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為AIGC“全球方案”提供更多“上海智慧”

松下的研發中心遍佈全球,位於上海的這家是個特別的存在。“特別”體現在兩個層面:其一,這裡不研發具體的産品,而是研發一種“系統整合服務”,助力松下在中國的64家企業暢通“血液迴圈”。其二,松下僅在全球6個國家設置了資訊中心,而上海研發中心是在日本以外唯一以法人形式存在的獨立公司,足見松下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就在2月底,松下資訊系統(上海)有限公司獲頒上海市第38批外資研發中心證書。回顧過去,“中國速度”為這一研發中心打下紮實根基,而面向未來,生成式人工智慧(AIGC)的落地應用成為研發重心,這家研發中心想用“上海智慧”解題全球方案。

本土團隊“猛磕”AIGC

走進這家研發中心,最大感受是“三多”:電腦多、機器人多、攝像頭多。前兩者符合一家研發中心的功能定位,但為何攝像頭也多?公司總經理趙國棟揭秘道:“你可以把這裡想像成一個工廠,攝像頭是AI的重要組成。”

2022年底,ChatGPT一夜爆火,在各行各業掀起落地應用的熱浪。作為松下集團“系統整合服務”生態提供者,松下資訊很快決定構建自己的系統模型。“我們從去年7月啟動AI項目,組建了10人小分隊開發基礎底座,絕大部分都是上海辦公室的研發人員,經過3個月的封閉式研發,團隊打通內外部數據參數,重鑄底座系統能力。”趙國棟向記者展示了研發成果,這一大模型底座塢酷“能寫會畫”——不僅具備基礎類的通用語言能力,還能自動生成有專業能力的PPT,文生圖也不在話下。

“今年的研發費用中,一半都會投入AI領域。”趙國棟説,在工業系統中尋找應用場景,視頻AI領域成為業務著力點。比如,松下在我國各地有很多工廠,過去培訓流水線工人,基本邏輯是錄一個視頻教程,但工人到了現場難免拷貝走樣,影響良品率。“我們想通過攝像頭追蹤動作,來檢驗操作的標準性,同時基於大模型數據,深度分析流水線設備與人員配置的科學性。”

今年,松下資訊成立了50人規模的應用視頻團隊,其中研發部門約30人、合作夥伴20人,在工廠一線找尋讓視頻AI“重做一遍”的可能,為降本增效打開想像力。▼下轉第三版(上接第一版)倉庫的出入軌跡也是研發團隊的目標,團隊嘗試用穿戴設備和攝像頭來觀察每一單的走路軌跡,用AI來計算出最優值,還可以解析不同産品在不同季節對應的庫存位置,在不起眼的地方提升效率。

“目前我們在視頻AI上的開發已覆蓋10多個場景,這些場景很多會在研發中心做測試。”趙國棟指著辦公室裏巨大螢幕介紹道,這裡的每一個節點都與攝像頭關聯,例如有人摔倒、接近某些位置等,都能快速識別併發出警報。從去年12月至今,已有六七個場景在工廠車間投入運用。

“中國研發速度”特別快

松下資訊系統(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今年7月將迎來開業20週年。作為以資訊化為核心業務的企業,上海研發中心順應技術發展趨勢不斷轉型成長。公司設立之初,主要研究與半導體有關的業務,2008年之後,聚焦點變成研究工廠生産管理過程中的端到端軟體,為松下集團在華業務持續升級製造管理系統、探索數字化轉型。

“松下在中國有健康智慧住空間、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慧製造3項支柱業務,每年都有很多新項目投資,我們就是打通集團內部的神經網路和智慧大腦。”趙國棟如此比喻。他坦言,對於一家超大型跨國公司而言,數字化轉型並不容易,特別是松下在華發展已有40多年,工廠設立時間跨度較長、分佈較廣,原始的資訊系統底座不同,基礎也參差不齊,大大增加了系統整合難度。

近年來,上海研發中心的一個主要任務,便是通過數字化轉型來建立標準,同時為每家企業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比如:松下神視電子(蘇州)是一家生産感測器的工廠,此前已形成了一套固化思維,採購、生産、銷售等流程有不少冗余環節。在獲悉需求後,上海研發中心很快為工廠“重刷系統”,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了。

“‘中國研發速度’特別快。”趙國棟告訴記者,過去3年,松下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數字化轉型,上海研發中心經過2021年的小範圍試點後,過去兩年一口氣為17家工廠提供了標準化系統解決方案,超過全球另外五大IT中心的整體速度。

在研發中心,記者還看到不少AGV(自動導引車),研發人員正為其編程,幫助它在工廠裏“自由行走”、排隊“領活”,成為業務骨幹。趙國棟説,目前AGV已經是“黑燈工廠”的標配,在松下上海特種材料工廠、大連工廠,這些AGV與攝像頭形成聯動,可最大化降本增效。

向世界輸出“上海智慧”

在集團內部,松下資訊其實成名很早。趙國棟還記得,上海研發中心剛轉型時,與蘇州公司研發了一套名叫Pandora的MES(製造執行系統),以便讓人與設備高效運作。2008年,這套系統在松下內部一炮走紅,又過了半年,被認定為全球標準産品“揚帆出海”,不僅在集團內使用,還變成平臺化通用軟體,對外銷售到食品、汽車行業,被全球40多家公司採購使用,一舉奠定了上海研發中心的“江湖地位”。

近年來,像這樣的“上海智慧”走向世界的案例比比皆是。在開啟AIGC“狂飆”之前,2022年,松下資訊先行啟動數據中臺FIMOO建設,為業務數據化和智慧化提供“糧倉”。趙國棟透露,這一數據中臺目前已註冊商標,預計將於今年從中國走向全球市場。

在趙國棟看來,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是松下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這裡全球化人才集聚、全球資源要素齊備,為企業發展提供了一片沃土。乘著視頻AI的東風,最近研發中心想要解決一道物流運輸的“高階難題”:在産品尺寸大小不一的無規則裝卸情況下,讓集裝箱最高效裝滿貨物。研發團隊在全球範圍內搜索解決方案,結果在上海找到了——復旦大學教授開發出基礎引擎,目前研發中心正在與校方人員一起升級引擎,解決這一物流痛點。

面向未來,松下資訊想做的還有很多,嘗試定義人類系統工程師與AI的協作關係,嘗試利用AI全面實現程式自動編寫,嘗試通過AI進行動畫製作,嘗試製造“現場無人化”環境……趙國棟説,技術帶來無限可能,未來研發中心將加大人才招聘力度,為全球帶來更多“上海智慧”。本報記者 徐晶卉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為AIGC“全球方案”提供更多“上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