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一樣的年味 一樣的期盼

春滿中華,福到萬家。神州同慶,共度佳節。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台灣過節,也和大陸一樣隆重熱鬧。圍爐夜話、團聚祈福、“走春”出遊……傳統民俗透出濃濃年味,也飽含台灣民眾對新年的美好期盼。台灣《聯合報》刊文表示,兩岸歡度龍年,貼同樣的春聯,吃同樣的年夜飯,説同樣的吉祥話。就像歌曲所唱一樣,兩岸同胞都是“龍的傳人”。

圍爐年菜最愛大陸風味

“兩岸有很多相似的過年習俗,比如採買年貨、過小年、吃年夜飯、守歲、發紅包等。”臺青羅鼎鈞告訴記者,他作為“瀋陽女婿”,常年在大陸工作生活,已經4年沒回台灣過年。今年他帶著妻女一同回來,感受台灣過年的氣氛。

在台北長大的羅鼎鈞,回臺過年期間必定會去全臺最知名的年貨大街——台北迪化街採購。“在那裏不僅能採買到應景的年貨,最重要的是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年味。”羅鼎鈞説,他的女兒今年6歲,是第一次在台灣過年。年貨大街現場寫春聯、摸彩等活動,都讓她很感興趣。“女兒覺得台灣氣候溫暖,過年期間也很好玩。我還帶她去宮廟祈福,親身感受了閩南信俗文化。”他説。

在廣東高校任教的臺青謝雅卉也回到了台灣過年。“台灣坊間流傳著一句話:‘北迪化、南中街’。高雄的三鳳中街,就是台灣南部人常逛的年貨大街。”謝雅卉對記者説,過年期間,家裏要備好“四秀仔”(閩南話指零食)待客,在這裡都能買到。龍眼(又名福圓)、紅棗、瓜子等是熱銷貨品,諧音都是過年吉祥話,比如“食福圓,中狀元”“食紅棗,年年好”“食瓜子,好過日子”等。

年菜是除夕家人圍爐時享用的團圓飯。島內機構日前進行網路調查發現,福建名菜佛跳墻最受台灣網友喜愛,因其用料珍貴豐富,也有“福壽全”的寓意。餃子同樣被眾多網友認為不可或缺,因為外形酷似元寶,可以討個“招財進寶”的彩頭。豬腳、長年菜(蔬菜)、米糕等也榜上有名。每到過年時,有百年曆史的台北南門市場都會擠滿購買年菜的民眾,這裡的福建佛跳墻、江浙名菜、上海糕點、湖南臘肉等大陸各地美食也深受追捧,採買的隊伍甚至會排到大門外。

新年走春皆是“龍的傳人”

台灣今年春節假期從2月8日持續至14日,首尾都有類似大陸春運的客流高峰。新年伊始,台灣有“走春”習俗,島內各大廟宇、熱門景點、老街市集、百貨商店等都是人潮洶湧。記者的朋友圈也十分熱鬧,台灣友人紛紛曬圖,有人在淡水漁人碼頭看暮色四合,有人騎機車去陽明山兜風賞花,有人在台北市動物園帶娃看熊貓……

“十二生肖中,大家唯一沒見過的生物是龍,它到底長什麼樣呢?”台北市動物園園長諶亦聰介紹,園方推出“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兒童營隊,以中國古代傳説中的龍為主題,介紹龍的形象由哪些動物構成、龍對民俗信仰的影響、與龍相關的成語典故、含有龍字的動植物等,並帶領小朋友在動物園“尋龍”,探索與之有關的事物。

為傳遞新年祝福,台北故宮博物院除了舉辦“甲辰故宮喜迎春——龍來揮毫賀新年”活動,邀請台灣書法家現場創作寓意吉祥的春聯和斗方,贈送給參觀民眾,還推出親子寫春聯活動,邀請民眾臨摹故宮文物、欣賞筆墨之美,並將親手寫下的春聯裝飾自家、贈送親友,在振筆揮毫過程中寫下龍年願景。

春節期間,台北故宮博物院在戶外廣場推出“故宮接龍——祥龍迎好運”拍照接龍遊戲,以AR(增強現實)技術打造“好運龍龍”,青龍圖案設計取自台北故宮典藏文物——清朝乾隆年間的青花九龍紋天球瓶,並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兩處設置定點拍攝區,民眾不但能見到祥龍騰空獻瑞,還能與之合影留念。

天燈祈福見證文化交流

陜西肉夾饃、湘西網紅鍋巴、北京冰糖葫蘆、新疆羊肉串……行走在台灣的老街市集和各地知名夜市上,在眾多美食攤位中,記者經常能發現大陸小吃的蹤影,“走春”的台灣食客常在此停下腳步大快朵頤。

“回台灣過年,我有時會帶上泉州的糕點。新竹家裏人嘗過後説,味道和台灣的點心很像。”在福建泉州工作的臺青劉智豪對記者説,如今台灣美食攤位上經常可見大陸小吃,而台灣的炸雞排、大腸包小腸等小吃,也在福建遍地開花,這反映了兩岸飲食文化始終處在交融之中。

平溪天燈是台灣重要的文化意象之一,不少台灣民眾選擇在過年時施放天燈,讓新年願望飛向天際。天燈又名孔明燈,相傳為三國時期諸葛亮所發明,最初用於通信,清朝道光年間由福建移民帶入台灣,後用於祈福許願。

昔日因開採煤礦而興建的鐵路支線“平溪線”,如今成了台灣新北熱門觀光線路。鐵道沿著基隆河谷蜿蜒,串聯起十分、平溪、菁桐等老街,民眾可在鐵軌旁逛街,體驗“火車門前過”,也會在火車發車間隙,在店家指導下走上鐵道施放天燈,並拍照留念。

從十分火車站下車,向人頭攢動的老街上走去,遇到的第一家天燈店就以“諸葛孔明”命名。50多歲的店家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家店在小紅書上很火,許多客人對著照片來找。“平溪天燈節將在元宵節舉辦,那時人會更多,當晚會施放上千盞天燈,非常壯觀。”他説。

“龍年大吉”“全家健康”“心想事成”……飽蘸墨汁的毛筆在天燈上勾畫,繪出一條條或威風或卡通的神龍,伴著各家的美好心願冉冉上升,如星辰般點亮夜空,交匯成最溫暖的新春祝福。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一樣的年味 一樣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