工業射線儀器廠生産出第一台X射線工業探傷機,丹東儀錶元件廠誕生了第一支X射線管。此後,丹東一直擁有國內規模領先的射線儀器産業集群,目前行業有近40家企業、從業人員2000余人。其中,丹東奧龍射線儀器集團有限公司先後研製成功液化天然氣瓶專用數字成像檢測系統、液化天然氣瓶專用全自動智慧式成像檢測系統、儲罐專用平板成像檢測系統等高端設備,如今産品佔國內射線市場份額的1/3。
丹東市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以科技創新賦能産業高品質發展,加快傳統産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改造,推動傳統産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
“我們在儀器儀錶、紡織服裝和綜合領域建成並運營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3個,建成並運營丹東紡織服裝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智慧能源計量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油氣生産智慧監控工業物聯網平臺等3個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代曉東介紹,全市上雲上平臺企業數量達到439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7戶,規模以上企業上雲上平臺率達到14.2%。
同時,丹東不斷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推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資訊技術等新興産業不斷發展壯大。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丹東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1%,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16.9%,比全省高10.9個百分點。
2023年以來,丹東高新區育成中心“蒲公英”孵化器、半導體設備中試基地和鴨綠江未來實驗室全面啟動運作;東港市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縣(市);成功舉辦首屆遼寧“校企協同科技創新夥伴行動”高校成果轉化對接活動……將科技創新作為振興發展的戰略支撐,丹東堅持創新生態、創新平臺、創新人才“三位一體”推進,持續提升創新引領力。
“得益於省市的人才政策支援,2023年10月,我們柔性引進山東科技大學科研團隊開展智慧旋流器技術攻關。”丹東東方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呂濤説,目前公司共擁有專利180多項。
亮出“宜居范”、打好“生態牌”,讓群眾共用高品質發展成果
“現在道路平整了,樓也粉刷了,住了幾十年的老舊小區大變樣。”隆冬時節,瑞雪降福。粉刷一新的老舊小區,讓家住丹東市振安區珍珠街道東齊路20號樓的居民劉茂生心裏亮堂起來。
連續多年,丹東市將老舊小區改造列入年度民生實事。“面子”和“裏子”一起改,通過實施外墻保溫、道路維修、小區綠化等一系列改造措施,老舊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市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高。
“2023年以來,丹東通過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老舊小區改造等,積極推進城市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促進老城區功能優化,進一步完善新城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質品位,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丹東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上午9時,在萬家宜康興東街道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食堂整潔衛生的後廚裏,廚師們有條不紊地做著開火準備:刷鍋、洗菜、備料……服務員在寬敞明亮的堂廳裏擺放桌椅,等待著老年客人到來。11時整,低鹽、少油的“四葷四素”出鍋上桌。
可口的菜品、整潔的環境、優質的服務,確保老人吃得上、吃得起、吃得好,讓老人享受到幸福的養老“食”光。據了解,丹東市以現有的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村(社區)養老服務站為主體,以物業服務企業、社會餐飲機構等其他單位為補充,統籌規劃、佈局“長者食堂”的服務設施和服務網路,有效破解了周邊老年人“做飯難”“吃飯難”問題。
波瀾壯闊的鴨綠江、巍峨聳立的鳳凰山、風光瑰麗的青山溝……無數美景繪就“中國最大最美的邊境城市”邊陲畫卷。持續擦亮“生態底色”,是丹東加快建設綠色發展、美麗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的另一個縮影。
近年來,丹東以“三線一單”(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為基礎,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2021年4月,《丹東市市級有關部門和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印發。”丹東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部門相關負責人説,“清單將全市各地區、各部門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進行全面規範固化,逐條列出,有效避免了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多頭、責任真空、責任模糊等現象。”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十大宜居城市、中國十大養老勝地、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中國氣候宜居市……向綠而行,丹東在培厚生態環境“含綠量”的同時,也提升了高品質發展的“含金量”,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高品質發展動能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