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66個名字66份愛

“主任,護士長,我們送錦旗來了。”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血液凈化室門口,10多名患者家屬隔著門招呼著。“代秋霞、劉建國、王小仙……”鮮紅的錦旗上挂著一張紅紙,上面整整齊齊印著66個患者的名字。

“我們都是患者家屬,新的一年,我們一起商量著做了面錦旗。真的很感謝他們,像家人一樣關心我們。”一名患者家屬激動地説。血液凈化室主任苑磊、護士長劉同芬接過錦旗,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臉上。

為透析患者建一個“家”

王大爺和張阿姨的名字在錦旗紅紙上的中間位置,他們是到血液凈化室接受血透的一對夫妻。兩年前,83歲的王大爺因為高血壓腎損害進行透析治療,由於住在博野縣,每次透析都需要孩子接送。3個月前,張阿姨因為糖尿病腎病,也在醫院開始進行透析。兩位老人都需要透析,這可愁壞了孩子。血液凈化室考慮到兩位老人的情況,安排他們同一時間進行透析。類似的情況並不少見,血液凈化室還有父子、母女、叔侄的透析搭檔。

在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血液凈化室透析的患者近300人,醫護人員用心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在患者透析時,我們需要在床旁監測數值,進行護理,每小時監測記錄生命體徵等,遇到進行無肝素透析的特殊患者,每30分鐘要進行一次衝管。”血液凈化室護士吳寧説,“因為患者一透析就是4個小時,所以我們都是‘足不出戶行萬步’。”

“在日常宣教中,我們經常提醒患者要關注血壓、心臟功能,看看爬兩三層樓是不是心慌氣短;關注血紅蛋白、血鐵蛋白、骨質疏鬆指標,防止營養不良。”劉同芬説,“通過醫患及時溝通,共同做好藥物治療、飲食及心理干預,幫助患者正常工作、參與社會生活,並從中獲得自信,活出精彩的人生。”

定期舉辦腎友會,組建腎友互助群,讓曾經的陌生人成為“一家人”,分享經驗;透析患者進院高峰期專梯專用,提供免費停車服務;多科室多部門協調緊跟為患者講解最新醫保報銷政策……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在改善透析患者就診體驗上不斷發力。

一個治療過程要喊上百聲“大爺”

2月18日清晨6時,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11層的電燈陸續亮了起來。準備用物,開機自檢,查看患者醫囑、透析模式及特殊用藥,血液凈化室的護士們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7時整,患者陸續來到科室,54台機器也陸續開機。護士協助醫生監測壓力值、超濾量參數,調整抗凝劑用量……

“大爺,來,先測個體重。”“阿姨,早上吃飯了嗎?”在治療開始前,護士李娜都會對患者重復這些內容。

“聽著就是嘮家常,但其實我們是通過聊天來觀察患者病情和心情。如果患者沒吃飯就需要格外關注,防止出現低血糖。”李娜説,“了解血透患者近況,並在治療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提醒,有時候一個治療過程下來,往往要喊上百聲‘大爺’。”

今年50歲的老張至今已在血液凈化室透析了10年,和這裡的醫護人員處得就像一家人。幾年前,老張不幸遭遇車禍,高位截癱,並由於創傷後應激障礙患上幽閉恐懼症。“遭遇這麼多變故,我覺得生活一片灰暗,沒有任何希望。”老張説。

得知老張病情的特殊性後,血液凈化室安排固定的醫生和護士對他進行治療,並特意選擇安靜的位置讓他透析。在家屬和醫務人員的不斷鼓勵下,老張的治療效果越來越好。

“《繁花》看了嗎?”李娜和老張交流著最近的熱播電視劇,以轉移他的注意力,安撫他的情緒。

每週3次、每次4個小時的透析,老張堅持得很好,他的熱情也影響著其他病友。“情緒和心態最重要。”在腎友會上,老張和腎友們分享了經驗。

忙完一天的治療,幫患者稱完體重、做好記錄後,李娜和同事們一起整理血透室物品、消毒。“大多數日子都是這樣重復,感覺挺累的。”李娜説,“可患者的一句感謝、一個微笑甚至一個眼神兒,讓我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來源:健康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66個名字66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