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畢節 以綠為底 不負青山

步履鏗鏘逐翠意,綠滿烏蒙氣象新。

植綠有方。赫章縣海雀村萬畝林海碧波盪漾,織金縣國有桂花林場萬木崢嶸,持續推進森林擴面提質,僅2023年便完成營造林142.81萬畝,綠色面積不斷擴大,讓荒山披上綠裝;

護綠有力。建成畢節首個林長制主題公園,續聘(選聘)生態護林員36267名,在全省率先開展“三清行動”,為生態安全守住防線底線;

用綠有法。林下養雞、林下養蜂、林下天麻、紅托竹蓀,林下經濟特色産業持續發展,森林旅遊、康體養生、露營休閒,森林康養基地既讓生態美,又讓百姓富,林業繪出壯美畫卷。

邁著鏗鏘步伐,畢節市踔厲奮發,堅持以高品質發展統攬全市林業工作大局,統籌推進綠色發展,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奮力書寫畢節綠色發展的時代篇章。

■ 逐“綠”而行 厚植生態優勢

滿面山坡盡植綠,風吹樹動一片青。從烏蒙深處至烏江河畔,行走在黔西北大地上,目之所及,皆是蒼翠。

“海拔二千三,收入三十三”,30多年前的海雀村還是一片片荒山禿嶺,生態毀壞嚴重,水土流失,廣種薄收。1987年冬天,時任海雀村黨支部書記的文朝榮開始帶領村民上山植樹,30多年來,當地村民持續開展退耕還林、森林撫育等工程,厚植綠色屏障,如今密林成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産業也得到發展,曾經光禿禿的山坡變成了綠色海洋。

群山綿延,山川相連。在納雍縣鬃嶺鎮坪箐村海拔2300多米的山神箐大山上,7000畝高山茶園綠意翻涌、錯落有致。這裡曾是煤礦集中開採區,生態環境狀況堪憂。如今,通過生態保護修復,這裡褪去了曾經的黑色外衣,變身全國知名的高山生態有機茶園,實現了山上山下“豬—沼—茶—草”生態立體迴圈農業模式,綠色經濟強勢崛起。

在金沙縣木孔鎮信安社區,曾經由於山坡地水土流失嚴重,每次翻犁過後,土壤鬆動,一場大雨下來,地裏肥沃的土壤順著坡邊緣一路向山下流,與河水混在一起,流成了一條“黃河”。肥沃的土壤流失後,村民將長不出莊稼的土地直接撂荒,任其雜草叢生長成荒山。2020年,金沙縣開始了國儲林建設工程實施,信安社區也是金沙縣國儲林建設工程的一個造林點。如今,信安社區種植的杉木、楠木在山坡地裏成片交錯,茁壯生長,站在山坡頂放眼望去,群山綿延,滿目青翠。

“栽下一片樹木,建成一片林地,留下一片綠蔭,實施國家儲備林建設,對我們築牢生態保護屏障有深遠的意義。”金沙縣畢綠生態綠色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政説。

自2015年起,畢節市四大班子領導堅持每年在春節後上班第一天,與全省同步開展省市縣鄉村5級義務植樹活動,每年建設市縣鄉級義務植樹示範基地240個以上。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深入推進“綠色畢節”行動,依託實施退耕還林、石漠化綜合治理等林業重點工程,畢節市已累計完成義務植樹8663萬株以上,在全市上下營造了人人參與植樹造林的良好氛圍。

擦亮生態發展名片,積極參與植綠造綠。畢節市不斷加強部門聯動,通過廣泛動員,多層次、多形式推進義務植樹工作,共建“紀念林”,形成部門互動、上下聯動、全社會參與植樹造林的良好局面。並通過創新形式,積極推行“以資代勞”“認種認養”“撫育管護”“志願服務”等方式履行植樹義務,不斷豐富義務植樹參與形式,為全民義務植樹注入新活力,構建“百姓林”,共用林業生態建設價值,真正實現造福於民的初衷。

綠色,是畢節的底色。久久為功,持之以恒植綠造綠,讓畢節面目一新。剛剛過去的2023年,畢節市持續推進森林擴面提質,全力加快赤水河和烏江流域重點生態區域修復和保護專項、國家儲備林項目、國土綠化試點示範項目建設,完成營造林142.81萬畝、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10萬畝、治理石漠化285.8平方公里。打造市級義務植樹基地1個,完成“網際網路+義務植樹”勞動盡責項目8個,綠色面積不斷擴大,切實築牢長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 築牢屏障 保護生態家園

“每年的冬春兩季,是火災的高發季節,也是我們最為緊張的時刻。”冬日,在海雀村的萬畝林海之中,61歲的護林員王光德右手拿著鐮刀,左手扛著滅火拖把,不疾不徐地行走在林海裏。“守護好林子,就是守護我們的幸福。”王光德説。

2014年,海雀村老支書文朝榮去世前夕,將海雀村護林隊隊長的重任委託給時年51歲的王光德,守護全村1.37萬畝林子成為他的頭等大事。十年如一日,初春時林海草長鶯飛、盛夏時樹林茂盛遊人如織,萬里晴空或是暴雨傾盆……不管氣候如何變幻,王光德始終如一地守護著這片綠水青山。

守護一方青綠,離不開護林員的細心和耐心。“為加強林草資源監管,全市共續聘(選聘)生態護林員36267名,落實天然林保護工程管護面積1384.31萬畝,全面落實管理責任,實現全過程、全方位、全領域保護。”畢節市林業局副局長糜小林介紹。

2023年12月,依託畢節市國家森林公園優良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森林資源,畢節市建成首個林長制主題公園。主題公園坐落于七星關區拱攏坪國家森林公園,這裡山勢起伏、植被茂盛、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環境優美,加之交通便利,公共設施較為完善,是一個緊鄰城區的自然生態公園。

漫步公園,不僅能感受到森林之美,享受清新空氣,體驗生態福氣,遊客還能增加對林長制及生態文化知識學習了解,營造出人人支援、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濃厚氛圍。畢節市自2019年9月率先在全省推行林長制以來,林長制工作在“林”上精準發力、在“長”上履職盡責、在“制”上探索創新,基本構建了“黨政同責、分級負責、部門聯動、群眾參與”的生態保護新機制,全市林草資源底色更足,生態安全屏障更牢,林草生態環境更好。

逐綠而行,不斷提升護綠能力,築牢生態保護屏障。

2023年,畢節市持續開展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專項行動,完成2022年7266個疑似圖斑形成的328起案件查處整改,完成2023年“森林督查暨林政執法綜合管理系統”中2743個疑似圖斑核實工作。不斷加強森林防滅火工作,所有火情均在第一時間得到妥善有效處置,森林火災受害率遠低於0.8‰的控制指標。持續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遠低於2‰的控制指標。統籌內部修復和外源治理兩個方面,深入推進草海綜合治理,草海生態環境逐漸向好。

同時,為守護生態安全,築牢兩江上游生態屏障,促進增綠富民,畢節市林業局重點圍繞打擊毀林毀草、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排查整治森林火災隱患,在全省率先開展“清風”“清違”“清源”的“三清”專項行動,讓森林資源得到有力保護。截至目前,畢節市林業局共辦理涉及野生動植物案件34起,查辦破壞森林資源案件46起,排查整改火災隱患95處,森林火災發生率遠低於省控標準。

■ 點“綠”成金 發展綠色經濟

初春暖陽裏,走進拱攏坪國家森林公園,經過一個冬天的洗禮,依然能見到一片青綠,遊客駕車慕名而來,盡情享受“天然氧吧”帶來的清新空氣,無比舒適愜意。

建於1962年的七星關區拱攏坪國有林場,為進一步提升經濟價值,通過引進經營主體,開發森林康養、森林遊憩、森林教育、森林避暑等生態旅遊,公園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通過近年來的保護和發展,該公園還獲批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從單一的賣木材,到如今轉變為賣空氣、賣風景。

如今,源源不斷的遊客來到拱攏坪國家森林公園,當地群眾因地制宜吃上了旅遊飯,好風景變身好“錢”景。

樹上空氣新,樹下能生“金”。

百里杜鵑管理區沙廠鄉,以前被稱作硃砂鎮,曾經出産過許多珍貴中藥材,杜鵑蘭便是其中之一。

村民秦成發有著20多年的食用菌種植經驗,土生土長的他小時候就在山林間見過杜鵑蘭。2022年,秦成發聽聞杜鵑蘭市場價格可觀,便萌發了轉行做杜鵑蘭育苗産業的想法。

通過不斷嘗試,2022年,秦成發成功試種了幾十平方米的杜鵑蘭。“畢節山林資源豐富,樹林下有許多的奇珍異草,杜鵑蘭最佳種植地就是林子裏,因地制宜發揮山林作用,樹林下面也能生出‘黃金’來。”秦成發説。

秦成發的杜鵑蘭育苗實驗成功後,周邊的村民慕名而來學習種植技術。他毫無保留傳授給其他村民。如今,當地已有30多戶村民學會了杜鵑蘭的種植技術,讓村民在山林裏有了新的致富渠道。

“黔地無閒草,夜郎多靈藥”。目前,畢節市發展林下種植中藥材利用林地面積達17.53萬畝,“我們還將加大對野生藥用植物的人工栽培技術研究,進一步開展倣野生栽培馴化,加大林下中藥材栽培技術的培訓和推廣,充分利用林地空間,培育更多的中藥材種苗,推進中藥材産業發展。”畢節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林業産業一頭連著“生態美”,一頭連著“百姓富”。如今,畢節市的綠水青山持續“變現”,林業特色産業遍地開花。畢節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推動林業特色産業發展,完成特色林業産業基地建設28.5萬畝,其中,油茶4萬畝、核桃20萬畝、竹子3萬畝、山桐子1.5萬畝。充分利用林下空間,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因地制宜推廣林菌、林藥、林禽、林蜂等種植養殖模式,完成林下經濟經營利用森林面積420萬畝,實現全産業鏈産值60億元。

綠滿畢節,“碳”索新路,綠水青山正逐漸成為群眾的“幸福不動産”。2022年2月,貴州首張林業碳票在黔西市發行,由黔西市畢綠生態綠色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獲得。據測算,此張林業碳票覆蓋3.3萬餘畝樹林,碳減排量13.573萬噸。不久之後,這張林業碳票成功變現,由貴州銀行畢節分行通過“林業碳票質押+保證”的混合型方式,為企業融資貸款500萬元。

2022年4月,海雀村拿到全省第二張碳票,涉及林子7300余畝,價值100余萬元。“我算了一筆賬,這張碳票能讓227戶群眾戶均增收4400多元,‘空氣’真的賣成了錢!”海雀村現任黨支部書記文均福説。

有了林業碳票,林地資源變成資産,“賣空氣”便成了現實。2023年,畢節市全面推進全國林業碳匯試點市的建設工作,截至目前,畢節市已累計頒發5張林業碳票,涉及森林面積7.16萬畝、碳減排量28.3萬噸,完成林業碳票融資貸款4800萬元、碳票交易15.81萬元、碳票保額500萬元。在全國率先探索“以碳代賠”修復生態新模式,全市共辦理了“以碳代賠”民事公益訴訟案件4件。

如今,畢節市林業局全力推進林業碳匯改革,制定印發《畢節市國家林業碳匯試點建設實施方案》,不斷推進該市林業碳匯資源一體管理、分類開發。

厚植生態底色,走好生態發展之路,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畢節市林業系統將始終踐行綠色發展的理念,立足職能職責,在“增綠、管綠、護綠、用綠”上下功夫,著力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畢節。

來源:貴州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畢節 以綠為底 不負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