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棵樹到一片“海” 塞罕壩孕育綠色奇跡
在內蒙古自治區和河北省交界處,有一片茂密的林海——它就是塞罕壩。60多年間,一代代塞罕壩人接續奮鬥,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百萬畝荒原沙地上,建成包含6個分場115.1萬畝林地、森林覆蓋率達82%的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創造了人類改造大自然的中國奇跡。
3月1日,塞罕壩依舊白雪皚皚,但高大挺拔的雲杉、樟子松透著綠意,春的氣息已瀰漫開來。
20世紀50年代初期,塞罕壩一片荒漠,土地貧瘠,生態環境十分惡劣。被嚴重破壞的生態環境能不能人工修復成功?荒原沙地能不能變回綠水青山?這是塞罕壩提出的生態之問。
“這片林海完全是人工打造的,塞罕壩的樹是我們一棵一棵栽下的。”塞罕壩第一代務林人、今年80歲的陳彥嫻説。
1962年秋天,塞罕壩機械林場正式組建,369名第一代建設者肩負國家使命上壩造林,他們面對的不僅有高寒惡劣的生存環境,還有最初連續兩年低於8%的造林成活率帶來的沮喪與迷惘。
因地制宜,技術攻堅,精選引進樹種、改進傳統育苗法、優化種植方法……塞罕壩機械林場黨員幹部頂風冒雪、夜以繼日,反覆試驗改進機械,一塊地一塊地調查,一棵苗一棵苗分析,用實際行動表達了“不綠塞罕終不還”的決心。
1964年春,塞罕壩機械林場開展了“馬蹄坑造林大會戰”,全場黨員幹部職工大幹3天,造林516畝,成活率達到90%以上,開創了我國高寒地區栽植落葉松的成功先例,也開創了國內使用機械成功栽植針葉樹的先河,塞罕壩大規模造林也由此拉開序幕。
經過幾代塞罕壩人的接續奮鬥,如今塞罕壩成功營造起百萬畝人工林海。
近年來,塞罕壩機械林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一直保持在95%和92%以上。隨著綠色漸濃,喬灌木和花草多了,野豬、狍子、獾子、啄木鳥等野生動物有了食物和棲身之地,林子煥發出勃勃生機。
塞罕壩機械林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範例,提供了人工生態修復的成功樣本,是河北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縮影,也加速了河北構築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的進程。
參與建設國家“三北”防護林、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建設京津保中心區生態過渡帶、啟動太行山綠化攻堅行動、打造北京冬奧會綠化“京北綠海”……燕趙大地上的綠化戰役一輪接一輪,人工綠浪一波接一波,不斷續寫著新的綠色傳奇。
守護好塞罕壩生態安全屏障,離不開科學管理。每年從3月中旬開始,塞罕壩進入為期3個月的春季防火緊要期,駐守望海樓的護林員加大了瞭望報告的頻次。現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將115.1萬畝林地劃成了110個小區域,實現衛星、無人機、探火雷達與視頻監控、高山瞭望、地面巡護相結合,形成一體化預警監測體系。
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綠色接力”,讓塞罕壩變了樣。如今,綠色的塞罕壩像一隻展開雙翅的雄鷹,緊緊扼守住渾善達克沙地的南緣。固沙的同時,這裡的生態系統每年可涵養水源2.84億立方米,相當於至少13個西湖的水量。
“塞罕壩機械林場探索出一條人工修復生態環境的路子,使得自然狀態下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才能得以修復的荒山沙地,只用60多年就重現了森林等自然生態,這是塞罕壩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重要貢獻。”持續關注塞罕壩20多年的河北農業大學教授黃選瑞這樣評價。
來源:兵團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從一棵樹到一片“海” 塞罕壩孕育綠色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