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向“外”向“新” 陜西打開發展新天地

一家跨境電商“反哺”本地産業設立“源頭工廠”,為構建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一家文化企業構建國際傳播體系,實現“造船出海”,為陜西文化“走出去”探索新路子;

一趟趟中歐班列(西安)穩定開行,吸引一批批優質企業和項目落戶,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

高水準“走出去”,高品質“引進來”。堅持以擴大開放為導向,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陜西把握機遇,聚焦優勢,全力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在穩規模、優結構、提品質上持續發力,不斷推進高水準對內對外開放,打開高品質發展新天地。

“盆景”變“風景”

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剛開始只是想搞點‘副業’,沒想到趕上了跨境電商發展的‘好時候’。”西安華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侯雨蒙説,公司在亞馬遜平臺開設了3家店舖,主要銷售坐墊等布藝類産品,很受好評。

然而,創業之初,在哪兒註冊賬號、如何開店舖、賣什麼東西……對於當時還是“門外漢”的侯雨蒙來説,都是“兩眼一抹黑”。

2018年,侯雨蒙打聽到智誠環球跨境電商産業園專門為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提供辦公場地和服務。她專程到府諮詢。

“園區負責人手把手指導,幫我解決了初創期遇到的難題。公司成立後就入駐産業園發展。”侯雨蒙説,現在,公司在亞馬遜平臺上銷售的坐墊成為熱銷商品,僅一個單品的月銷售額就超35萬元。

作為出口型綜合園區,智誠環球跨境電商産業園利用自有海外倉群,跨境電商科研中心、選品中心、數據中心等,構建起産業發展生態圈。目前,該園區建成1268萬款産品的陜西跨境電商供應鏈數字化産品庫,新增跨境電商就業崗位2000余個,出口額累計超100億元。

智誠環球跨境電商産業園副總經理趙松説:“我們依託海外倉産生的海量數據分析篩選出‘爆款’商品,在寶雞建立‘源頭工廠’,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新模式。”

嘗到跨境電商的“甜頭”,侯雨蒙去年在寶雞設立陜西雨分春水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侯雨蒙在實現自有訂單本地生産的同時,還承擔起智誠環球跨境電商産業園自有布藝品類訂單的生産任務。

“有了自己的工廠,可以從源頭降低成本,在市場上擁有一定的話語權。”侯雨蒙説,這幾年隨著公司發展加快,她把“副業”幹成了“主業”。

近幾年,依託區域、人才等優勢,陜西出臺培育引進外向型産業的若干措施,多措並舉穩外貿優結構,加速釋放新業態發展潛力,積極構建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新格局。2023年,陜西跨境電商交易額同比增長17.9%。

西安、安康獲批國家加工貿易承接轉移示範地和重點承接地,楊淩示範區、寶雞高新區被評為2023年成效明顯的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中歐班列與跨境電商聯動發展”入選全國外貿新業態優秀實踐案例,累計在26個國家(地區)佈局53個海外倉……跨境電商蓬勃發展,活力競相迸發。

“出彩”變“出圈”

打造文化“出海”新生態

2月20日,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區《唐朝詭事錄西行》國潮沉浸劇場體驗後,來自山西省陽泉市的遊客郝嘉璇直呼“過癮”。

“趁著休假,我和老公錯峰旅遊,專程到西安感受唐風唐韻。”郝嘉璇激動地説,這個劇場既有實景演出,又有虛擬動漫,體驗感特別強。

《唐朝詭事錄西行》國潮沉浸劇場是西安美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影視劇《唐朝詭事錄》為IP打造的“真人演藝+虛擬科技”沉浸式體驗劇場。2月5日試運營以來,每天演出18場次,幾乎場場爆滿。

西安美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少鋒説:“通過與愛奇藝、優酷等平臺合作,公司形成從前期創意、拍攝到後期製作、宣發、版權運營等全鏈條影視産業發展模式,在紀錄片、影視航拍等細分賽道保持領先地位。公司先後投資拍攝‘下飯’‘鄉野’‘神奇動物’等系列40多部影視作品,多部成為網路‘爆款’。”

以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為示範引領,近年來,西安曲江新區深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通過建設文化貿易多元傳播平臺,創新豐富新業態,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打造文化“出海”新生態,助推陜西文化“走出去”。

2021年5月,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産業風險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投資西安美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旨在深耕影視全産業鏈,為陜西文化“走出去”探索新路。

“借助合作方的渠道,我們的部分影視作品實現國際傳播。”張少鋒説,為了掌握主動權,公司在YouTube等境外社交媒體平臺開設美食、自然、人文等專題,第一時間上傳原創視頻,形成行銷矩陣,構建傳播體系,實現“造船出海”。

從“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從國際合拍到國際傳播,西安美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成長過程是陜西文化企業“走出去”的微觀“窗口”。

2023年,陜西接待省外遊客1.09億人次,同比增長271.94%;文旅産業全年營業收入達7729.86億元……從“出彩”到“出圈”,陜西文旅市場紅紅火火,文化創新創造競相涌現。

“流量”變“增量”

搭建製造業“向外”新通道

巡視堆場、召開交班會、倒排班期、統計集裝箱數、統籌車輛裝箱……2月21日,忙碌完畢,望著裝載著155輛吉利新能源汽車的中歐班列(西安)駛離西安國際港站,蔣昊辰長吁一口氣。

28歲的蔣昊辰是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國鐵貿易運營部負責人。今年春節,他格外忙碌。

“春節期間,卡車運力減少,我們通過優化調度、延長作業時間等,確保班列穩定運作。”蔣昊辰説,去年,陜西開行首趟中歐班列新能源汽車出口專列,此後,通過班列發運新能源汽車量持續增長,月發運量佔汽車出口發運量的一半左右。

海外走俏的新能源汽車反映出陜西新能源汽車製造業發展的強勁勢頭。2023年,陜西新能源汽車産量105.2萬輛,居全國第三位,産量同比增長33.9%;新能源汽車佔全省汽車産量的71.6%,高出全國平均值40.2個百分點。

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小軍説:“隨著本地産業發展,中歐班列(西安)發運本地貨值不斷增長,去年陜西貨值同比增長18.1%。新能源汽車、光伏組件、鋰電池成為出口‘新三樣’,反映出陜西産業結構的變化。”

“走出去”和“引進來”雙向發力。依託穩定開行的中歐班列(西安),陜西加快“流量”變“增量”,積極搭建製造業“向外”新通道。

依託進博會、中國—東盟博覽會、服貿會、廣交會等重大經貿活動,陜西多元化開拓市場,赴中亞、歐洲、港澳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各類貿易促進活動,支援陜汽、比亞迪搶抓國際市場需求旺盛機遇獲取新訂單,重卡、新能源汽車出口分別增長1倍和11.5倍,二手車出口增長8倍以上;延安蘋果、商洛冷水魚、安康毛絨玩具等一批本地産品遠銷海外,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東盟、俄羅斯出口分別同比增長11%、22.4%和136.7%……2023年,陜西外貿企業達4968家,凈增513家。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國際産業分工中。以陜鼓集團、陜建集團、陜汽集團、隆基綠能、愛菊集團等為代表的陜西企業,立足自身優勢,瞄準中亞、東南亞、南亞等地,主動對接國際産能,以更高水準開放賦能更高品質發展。向“外”向“新”,陜西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向“外”向“新” 陜西打開發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