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鑒産生的青銅巔峰
鼎立於洹河之濱的首個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國家重大考古專題博物館殷墟博物館新館將於2月26日正式開館。
這是殷墟博物館新館的外景。新華社發(安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殷墟博物館新館將展出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陳文物數量之多、類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覽之最。”安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高永介紹,館內集中展示大量商代精美絕倫的青銅文物,展現出3000多年前青銅文明的鼎盛面貌,也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商代巧奪天工的青銅鑄造技藝。
博物館內,“探索商文明”“偉大的商文明”等展廳設計考究,憨態可掬的亞長牛尊展陳于館內,它是殷墟發現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銅尊,器身龍、鳥、虎、魚等各種動物形紋飾繁縟精美,造型奇特瑰麗。展廳內的大小展櫃中,鼎、簋、觚、爵、鉞、戈等一件件造型精巧的青銅器在燈光照射下,閃出青綠色的光。館內設計體驗式鑄銅作坊再現殷商時期青銅冶煉場景。
這是1月9日拍攝的殷墟博物館新館內展出的亞長牛尊。新華社記者 吳剛攝
“在距今4500至4300年左右,青銅鑄造技術開始在中原腹地出現,最初大多是小型、扁平狀的簡單青銅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安陽工作站副站長何毓靈説,到了亞長牛尊所處的殷商時期,我國青銅製造業高度成熟,青銅時代迎來鼎盛期,僅婦好墓中出土的青銅器就有468件。
在現代出土的殷商數千件青銅器中,出土于殷墟王陵區的後母戊鼎最具代表性,被稱為“青銅之王”。後母戊鼎呈長方形,通高1.33米,長1.10米,寬0.79米,重達875公斤,是目前所知商代最大的青銅器,“代表了中國古代高超的青銅製造水準。”何毓靈説。
然而,作為商代“名片”的青銅器,從已知的考古學證據看,卻並非是中國的“土特産”。根據目前考古發現,冶金技術最早出現在近東地區,距今8000年前。
對此,何毓靈表示,到了西元前2500年前後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鑄造技術通過河西走廊從西方傳到中原地區。傳入初期,古老的中國人只是利用青銅鑄造技術做一些簡單的器物,為了適應當時中原貴族的禮儀規制及社會治理需要,經改造發展,中原創制出能夠鑄造體型巨大、工藝複雜青銅器的塊范法鑄造技術。
“對於外來文化,殷商並非採取原封不動、照單全收,而是進行本土化的吸收借鑒。”何毓靈指著館內展出的青銅文物説,“從這些出土的馬車和青銅器中可以窺見,中國人自古就不缺想像力與創造力,傳入到中原地區的冶金術,經過夏代、商代早期、商代中期不斷創新、突破,鑄造出技藝超群的青銅製品。”
行走于殷墟博物館新館,形制各異的青銅器上蟠龍升騰、神鳥飛起、雙目炯炯的饕餮,繁縟的紋飾鋪滿整器的地紋中,又以更粗重的線條與凹凸,勾勒出各種具有豐富意象的紋樣,複雜的紋飾熔鑄于圓弧的容器表面,高超至極的工藝和設計讓人驚嘆。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朱鳳瀚表示,中國的青銅文化、青銅器是中華文明重要的文化精髓與文明標識,相比其他文明古國,中國的青銅工藝發展得尤為高端,展現出燦爛的異彩,無論是在使用領域、工藝手法還是其負載的精神文化上都獨樹一幟。古代中國的青銅文明發展過程,充分展示了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性,反映出中華民族具有善於吸收與借鑒其他文明優秀因素,以先進的文化與生産技術來促進自己文明發展的胸懷與氣魄。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文明交流互鑒産生的青銅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