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秦人秦聲

微信圖片_20240305101108

易俗社演員們正在排演秦腔《楊門女將·探谷》。(記者 郝鐘毓 攝)

微信圖片_20240305101140

演員何雨馨正在排練中。(記者 郝鐘毓 攝)

秦人秦聲,傳唱千年。它是在時光隧道中承載著秦人情與中華魂的歷史之聲,是立足關中文化熱土用藝術觀照現實的奮進之聲,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赤誠守護與活態傳承的時代之聲。

一場好戲

“不聽秦腔不識陜,不到易俗不知秦。”每天早上,從案板街26號的院子裏,傳出咿咿呀呀吊嗓子的聲音,掀開了易俗社裏一幕幕的轉場。

1月22日早上8點半,距易俗社小劇場集體排練還有一小時,“00後”演員何雨馨已經開始熱身,跑圓場、練腿功和毯功,反覆磨煉著幾個動作。

“風蕭蕭霧漫漫星光慘澹——人吶喊,胡笳喧,山鳴谷動,殺聲震天,一路巡行天色晚,不覺得月上東山!”《楊門女將·探谷》,由梅花獎得主、西安易俗社社長惠敏莉和一眾青年演員排演。

天寒地凍,室外溫度-8℃,室內演員的額頭卻滲出了豆大的汗珠。在司鼓老師的節拍下,演員們聚在一起,從身段動作到唱腔唱詞反覆揣摩,或是眾人説戲,或是自己較勁……跳躍翻滾之聲、唱腔念詞之聲,不絕於耳。

10歲那年,何雨馨離開興平老家,學藝于陜西藝術職業學院,主攻秦腔藝術。在學藝第四年,著名的秦腔科班——易俗社納新,何雨馨勤學苦練,如願成為易俗社第20期傳承班的一員。多讓後起之秀挑大梁、請老藝術家為青年演員“裝臺”,和梅花獎得主同臺排戲的機會,對何雨馨來説,受益良多。

人才培養是秦腔傳承發展的根本保障,也是西安各秦腔院團多年來始終如一的工作重點。

2017年,西安演藝集團成立了秦腔委培班,委託西安市藝術學校進行教學,面向全國招生,由此開啟了為期6年的“秦腔幼苗培養計劃”。

2022年4月,以秦腔委培班學員為成員基底的西演·青年團正式揭牌成立,為一代“秦腔新苗”提供更廣闊的舞臺。

傳承,讓秦腔煥發著新姿勃發的蓬勃面容。

2023年7月,西安戲劇學院被列入陜西省2023年度第二批擬申報設置本科學校名單中,成為繼中國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國戲曲學院之後,又一家培養戲劇戲曲人才的高等教育學府,也彌補了西北五省區沒有戲劇高等學府的空白。

2023年11月18日,西演·西安三意社秦腔藝術傳承研究中心揭牌儀式舉行。三意社還將陸續成立李正華老旦藝術傳承工作室、王輔生丑角藝術傳承工作室、李愛琴生角藝術傳承工作室、李買剛花臉藝術傳承工作室等,以此繼承秦腔流派和行當。

一脈薪火相傳,秦腔自有後來人。

一方水土

“秦車秦馬秦直道,一通秦鼓出秦關,秦尺秦秤亮秦膽,量了黃河量泰山,要問秦人緣何勇,浩然正氣在心間……”在十四運會開幕式上,四位梅花獎得主一曲《華夏頌》,唱出了老陜追風趕月的“擰勁兒”。

一方水土養育著一方人,也孕育著一方的民俗文化。

有人説,穿越千年的“秦腔”是搖滾始祖。在多數人的印象裏,秦腔是“吼”出來的,它豪邁奔放、大開大闔,把秦人倔的性格、廣闊胸懷宣泄在聲線的粗獷中,宣泄在硬朗的表情中,宣泄在古老的折本中。而秦腔裏的委婉細膩、動聽纏綿,只有深入了解、切身體會,才能感受到個中滋味。

“秦腔的一大特點是:唱、念全以陜西關中方言為基礎,同時融入了中國漢唐時期詩、詞、曲的一些語言,時而高亢蒼涼,時而低婉惆悵。”在易俗社裏的中國秦腔藝術博物館,工作人員張萍向記者娓娓道來。講述時,張萍時不時會加幾句秦腔唱段,嗓音清脆悅耳,十分絲滑,聽講解也成了一種享受。

檔案櫃中的館藏資料有些已跨越百年,紙張泛黃、墨香沉澱,空氣中散發著濃濃的“舊書味道”。在這間不到200平方米的檔案室裏,珍藏著大量易俗社原創線裝劇本手稿、舞臺設計手繪稿,以及二十世紀90年代的卡帶、CD等原版資料、典籍。在這裡,無聲勝有聲。

易俗社斜對門是西一路小學。近水樓臺先得月,西一路小學掛牌了“秦腔藝術傳承基地”“非遺傳承研學基地”,成立了秦腔社團。在易俗社老師們的指導下,同學們排演了《三滴血》《李白·靜夜思》《拾玉鐲》《教學》等劇目,在多項比賽中斬獲大獎,稚嫩清亮的童音,別有一番韻味。

作為關中的地方文化標識,傳承和傳播秦腔,是我們的文化自信,也是我們的文化擔當。更多年輕人了解秦腔、喜歡秦腔、學習秦腔,讓秦腔在時代變遷中永葆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一場變革

“用高亢托起華夏故里,用張揚傳承秦韻秦聲。催春的鑼鼓又一次響起,渭城朝雨‘一帶一路’再啟程……”202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西安分會場特別節目中,梅花獎得主趙楊武以一首集秦腔與現代音樂元素于一體的《花臉》驚艷全場,帶來了一場全新的跨界嘗試。彈幕上不少人感慨:“原來秦腔也可以這樣‘潮’!”

只有不斷為傳統文化創新賦能,才能讓秦腔在相容並包中活態傳承。

如今,秦腔在古城西安有越來越多的創新表達:3D電影版《三滴血》被推上銀幕;虛擬數字人“秦筱雅”亮相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在二次元“賽道”大放異彩;《大樹西遷》《西京故事》《關西夫子》《昭君行》等秦腔現代劇、新編歷史劇續寫時代弦歌……

秦腔正在不斷與數字科技、流行音樂、動漫等“混搭”,展現出傳統戲曲與時俱進的創新變革姿態。

變革的不僅是秦腔本身。

2021年9月,中國首個以秦腔藝術為核心的文化街區——易俗社文化街區正式開放,集“館、展、演、旅遊、體驗互動”于一體,成為展現西安城市文化的新窗口,備受中外遊客青睞的文旅新地標。

2023年8月,易俗社推出了全國首款以秦腔文化為載體的秦腔夜遊文旅體驗項目“易俗社·梨園夜”,探索“戲曲+旅遊”新模式,開闢“戲曲+體驗”新路徑。

易俗社文化街區的火熱“出圈”,也印證著一個道理:戲曲藝術與城市文化是融合共生的,在一定程度上塑造著一座千年古城的文化氣質。

文化興市的動能在於變革。

西安有省、市、區縣級秦腔院團近10家,如何落實全國首個省級層面戲曲類地方性法規《陜西省秦腔藝術保護傳承發展條例》,為秦腔藝術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2023年,西安市文藝發展研究院成立,旨在創新體制、保障傳承,吸引了西安各院團名家加入。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雙結合,讓西安成為秦腔藝術高層次人才聚集地、秦腔文化品牌展示地。

2024年,西安聚力推進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提出要“加快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轉化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其中一條就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正如坊間所言:“鐘樓的鐘聲響著,易俗社的秦腔吼著,西安的心臟就在跳著。”

聽秦腔學秦風秦史,吼秦腔知秦人秦事。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古老的秦腔藝術正在西安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展現出無比深厚、愈益強大的價值內涵:

它凝聚著鮮明的地域文化精髓,在歷史長河中傳承城市文脈、塑造城市氣質、展現城市形象;

它成為鐫刻在老陜血脈當中難以抹去的印記,用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予三秦兒女文化滋養,為社會進步與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它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與時代同頻共振中不斷綻放萬千風華。(記者 張端 閆珅 羅嘉昱)

來源:西安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秦人秦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