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裏的隴原年味
一進臘月,隴原的年味就濃烈起來了,有些村鎮開始準備春節的社火,有人開始做年節裏的美味菜肴,有人張羅著置辦年貨,寫春聯、買年畫、剪窗花……鑼聲鼓聲嗩吶聲把鄉村的日子烘托得紅紅火火。這些盪漾在民間的文化,許多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項目,非遺裏的年味也成為隴原春節裏最鮮明的記憶和最深長的回味。
高蹺迎春
年關將近,鄉村裏的農活少了,在定西、蘭州、臨夏的一些鄉村,社火的排練已經開始。年輕人在鑼鼓聲中學踩高蹺,學扭秧歌,學舞獅,既傳承和發揚了非遺,又讓閒暇時間變得饒有趣味。尤其是踩高蹺,最是讓人驚心動魄。
高蹺上的演員有扮無唱,淩空表演絕活,似空中雜技。踩蹺時演員要掌握“鬆緊合適幫蹺腿,沉踏穩實不慌張,膽大心細邁步穩,用勁挺腰自遠望”的要領。踩高蹺的人數多少,由扮演的劇中人物多少決定。古人都是怎麼踩高蹺的呢?《説丹朱》中認為,高蹺源於原始圖騰信仰、用於宗教祭祀儀式,又從雜技表演演變為扮演戲曲人物的舞蹈形式。據《列子·説符》篇記載:“宋有蘭子者,以枝幹宋元。宋元臺而使見其枝。以雙枝長信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並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以看到,高蹺早在先秦已在民間開始流行。
永登苦水的高蹺起源於元末明初,到現在已有近七百年的歷史。它是一門祖輩相傳的民間表演藝術,也是農曆二月二龍抬頭社火中一個傳統的保留節目,其蹺腿的高度達3至3.3米,居中國之冠。2006年5月,苦水高蹺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灶糖黏牙
灶糖,也叫麥芽糖,或玉米糖。何為灶?即爐灶,顧名思義與灶房有關的糖,也是我的故鄉隴東農人在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灶時為灶神所祭獻的糖。
關於農曆臘月二十三的祭灶和灶糖,宋代詩人孫緯在《獻壽》裏寫道:“面臉丹如朱頂鶴,髭髯長似綠毛龜。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間祭灶時。”清代有一位文人寫有一首《吃灶糖》:“歲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寶皆麥糖。粘口何需多如此,買顆先命小兒嘗。”把灶糖的特點寫得淋漓盡致。
這種黏牙齒的灶糖,在隴東其實就是農人們自己做的拉板糖。根據史料記載,拉板糖製作技藝源於陜西三原、涇陽一帶,與正寧縣毗鄰。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王錄村民楊萬慶領著兩個弟弟在涇陽縣城向擅長手工制糖的“張姓人”學習手工制糖技藝。民國四年(1915年),弟兄3人重返故里,在自家窯洞開起糖坊,從事制糖業至今,歷時已達百年。
根據灶糖非遺傳承人的説法,製作拉板糖的相關器具種類繁多,大大小小需要二三十件,其溫度要求也非常嚴格,燒火的材料不能選煤或者柴,因為製作糖時用的大鍋、中間過渡的腰鍋,還有發酵用的瓷缸是一個系統的 它們四週全都是用泥土糊起來的,底部都被封閉進一個互通的爐灶內,三個器皿共用一個進火口加熱。除此之外,拉板糖的製作因為受季節的約束,只有數九寒天才能製作,天氣稍暖糖就不能快速凝固。沒想到小時候甜翻我們童年的那一塊灶糖,製作方法也有如此多的講究。
秧歌明媚
“聽見鑼鼓點,擱下筷子扔下碗”,這是流傳在隴南民間的一句諺語。也由此可見,秧歌對隴南民眾有多大的吸引力。每當秧歌在村莊裏登場時,如果站在高遠處,就會看見花燈的海洋,一盞接著一盞。有時倣若燈盞的浪花,上下翻騰,有時又倣若一條長龍,在寒風中搖曳起伏,盛況空前,讓人目不暇接。
春節期間,最壯觀的還是幾百人組成的秧歌隊,隊員每人握著一盞“掌燈子”,同時扭動起來時,構成了洶湧澎湃的河流,而那些“掌燈子”上翻飛的花朵,自然而然就成了起伏的浪花。尤其是過了正月初五,社火會去臨近的村莊裏進行表演,每當此時,兩三百人組成的秧歌隊走在山路上,從遠處看去,浩浩蕩蕩,宛如一條火龍,要多盛大就有多盛大。
在整個隴上,最著名的還有天水秧歌、和政秧歌,河州北鄉秧歌和馬啣山秧歌,這些都是甘肅省的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每一項都獨具特色。
例如很有特色的和政秧歌始於明代,明代以後,大量漢族移民入遷,帶來了南方的旱船、鞭子、竹馬燈。民國初年,來河州地區經商的山西、陜西商賈又傳入了“跑驢”。民國初,有少數人開始踩五寸蹺子,但大多數仍為徒步表演。之後,和政秧歌經過不斷更新、完善,形成綜合性的歌舞表演形式,成了當地群眾最為喜愛的文化娛樂活動之一。
“福”字與燈會
在隴原民間剪紙中,有各種各樣的“福”字;在各種刺繡製品中,有千奇百怪的“福”字;在各種書法作品裏,有變化無窮的“福”字;在五花八門的雕刻製品中,有花樣繁多的“福”字;就連出土的許多陶器文物身上,都印著或雕著“福”字。
在蘭州紅古區的窯街,每年正月十五都會舉辦一次“福”字燈會,這個燈會也是甘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窯街每年舉辦的“福”字燈會,不僅燈籠個個都很美麗,其形式也十分獨特。整個燈會猶如一座璀璨的迷宮,進去後如果能順利走出燈城,則寓意來年吉祥如意,所以,進入迷宮的人都會格外用心,祈求來年順遂太平。
窯街“福”字燈會獨具特色,其燈會圖案意喻“福”字,燈桿縱橫各19行,與圍棋盤交叉點相同,共有361個點,需挂361盞燈。其守門“神官”及守門者均有專人化裝扮演。燈城中間帆燈高六米六,寓意六六大順,梯形的方鬥燈(方鬥為古代糧食計量器具)寓意風調雨順、年年有餘、五穀豐登。
傳統的窯街“福”字燈會用木製四方框架製成燈籠,高8寸,寬4寸,上下用方木塊作為燈座,頂部木塊中間旋一手可以伸入的洞,外面用白紙密封,放入小清油燈成為一支燈籠。燈籠四面可貼手工剪紙花,主要是象徵吉祥的珍禽異獸與名貴花卉,燈盞形態各異。撐燈木桿要選用松木,上粗下細,便於栽埋。桿高不到2米,燈門中豎立一10米高桿,頂端要挂一旗幡和一隻紅燈籠。
“除夕的火,元宵的燈”,是千百年來中國人過春節的兩件大事和樂事,其中“元宵的燈”,史上最早可追溯到秦始皇嬴政舉行的燃燈典禮。漢武帝時期,已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中國人熱愛“福”字,信仰“福”字,同時又有在春節時張燈結綵的古老習俗,聰明的窯街人在歷史上便將“福”字與燈會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充分體現出了民眾的巧思和智慧。
曲子戲聲聲
“正月裏凍冰二月裏消,三月裏魚兒水上漂,四月裏楊柳枝擺出村,五月裏雄黃鬧端陽,六月裏麥子遍山黃……”小時候每年過春節鬧社火時,總能聽到那些經過化粧的秧歌手們手提綵燈,一邊扭,一邊唱。
那時候,雖然不懂他們在唱什麼,但聽著的時候,似乎每個月的氣息都會撲面而來,仿佛民俗中最質樸和最古老的詩歌。唱二月的時候,似乎就能聽到冰雪融化的聲音從河面上緩緩傳來,讓人精神抖擻;唱三月的時候,你同樣能感覺到魚兒在水中歡騰;唱六月的時候,滿眼都是黃澄澄的麥子,從南邊的山梁一直黃上了西邊的山梁。
等多年以後,從事非遺挖掘,對身邊的非遺項目進行梳理時才發現,這些其實都是民間小曲戲或曲子戲的一種。它們不僅有演唱、對白,還有精彩的表演。比如“划旱船”時,坐船的“媳婦”要在全村十四五歲的男孩子當中挑選,經過精心化粧後,一邊表演一邊演唱“船曲”。如今想來,那就是典型的曲子戲,有簡單的情節,有表演,也得有唱詞。
曲子戲,主要流傳在中國西北五省地區,由漢族民間小戲演變而成。曲子戲的調有很多,一向有三十六小調,七十二大調的説法,根據老一輩的説法,曲子戲的腔調還不止這些。有人説,曲子戲源出眉縣、戶縣,故曲子戲又稱“眉戶”,眉縣和戶縣一帶位於秦嶺太白山麓,自古盛行民間歌曲,眉戶曲起源於這些民間歌謠,古稱“清曲調”。
曲子戲從明朝開始就已經在甘肅廣闊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從敦煌莫高窟遺書中可知,早在唐宋時,甘肅河西一帶就流傳著一種曲子戲。在演出時,有歌、有舞、有詩,從傳世的幾百首曲子詞遺書看,句式長短不齊,句數與所用曲牌的句式相適應,韻腳、平仄也與曲調相一致。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身邊就有很多曲子戲,一直在民俗文化中廣泛傳承著,比如很多社火表演項目,如果單獨列舉出來,稍微進行挖掘和整理,就是典型的小曲戲或者曲子戲,從服裝設計、化粧、表演到演唱,無不體現著曲子戲的各種典型要素。
太平鼓飛舞
要寫太平鼓,突然想起了清人樊增祥的一句詞來:“巷陌太平鼓,千門爆竹,並作春聲。”
于我而言,完全接近太平鼓是2020年年底。當時文化和旅遊部要在榆中召開一次關於鄉村旅遊與民宿工作的現場會,開幕式需要蘭州本土原汁原味的太平鼓表演隊。隨後,我聯繫了太平鼓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的兒子魏懷東先生,他爽快地答應在開幕式時組織一個四五十人的表演隊。
開幕當天,隊員們個個身著黃色戎裝,精神飽滿,激情昂揚,英姿颯爽,在民俗村前的廣場上跟著揮舞的獵獵旗幟,如雄鷹展翅。
中午十二點,表演正式開始。村前的廣場被觀眾圍得水泄不通,隊員們整齊地排成了一個方隊,在總指揮的旗幟指揮下,開始舒緩地表演了起來,鼓聲震耳欲聾,隨著指揮速度的加快,隊員們開始飛舞了起來,鼓聲也隨之變得陡峭,倣若懸崖,好似黃河奔涌,又如萬馬從山坡上奔騰而下。在場的來自全國各地的賓客和觀眾們,被驚得目瞪口呆,一時間掌聲四起。
至於太平鼓,在民間有這樣的傳説:明朝初年,朱元璋令徐達等將西征,收復了慶陽和臨洮後一舉將蘭州城攻下。唯有黃河北王保保城有元軍堅守,久攻不下。時逢元宵佳節,徐達設計,命將士裝扮成社火隊,將兵器藏于鼓中混入城中。隨著一聲炮響,城內外將士裏應外合擊敗元軍,收復城池。為了慶祝勝利,願天下太平,即取此鼓名為太平鼓。
其實蘭州太平鼓素有“天下第一鼓”的美譽,又與安塞腰鼓、威風鑼鼓、開封盤鼓、鳳陽花鼓並稱為“中華五鼓”。鼓呈圓筒形,鼓身高70至75釐米,鼓面徑長45至50釐米,鼓重19至22公斤,雙面蒙牛皮,繪有二龍戲珠等圖案,鼓帶較長,可挎在肩上,便於擊打,同時又可將鼓拋向任何一個方向,其成員一般為24至48人,多的達到108人。試想,如果真有108人同時擊打和飛舞太平鼓,那會出現多大的盛況。完全可以把“藍天白雲黃土情,高原漢子擂太平,霹靂驚雷響萬里,腳下騰起五洲雲”詮釋得淋漓盡致。(王冰迪)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非遺裏的隴原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