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共創數字化教育新未來(關注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

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上,世界數字教育聯盟正式成立、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國際版上線,中國數字教育國際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當前,中國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即將進入第三年,並開始新的部署。中國將進一步推進世界數字教育合作平臺的建設。

建設面向全球學習者的公共服務平臺

響應聯合國教育變革峰會願景聲明,踐行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出的莊嚴承諾,本屆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上,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國際版正式上線。

這一面向全球學習者的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支援中文、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聯合國6種官方語言,設置資訊服務、資源服務和政務大廳三大板塊。通過廣泛匯集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打造學習新空間,平臺提供公益性學習服務,以滿足學習者全面個性化的發展需求。

在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國際版“資源服務”板塊中,首批上線約780門課程,涵蓋文學、工學、理學、藝術學等12個學科門類和17個專業大類,授課教師來自清華大學等百餘所高水準院校。同時,平臺內還連結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敦煌莫高窟、河南博物館等數字資源,學生可以沉浸式體驗和學習中國文化。“政務服務”板塊則聚焦“留學服務”和“考試服務”兩方面,可以為來華留學生提供包括“簽證服務”“學歷認證服務”“中文水準考試(HSK)”等在內的7項服務。

時鐘回撥到去年9月,在位於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獲得2022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資訊化獎。這是聯合國系統內教育資訊化的最高獎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幹事斯蒂芬妮亞·賈尼尼稱讚説:“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是確保公共數字學習平臺普遍訪問和有效使用的傑出舉措,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數字技術使教學和學習更加普及,為全球數字教育變革提供了有益經驗。”

彼時,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上線僅1年半。如今,國際版平臺的推出,將為打造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更有韌性的數字教育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聚焦數字技術和教育領域的跨學科研究

牙科學生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在“牙齒”上鑽洞,鍛鍊實際操作能力——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校長、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科林·貝利帶來的案例分享,展示出數字技術能在更廣闊領域中推動教學深層次變革。科林·貝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工智慧等技術能為教育帶來更多可能,但也要恰當、安全地用好這一技術,他十分期待同中國高校在數字教育方面推進更多合作,幫助學生用好人工智慧工具。

根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發佈的全球數字教育發展指數顯示,3年間,中國的排名從24位躍升至第9位。排名前十的國家依次為:美國、芬蘭、南韓、新加坡、法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中國、愛沙尼亞。

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永智介紹,過去3年,中國通過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在數字資源建設應用、數字素養培養、數字教育體系構建3個方面取得明顯進展。中國教科院提出,全球數字教育發展可劃分為轉型起步、資源共用、數據驅動、AI融合和生態重塑5個階段。各國數字教育發展水準在數字素養提升、數字教育體系構建、數字教育制度創新、數字教育內容重構、數字化教學變革、數字教育治理升級等六個指數評價維度上存在一定差異。從指數排名情況看,全球數字教育發展高水準國傢具有一定聚集性特徵和跨越性發展特徵。

“我們對國際組織和206個國家和地區公開的數字教育數據資料進行挖掘、整理、比對,篩選出資料相對完整、數字教育發展相對領先的62個先發國家。在6個指數評價維度中,所有先發國家中最薄弱的維度是制度創新,13.2%的國家發佈了數字教育專項規劃。”李永智説。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的成果之一,《數字教育前沿(英文)》(FrontiersofDigitalEducation)期刊正式創刊發佈。刊物由中國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德國施普林格·自然負責海外發行。《數字教育前沿》為全英文季刊,顧問委員會和編委會成員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法國、荷蘭、丹麥、蒙古國等國,該刊聚焦數字技術和教育領域的跨學科研究,旨在揭示數字教育政策演變趨勢、分析關鍵的研究問題,並幫助應對數字教育和技術創新中的緊要挑戰。該刊關注人工智慧、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數據分析和學習分析、線上及混合學習、移動學習和微學習、數字公平和教育包容性等。

推進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建設

2023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2屆大會通過了在中國上海設立教科文組織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的決議。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閉幕式上,上海市副市長解冬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發佈成果文件《數字教育合作上海倡議》,並介紹了上海開展STEM教育和服務、籌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的有關情況。

STEM指的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設立的第10個一類中心。目前,以項目化學習為載體的STEM教育已在上海全市16個區,600多所實驗校全面開展。

數據顯示,目前,上海有3400余所各級各類學校,全日制學生314萬人,教職工近35萬人,其中專任教師近25萬人;有各類成人學歷教育機構和職業培訓機構831家,在學規模200余萬人;主要勞動年齡人口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佔比超過50%;1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2年;若干所高校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準,教育事業發展和人力資源開發整體水準進入全國乃至全球前列。

解冬介紹,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選址于上海市徐匯區,落地運營後,將爭取和研究所開展廣泛深入合作,依託上海的學校,在課程建設、教材編寫、教學管理、教師培養等方面進行STEM教育研究。“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上大膽探索,並與國際社會分享我們在STEM教育領域改革探索的成果。同時,上海將積極響應非洲優先和性別平等等倡議,加強與非洲和小島嶼國家STEM教育的合作交流,為推動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力量。”解冬説。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共創數字化教育新未來(關注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