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

新老業務“變軌”提速 信託業轉型求重塑

近期,信託公司相繼召開2024年工作會議,光大信託、上海信託、外貿信託、興業信託等多家公司將業務轉型列為今年工作重點。

其中,光大信託表示,2024年,要促進創新轉型,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集團協同,增強優質的信託産品服務供給。

興業信託提出,要積極把握行業轉型機遇,提升受託專業能力,推動轉型發展再提速、不良處置再攻堅、服務水準再提升、體制改革再深化。

去年,信託業務三分類新規落地實施,信託公司明確了資産服務信託、資産管理信託和公益慈善信託等三大業務轉型方向,轉型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新規落地已半年有餘,信託公司轉型成果如何?新老業務“變軌”遇到哪些難點?突圍路徑有哪些?帶著上述問題,《證券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多家大中型信託公司及行業專家,探尋信託業務轉型破局之路。

資産服務信託最吸睛

2023年6月份起,《關於規範信託公司信託業務分類的通知》(即“信託業務三分類新規”)正式實施,信託業務被劃分為資産服務信託、資産管理信託、公益慈善信託三大類,引領回歸本源,開啟了新一輪信託行業轉型之路。

如今,信託業務三分類新規已實施半年有餘。總體來看,信託行業在貫徹實施信託業務新分類標準過程中步伐穩健,規模穩步增長。中國信託業協會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信託資産規模為22.64萬億元,已連續6個季度保持正增長。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排在第一位的資産服務信託是最大的一類業務,既是信託公司建立競爭優勢的重點領域,也是其最主要的發力方向。

“當前,在信託業務三分類導向下,積極探索、發展資産服務信託,能夠凸顯信託差異化和不可替代性,彰顯信託制度優勢,打造信託專屬業務領域;同時,能夠助力信託公司積極踐行信託服務的人民性,具有廣闊前景。”紫金信託黨委書記、董事長高曉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資産服務信託位於三大類中的首位,充分展現了信託制度的獨特性,順應于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服務於生産生活多個場景,更證明了信託行業在金融體系中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或缺性。”中國信託業協會特約研究員周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在資産服務信託領域,尤以財富管理服務信託中的家族信託、家庭服務信託受青睞。記者獲悉,家族信託方面,五礦信託佈局家族信託管理規模穩步放量,目前管理規模達到604.86億元;截至2023年底,外貿信託的家族信託受託管理規模超800億元。家庭服務信託方面,2023年已有近20家信託公司推出了專屬品牌的家庭服務信託。百瑞信託的家庭服務信託突破400單,總規模超10億元;2023年11月份,中糧信託推出“方禾家庭服務信託”,展業兩個多月以來,已有近300個家庭加入,存續資産管理規模超6億元。

資産管理信託領域,標品信託産品規模突飛猛進,證券市場成為信託公司佈局重點。2023年,外貿信託證券信託業務規模破萬億元;中誠信託的標品信託業務規模超過2500億元,同比增長超50%。

對此,中誠信託投資研究部負責人王玉國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信託業務由融資類轉向投資類的過程中,標品信託業務是信託公司轉型重點方向之一。未來,伴隨著專業人才的不斷引入,主動管理能力的持續提升,信託標品業務成長空間廣闊。

作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金融工具,慈善信託發展迅速。據悉,五礦信託成立慈善信託規模達到7515萬元;外貿信託累計成立慈善信託52單,合計信託財産3505.76萬元;紫金信託、中誠信託累計備案慈善信託均超30單。

“公益慈善信託業務可有效聯結金融資源與慈善需求,是信託制度社會性、普惠性的集中體現,也是信託業踐行社會責任、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中國信託業協會特約研究員鄧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商業模式待成熟

雖然信託公司在轉型過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從行業整體來看,仍面臨新業務商業模式不清晰、業務報酬率較低、投研能力不足等痛點問題。因此,信託行業仍存在“規模增、業績降”現象,新老業務“變軌”不暢,新業務支撐業績尚需時間。

中國信託業協會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信託業務收入為387.38億元,同比下降21.84%,信託主營業務的收入能力仍有待進一步恢復提升。再聯繫此前公佈的53家信託公司2023年度業績數據來看,2023年,近半數信託公司全年業績難言樂觀。營業收入排名前十的信託公司中,僅3家實現正增長。

高曉俊表示,當前階段,信託公司部分轉型業務開展時間不長、經驗尚在積累,需要不斷培育能力。同時,服務信託盈利模式尚未形成,暫未形成規模效益。

換句話説,信託公司推動業務轉型期間,尚未能找到支撐盈利水準穩健增長的商業模式,行業仍需持續探索創新。

周萍表示,從外部環境看,現有的政策法規還不足以支撐資産服務信託快速、規模化發展。從信託公司自身來説,舊模式下的管理方式還需大幅扭轉,組織架構、風險管理、資訊系統、人才結構等都需要深化調整。

百瑞信託相關負責人表示,信託公司需要通過科技賦能,持續做大業務規模,實現以量補價,同時需要增加業務附加值,提高業務報酬率水準。在佈局資産管理信託業務方面,近年來,信託公司始終圍繞提升投研能力、調整人才結構和組織架構,但未來還需要優化提升,為投資人提供更豐富多元的資産管理産品。

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信託業務三分類新規為信託公司的業務轉型規定了相同的“賽場”,不同的信託公司資源稟賦不同、業務規模不同,註定了信託公司的轉型方案沒有標準答案。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根據自身資源稟賦,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成為信託公司的共識。

平安信託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同信託機構的股東背景及資源各不相同,依託股東的客戶、渠道、産業資源,豐富服務信託應用場景和服務內涵,在細分服務領域建立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例如,在開展資産服務信託業務方面,信託公司是全面佈局嘗試所有的業務品種,還是有針對性地切入個別業務,在開展新業務時,人員配置、考核機制等各方面配套設施要如何跟進調整,都需要信託公司具體探索。

高曉俊表示,當前,紫金信託率先佈局的業務領域是按照中小金融機構“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的指導思想,基於公司稟賦,找準細分領域實施的。

在佈局資産管理信託等具體業務方面,百瑞信託認為,信託業應當充分理解“中國特色金融體系和金融文化”的內涵,尋找在新的歷史階段信託業新的發展定位。需要尋求與其他資産管理機構的差異競爭優勢,比如,信託除了投資外,可以通過資産證券化等工具創設資産,可以通過開展股權投資等創設另類資産。本報記者邢萌張安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新老業務“變軌”提速 信託業轉型求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