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紐對樞紐”
哈薩克西安碼頭投用,昭示著一個面向亞歐、通達全球的國際商貿物流樞紐正逐步形成。(西安浐灞國際港供圖)
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年多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纍纍碩果,成為當今世界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和最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平臺。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標誌性品牌,中歐班列十年來不斷開拓創新,線路從無到有,運力從少到多,開闢了亞歐大陸陸路運輸新通道和經貿合作新橋梁。特別是在中國-中亞西安峰會和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對進一步加強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加快推進中歐班列高品質發展等提出明確要求,為開啟共建“一帶一路”的第二個金色十年指明前進方向、注入強勁動力。
乘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十年間,穿梭往返的中歐班列(西安)和日夜繁忙的西安國際港站,見證著一座城市從內陸腹地向開放前沿的華麗轉身。
站在新的起點上,中歐班列(西安)如何實現量質雙升,邁向下一個金色十年?西安又如何進一步集散萬千、道通天下,在高水準開放中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實現高品質發展,更加主動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
通道建設是西安服務國家戰略和走活開放全局的關鍵。去年以來,西安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外開放的重要論述為指引,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國-中亞西安峰會和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堅決扛好服務國家向西開放的戰略使命,積極開拓對外開放通道建設的新模式。
“樞紐對樞紐”便是一次嘗試,也是一次對外合作的升級。
2023年9月,省委書記趙一德率陜西省代表團訪問哈薩克,深入貫徹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對接落實中國-中亞西安峰會涉陜成果。2023年10月和2024年2月,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方紅衛先後兩次帶隊赴哈推進具體合作事項,與哈方一道見證阿拉木圖中哈物流場站項目啟動和哈薩克西安碼頭正式投用,推動構建“樞紐對樞紐”的高效物流新通道。哈薩克合作方對西安通道建設、樞紐作用以及碼頭建設的效率給予高度評價。兩次合作之旅,印證西安打通通道、織起網路、搭建平臺的實幹舉措。
如千年前絲路古道上的一座座“驛站”為商貿暢通保駕護航,如今,“樞紐對樞紐”將讓“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於途”的絲路盛景再現繁華與榮光。
什麼是“樞紐對樞紐”?
樞紐是賦能開放的重要載體。“樞紐對樞紐”,即在兩個重要的物流節點分別建設集散中心和海外倉,構建一體化的綜合服務平臺和窗口,通過數據整合共用,提升既有基礎設施和硬體的承載量,最大限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形成雙向互濟、高頻穩定的物流網路體系。
這種高水準的雙向開放、零距離對接會産生新的“化學反應”:西安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産業鏈供應鏈合作將不斷加深,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發展,促進國內國際雙迴圈,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撐。
2月28日13時05分,滿載著日用百貨、機械設備、新能源汽車等貨物的中歐班列(西安)從西安國際港站緩緩駛出,一路向西、跨越裏海,在11天后抵達終點亞塞拜然巴庫。隨著這班列車開行,中國-中亞西安峰會的重要成果之一 ——中哈合作共建的哈薩克西安碼頭正式投用。
依託中歐班列(西安),中國進出口哈薩克的貨物將在西安快速集散分撥,並形成哈薩克在中國的商貿物流集散中心。
哈鐵快運中國子公司總經理、中哈(西安)商貿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謝天(Sadvakkas Seitzhanov)信心滿滿地表示,“有了這個碼頭,哈薩克與中國的物流往來將更加高效便利,經貿往來也將更加通暢快捷。”
2023年10月27日,阿拉木圖中哈物流場站項目正式啟動,建成後將與哈薩克西安碼頭在業務上共用客戶群體、在物流上共用進出通道,形成緊密的聯繫,推動兩地間的物流通道實現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的轉變升級。
目前,經哈薩克發往歐洲的集裝箱超過30%都是在西安集結發運,從事集裝箱物流業務的哈薩克姑娘蘇魯頗為感慨:“火車拉的不僅是商品,還有兩地人民的幸福生活。更高效的物流通道,能催生更多合作機會,讓企業發展更好。”
從“駝隊通聯”到跨國班列,千年蝶變,變的是速度,不變的是互聯互通的願景。只有互聯互通、高效暢通,經濟脈絡才會更加舒展,城市發展潛力才會被充分挖掘。
“樞紐對樞紐”的效用是什麼?
哈薩克西安碼頭是西安加快世界一流內陸港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昭示著一個面向亞歐、通達全球的國際商貿物流樞紐正逐步形成。
“不沿邊,不靠海,但是在西安能看到全世界。”43歲的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職工李沛是首列中歐班列(西安)的編組人員之一。
十年來,他先後當過制動員、連接員、調車長、值班站長,見證了西安國際港站從一個只有7條貨運線路的四等貨運小站,一路“逆襲”成為擁有全國首個內陸自動化無人碼頭和首個3束6線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世界一流內陸港”,可滿足中歐班列(西安)每年1萬列以上開行需求。
“每100分鐘,就有一列中歐班列(西安)出發或抵達西安。”在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小軍看來,越來越快的發車效率和越來越大的輻射區域,得益於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日益完善的國際物流體系,也得益於“樞紐對樞紐”産生的效用。
提效率——公交化開行全國首個境內外全程時刻表班列,每週“兩去一回”,10天左右即可抵達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西安)出口集結中心建成投用,在全國內陸地區率先實現整列集結、抵港直裝、港區一體化。
降成本——在全國第一個實現海關、鐵路數據聯通,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一票制國際聯運全程服務,門到站運輸綜合成本降低15%以上;全國首個陸路啟運港退稅實施達效,退稅時間由1個月壓縮至3天。
優服務——“一企一策”加大服務陜企力度,開行比亞迪、吉利、隆基、延長、陜投、西旅等定制化專列;打造糧食、肉類、整車進口指定口岸及全國二手車出口試點等功能完備的門戶口岸體系;創新推出“先查驗,後裝箱”模式,優化散貨集拼業務流程。
擴平臺——與俄羅斯鐵路公司合作在浐灞國際港投資佔地70畝的項目正加快推進;西安中歐班列(明斯克)一體化服務平台啟動;地中海航運西安公司加快落地,全面融入全球港航體系。
……
在“點”上引導物流資源集聚形成規模效應,在“線”上打造互聯互通的跨區域物流通道,在“面”上推動形成多節點樞紐網路,西安加快構建國際化“通道+樞紐+網路”的現代物流運作體系。
“樞紐對樞紐”帶動了什麼?
西安國際港站不遠處,由中歐班列(西安)衍生出的臨港産業片區內塔吊林立,一派生機勃勃的建設景象。
如何將樞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推動內陸港從“過路站”變為“集散地”,一直是西安不懈探索的方向。
自2015年獲批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以來,依託中歐班列(西安)的通道優勢,西安浐灞國際港先後獲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等多個國家試點,逐步構建起以阿里巴巴、京東、亞馬遜、易趣、抖音等各類電子商務龍頭企業為引領的完整跨境電商産業生態。
“全國跨境電商貨物在西安集結,企業選擇中歐班列(西安)進行運輸,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深圳市遞四方速遞有限公司西安非空轉運中心經理楊文兵説。
通道樞紐能級持續提升,為眾多跨境貿易企業的迅速壯大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一帶一路”臨港産業園已落戶陜西康佳、匯芯5G通信、京虹顯示、銀河新能源等臨港製造企業40余家,總投資超100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高品質推進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探索優化‘樞紐對樞紐’模式,持續完善口岸設施,打造多元化國際化開放平臺,實現港産、港貿、港展、港城深度融合發展。”西安浐灞國際港黨工委書記孫藝民表示。
穿越河流山脈,橫跨遼闊大地,“鋼鐵駝隊”晝夜不息,每一次啟程,都將奔赴萬里之外的遠方。當鐵軌上的新絲路越跑越快,相隔千山萬水的人們共同感受到了經貿互通帶來的互利互惠。阡陌延展的鐵路網,更成就了一片片發展的熱土,成為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實踐。
追風趕月、自我超越,開放的大道越走越寬闊。
西安將肩負“先行示範”的重任,以終為始暢通道、強平臺、壯樞紐、促貿易、興産業、優服務,加快推進對內對外開放在戰略縱深上實現新突破,更好服務國家向西開放戰略,更加主動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記者 何興龍 羅嘉昱 王子瑩)
來源:西安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樞紐對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