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年輕人的中醫熱
3月9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採取務實管用的舉措著力解決“小眼鏡”“小胖墩”和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加快實現校內減負提質增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是黨中央關心、人民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重大議題。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如何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培育學生優良的心理品質和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真正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引發代表委員熱議。
建強師資,讓教師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把關人”
學校是預防和干預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關鍵場所,教師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臨沂市北城小學黨委書記張淑琴在調研中發現,部分學校心理健康教師配備仍然不足,一些教師的心理健康服務能力也令人擔憂。
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門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簡稱《行動計劃》),標誌著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為國家戰略,擺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新時代,如何加強師資建設,提質心理健康教育?
在陜西省大荔縣第二實驗小學,在“讓師生過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辦學宗旨下,學校組建了由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牽頭、全校優秀班主任參與的心理教育團隊,定期開展心理課程教研,目標是讓全校師生在學心理、懂心理等各個環節中健康成長。
教師要配齊,並予以激勵,是一種鮮明的聲音。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陽市副市長楊善竑認為,要嚴格按照相關文件與標準,對標對表配齊配足專業隊伍。同時,培育兼職隊伍,結合評獎評優政策給予專兼職教師工作激勵,結合實際制定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晉級晉陞的考核標準。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週口市東新區許灣鄉希望小學校長李靈建議,各級衛生健康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針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類培訓、交流活動。中小學專職心理健康教師須認真參加專業機構組織的學習、進修、培訓、交流等活動,以此提高專業化水準。
精研課程,讓心理健康課豐富多元、喜聞樂見
《行動計劃》提出,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學校要結合相關課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普通高校要開設心理健康必修課,有條件的高校可開設更多樣、更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選修課等。
如今,在山東省聊城市實驗中學,以入學、升級和畢業課程為主要內容,以賞識、激勵、生命教育和學科融合為主要特色的“成長動力營”,已經成為學生“激揚生命活力”的有力保障。全國人大代表、該校副校長竇延麗對記者表示,當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銜接不足、課程體系建設有待完善等問題還需解決。她建議,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國家課程方案,並制定各學段銜接的教材和課程體系,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建設,全學段護航學生心理健康。
在調研中,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湘潭大學校長潘碧靈也發現,大中小學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上存在重復,針對性、層次性和專業性不足。對此,他認為,應加快建設體系健全、目標明確、內容清晰、操作規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和統一規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體系。
而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教授張其成看來,當前學生的心理問題儘管受到個人、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等多因素的共同影響,但缺乏健全的人格教育是尤其值得關注的重要原因。他建議,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人格教育資源,面對青少年人格成長形成階段的心理需求,開發一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格教育課程體系,建立由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支撐的人格塑造系統。
強化協同,凝聚心理健康工作的最大合力
2月21日,春節之後教育部的首次會議是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諮詢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會上提出,要凝聚多部門、多系統合力共同治理,家校醫社攜手守護心理健康。
在北京市密雲區大城子學校,班主任經常和外出務工的學生父母交流,提醒他們多給孩子陪伴,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廣西開通網上家長學校,推出“廣西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公益微課”,開展全員“大家訪”活動,不定期在家長群講授心理疏導、親子溝通、家庭教育等內容……
如何整闔家庭、學校、社會的資源,開展心理健康協同育人,代表委員紛紛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在家庭層面,“要放平心態,理性設置期望值。家長要遵循青少年的成長特點和規律,以更加平和的心態看待孩子的成長。”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説。
在社會層面,要加大社會資源的支撐力度。“可以開設功能表化定制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如在社區開辦‘隔代教育’主題講座,將學生心理健康、生涯發展融入家庭教育課程,針對不同家庭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具體指導。”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大學校長丁建寧建議。
聯合其他部門,加快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問題干預機制也很重要。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張志勇建議:“委託公安網警建立心理高危學生網上巡察機制,將預警發現線索第一時間推送相關責任主體進行干預。”
·政策舉措·
·2021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每所中小學至少要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2022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門發佈《關於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機制健全、聯動緊密、科學高效的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
·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門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標誌著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為國家戰略。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理性看待年輕人的中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