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村“銀發族”活出“精氣神”
“老人家,兒女不在家的時候,你就把我們當親人,有什麼需要幫忙的,隨時給我們打電話!”2月18日,平利縣長安鎮長安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兵帶領由幫扶部門和社區幹部、網格員、志願者組成的“親情接力”志願服務隊來到社區居民羅洪主家,與其拉起家常。
近期,針對春節後一些家庭子女外出務工、留守老人情緒失落的現狀,平利縣部分社區組織志願者到府噓寒問暖,親情“接力”,讓老年人的心靈得以慰藉、情感有所寄託。同時,該縣不斷深化守護“銀發”行動,多方面幫扶鄉村“銀發一族”,讓他們充分發揮自身價值,參與到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實踐中。
親情“接力棒” 關愛“不打烊”
羅洪主的老伴前幾年過世,春節後兩個兒子也外出務工了,喜歡熱鬧的羅洪主心裏一時空落落的。看著在家有些發蔫的羅洪主,李兵説:“附近的長安茶城和十里水街都有活動,打腰鼓、舞獅子、扭秧歌,種類多得很呢!老羅,你多去看看,心情會好很多!”“如果你心裏有啥想説的,也可以隨時到社區服務中心找我們!”同行的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廖寶山接過話茬。
在羅洪主家,李兵還對他家的預警設備進行了檢查。
為消除留守老人、獨居孤寡老人、殘疾人居住安全隱患,提升網格管理精細化服務水準,長安鎮積極探索數字鄉村“雲”治理的社區治理新模式。2023年9月,長安鎮在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長安社區創新試點智慧安防建設,在有需求的住戶家中安裝了一氧化碳監測器、燃氣泄漏監測器、煙霧報警監測器、一鍵緊急報警器等預警設備。當住戶家中出現險情時,預警設備會通過物聯網平臺自動同步撥打社區網格員、網格長及所綁定親屬電話,便於他們在接到預警電話後第一時間予以處置。
“多虧有這個設備,不然我這命可能就沒了!”羅洪主説。2023年10月1日,羅洪主在家感到身體不適,立即按下一鍵緊急報警器按鈕,很快被社區網格員宋軍送往醫院進行救治,避免了意外的發生。
近年來,平利縣還依託“清單式”志願服務,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聚焦基礎設施、便民服務、文體娛樂方面,著力滿足老齡群體需求。
傳授“致富方” 發揮能動性
2月21日,平利縣億禾鄉村建設服務公司負責人顏莉忙著對採茶工資訊進行摸底統計,並特意將地塊平整、交通便利的茶園預留給老年人採茶群體。
當天,得知消息的長安社區老人賀茂喜興衝衝來到公司報了名。“雖然上了年紀,但是我閒不住,去年採茶掙了3000多塊。公司對我們很照顧,不僅車接車送,有開水喝,中午還有盒飯。今年公司把最好採、最方便的茶園專門留給我們這些上了歲數的人,我有信心再多掙一些!”賀茂喜高興地説。
除了對老年人在生活上的關心關愛,平利縣還為有意願、有能力的老年群體從事輕體力務工提供便利和支援。
長安鎮中原村老人趙德文發展小型生豬養殖,鎮政府指派“鄉村人才超市”的農技專家李賢斌對其進行幫扶,從仔豬繁育到科學餵養、疫病預防,李賢斌全過程給予技術服務。無後顧之憂的趙德文,最多時餵養生豬40多頭。生豬大量出欄時,李賢斌又想方設法幫其找銷路。今年春節後,李賢斌再次到趙德文家中查看存欄生豬長勢情況。
為“老有所為”搭臺,為“老有所為”鼓勁。在守護“銀發”行動中,平利縣還注重發揮“銀發一族”力量,積極組織老黨員、老教師、老幹部、老專家、老模範等成立老好人調解室,一方面增強老年人的價值感和榮譽感,一方面解決群眾的煩心事、疑難事。
“有事找老廖,矛盾就能消!”讓長安社區群眾嘖嘖稱讚的“老廖”,名叫廖哲柱,是一名老黨員,也是一名退休村幹部,口碑好、有威望。一次,他所居住的小區樓上住戶吵鬧,樓下住戶揚言要買“震樓器”,以“噪”制“噪”,沒想到,經過老廖10多分鐘的調解,雙方的“積怨”迅速化解。如今,作為長安社區道德評議委員會主任、鄉賢理事會會長,廖哲柱不僅積極參與調解鄰里糾紛、説和家庭矛盾,還為群眾的急事難事支招。
廖哲柱説:“能把閒事兒管好,説明鄉親信任咱,能發揮餘熱,自己心裏也高興!”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讓農村“銀發族”活出“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