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修舊如舊 精心呵護城市記憶

微信圖片_20240311100255

工匠小心翼翼、細緻入微地進行彩繪修復

“文物不只是旅遊資源,更是文化的承載,我們必須全力守護。”對廣福寺文物本體及彩繪的整體保護修繕歷時6年多的時間,城關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馮蘭印用一句話,説明瞭是什麼力量支撐該項目得以圓滿完成。近日,記者走訪了相關部門和參與修繕項目的專家,深入了解這場強強聯手挽救珍貴古建背後的故事。

保護古建 啟動修繕工程

2009年3月,市文物部門組成的古建築文物安全調查小組對蘭州廣福寺進行了檢查,發現這座深藏在鬧市的金城名寺到處堆滿雜物,墻上的電線橫七豎八,居民用小煤爐做飯、取暖,明火和易燃生活用品隨處可見。特別是通往廣福寺只有一條狹窄小道,且用水不方便,也沒有消防通道,如果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同時,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讓保護工作舉步維艱。

廣福寺是蘭州市現存為數不多的明代建築之一,修繕前僅存5座文物建築:中殿、東配殿、後殿、西廂房、東廂房。同時,院落格局增建改動較大,因城市建設抬高周邊地坪,院落地面標高低於周邊地面約1.8米,院內無排水溝、排水口,僅一處滲水井,排水效果較差,嚴重威脅廣福寺文物建築安全。

2017年11月13日至17日,蘭州市城關區文化與體育局委託蘭州河隴文化遺産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對搖搖欲墜的廣福寺其文物本體病害、安全隱患進行了現場詳細勘察、測繪,並在此基礎上開始編制修繕工程勘察設計方案。

其間,何雙全、婁方、孟祥武等省內知名專家應邀對工程的設計和實施進行了全程把關,力求確保修繕工程嚴把工藝關,堅持按照原工藝、原材料、原做法,儘量利用原構件最大限度保持和恢復古建築的歷史風貌。

科學修繕 完整保存原有建築構件

經過細緻評估後發現,廣福寺各建築因長期有住戶居住,對建築改造較多,使建築在形式、材料、功能等方面均發生變化,真實性差;建築僅剩正寧路北側兩高樓間一窄小入口,山面墻體與梁架雖然破損嚴重,但建築形制依然清晰可辨;院內紅磚構築物錯亂,局部緊貼古建築;現存後殿、中殿、西廂房、東廂房、配殿屋面均破損嚴重……

蘭州市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廣福寺修繕方案專家組成員婁方告訴記者:“現場測量測繪、進行病害調查、開展建築結構評估、收集原樣老照片……修繕工程正式實施前,我們也協同施工設計單位進行了慎重、嚴謹、週密的準備,嚴格遵守科學的總體修繕設計思路。所有人盡心盡力,就是為了能讓蘭州廣福寺真正重獲生機。”

2018年,廣福寺修繕工程正式啟動,在維修過程中,不再像多年前一味地追求修繕見新,而是更加科學慎重地以本建築現有的傳統做法為主要修繕措施,盡可能使用原有的建築材料,完整保存原有的建築構件。

“修繕期間,我幾乎每週都要去,及時解決現場問題才能確保工程實施達到預期的要求。”可能是由於當時廣福寺的狀況實在堪憂,專家的智慧對於此次修繕也是格外重要,而婁方對現場的每一步進展更是格外地牽腸挂肚。

彰顯古城蘭州別具特色文化底蘊

“廣福寺地理位置特殊、建築風格獨特、保存彩繪完整,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甘肅省文物局二級調研員、省地方史志專家庫成員史勇告訴記者:“匠師借鑒官式建築藝術,將地方特色完美地融合於建築構造、磚雕、內外檐裝修、彩畫繪製等方面,其建築整體彩畫藝術風格和諧統一而又富有變化與傳承。此外,其油飾彩繪製作工藝因歷史時期的不同而不同,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匠人工藝和顏料的更替變化,因此也是研究甘肅地方明式彩畫的重要資料。”

“蘭州廣福寺就是佛教文化在中國形成和演化的歷史見證。”修繕工程勘察設計方案中也對其文化歷史價值進行了明確認定。

“廣福寺是蘭州地區佛教發展史的一個縮影。”婁方表示:“建築的平面佈局手法和營建構思多樣,建築結構精巧新穎,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古城蘭州別具特色的文化底蘊。現存建築代表了古時蘭州地區的建築風格和細節變化,為社會學、建築學等各學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範本。”

“有效保護廣福寺和相關環境併合理利用其優勢,對弘揚蘭州的歷史文化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對於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也具有潛在價值。”他説:“此外,對古建築的保護也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升蘭州歷史文化品位,增進民眾對當地歷史文化的認識。”

建築工藝和彩繪技藝堪稱金城雙絕

婁方説:“廣福寺的建築應用了十分少見的‘減柱’工藝,雖然在亭式建築中比較多見,但在蘭州市現存的殿式古建築中卻幾乎是絕無僅有的。而且,其保存下來的諸多彩繪也十分珍貴,完整保留了明代彩繪的技藝和特點,目前在蘭州市範圍內也僅在位於五泉山古建築群的莊嚴寺可以看到。”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廣福寺大殿前後兩端出抱廈,東側相連朵殿一座,為清代遺存,這也是在蘭州現存眾多古建築中僅有的。

記者了解到,此次廣福寺修繕工程中,對中殿、配殿、東廂房、西廂房、後殿五座文物建築進行了全面防護加固和現狀修整,並對現有院落進行了規劃整治。工程包括建築整體抬升、院落抬升並鋪裝、重新砌築圍墻、東側設消防通道、對建築進行揭修屋頂、拆砌墻體、重做建築地面及臺明、加固並修配大木構件、補配木裝修等。

同時,整體修繕施工嚴格遵守了“最小干預”“可再處理”以及保護文物及其歷史環境真實性及完整性的原則,保護修繕措施儘量減少了對完整、穩定構件的人為干預,對補配構件採用原材料、原工藝,按照原形制補配,極大地保護了現存實物原狀與歷史資訊。

科技助力 取得理想修繕效果

“廣福寺建築彩畫分為明代彩畫、倣明代彩畫和甘肅地方清式彩畫,其彩畫藝術風格多樣,色彩豐富,但卻遭受了大面積污染,彩畫起翹嚴重,局部紋飾已不能辨識。”承擔此次彩繪修復的是甘肅安海之弋園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其負責人王銳剛回憶道:“還有木構件彩畫裂隙、顏料層剝落、顏料粉化、積塵、結垢、水漬、油煙污染等病害,露出大面積白色石膏單披灰地仗,使得原有彩畫清理加固修繕難度特別大。”

“在保留的前提下,還要做整體的除塵、去污處理,局部空鼓、剝離的彩畫層和地仗層要採取針對性的回貼加固保護措施,以科學的方法和適當的技術手段妥善修復和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他告訴記者:“我們多次邀請行業專家到施工現場進行指導論證,經施工團隊多次反覆試驗,最終採用了木基層裂縫處理、石膏裂隙填塞、地仗層軟化回貼加固等國內一流的技術進行修復,取得了理想的修繕加固效果,得到了社會和行業高度認可。”就這樣,從2022年10月19日開始,廣福寺開始了為期半年多的木結構油飾彩畫修繕工程。這次的彩畫工程本著修舊如舊的文物保護原則,都是在原有彩畫的基礎上拓印打底繪製,且保留了部分原有彩畫,讓整座古剎在煥發生機的同時盡可能呈現出歲月的古樸與滄桑。

古寺複雜的病害也十分考驗工匠師傅們的功力,施工公司幾乎派上了所有擁有頂尖修繕工藝的“老手”。2023年5月15日,始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的廣福寺終於徹底擺脫了歲月侵蝕的枷鎖,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古寺獲新生有望變身城關區博物館

“古建築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因此通過古建築,可理解豐富的文化內涵。”鄧明感慨地説:“就如同廣福寺,在一定意義上便是蘭州‘歷史記憶的符號’,因為,它見證了古老金城六百餘年曆史的滄桑變化,一旦破壞,就再難以恢復和接續。而且,古建不管如何破舊,其內在的文化內涵與歷史痕跡也是無法被替代的。”

他説:“因此,將廣福寺的文化價值、歷史印記進行完整地傳承與表達,便是此次整體修繕的真正意義。而且,希望未來經過精心設計,能夠讓這座古寺不僅僅只是展示其外在的美學特徵,而是能夠透過磚墻呈現出其內在的文化魅力。”

由此可見,重獲新生的廣福寺下一步如何保護利用,已成為了專家們的關注焦點。對此,馮蘭印告訴記者:“2024年,我們計劃在廣福寺原址建設蘭州市城關區博物館,完成相關報批手續,開展原有建築的維修工作以及博物館配套設施建設,完成博物館管理、維護、運營人才招聘,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合作,整合現有資源,為今後良好的運營打下基礎。可以説,做好下一步廣福寺的保護利用,也是保護以民俗文化為主的文化遺産,必將更好地傳承中華文明,傳播科學文化知識,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記者 李 超 文/圖

來源:蘭州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修舊如舊 精心呵護城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