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西安市長安區:穩步實施“百千萬”工程 點“靚”和美鄉村

一草一木皆風景,和美鄉村入畫來。無論是規劃師與鄉村的雙向奔赴,還是“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亦或是村民主動參與鄉村變美之路,都是長安區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開展“全域提升·百村示範”行動,使得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鄉村建設步伐加快、鄉村産業蓬勃發展、鄉村治理成效初現。

西安市長安區遵循“黨建引領、規劃先行、村民主體、示範帶動、社會參與、共建共用”總思路,穩步實施“百千萬”(建設100個新鄉村、培育1000戶新業態、培養10000名新農人)工程,建設和美鄉村,推動鄉村振興。如今,一幅“産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社會穩”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長安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圖片13

太乙和美鄉村一角

千村千面 規劃師與鄉村的雙向奔赴

鄉村建設並非簡單城市建設模式的複製,更多在於鄉村內在生命動力和生活品質的挖掘與提升。

長安區建機制、聚合力,同構鄉村振興藍圖,建立三級書記抓鄉村建設機制,為每個村擇優選派“鄉村振興第一書記”,打造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會經營、朝氣蓬勃的職業工作隊。

在黨建引領下,把科學編制村莊佈局和建設規劃放在美麗鄉村建設的首要位置,規劃引領建設,突出村莊特色,避免了千村一面、了無生氣。

長安區創新實施“駐街道鄉村規劃師”制度,聘請10名專職規劃師,修編新編村莊規劃179個,實施片區一體推進。南山腳下,綠蔭深處,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樣美好的景致不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而是西安市長安區引鎮街辦南寨西村。規劃設計師以長安區引鎮街道南寨西村為示範,堅持規劃為先,因地制宜、精準發力,全面推進鄉村建設和文明建設。

如今,南寨西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分別與農戶、公司簽訂協議,探索“企業+農村+農民”共同發展的模式,定期組織新型農民培訓,讓村民掌握先進的種植、釀酒技術,帶動100余名周邊村民在葡萄小鎮就業,實現村民“家門口就業”+“強村富民”的目標。2023年,南寨西村被列入市級宜居宜業和美麗村示範村,各項建設工作有序開展,成為西安市村企共建的一個“典型”。

青山抱水避喧囂,龍瀑飛花居終南。長安區子午街道的抱龍村,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北斗城鄉規劃工作室的規劃設計下,抱龍廣場從無到有,“龍墻”創造性地呈現在鄉間路旁守護著大家的安全……吸引民宿紛紛在這裡落地,從一個進山“過路村”變成了觀光“留客村”。據了解,長安區堅持規劃先行,在村莊規劃、建設的理念上體現前瞻性、引領性,推動村莊佈局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鎮街規劃等相銜接、相配套。

群眾視角 讓鄉親直觀感受到幸福

群眾是閱卷人。長安區始終堅持群眾視角,把一件件民生小事作為一個個著力點,為廣大農民帶來獲得感、幸福感。  

走進曙光村,恍如走進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到處可見農耕文化元素點綴在美麗的道路節點中。走進五台街道東甘村,處處皆景,賞心悅目,綠樹掩映、錯落有致的小廣場,整齊劃一、灰墻紅瓦的農家院,和諧而美好。

圖片14

長安區王曲街道曙光村

“真沒想到家門口也會‘燈火通明’,還是不用電線的路燈,晚上自動亮。”看著新“上崗”的太陽能路燈,長安區五台街道團結村村民梁希凱樂得合不攏嘴。據了解,村裏原有的路燈年限已久,照明亮度下降,有些路燈損毀較多,村民出行不便。針對這些問題,團結村“兩委”在全村安裝80盞太陽能路燈。如今,每當夜幕降臨,一盞盞造型新穎、美觀的太陽能路燈亮了起來,不僅僅點亮了鄉村道路的夜晚,更是點亮了村民的心。

“下一步我們將引天然氣入村,同時進行污水管道鋪設,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團結村黨支部書記趙小東説。“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村裏有健身廣場,環境美得像花園……”在長安村莊,定時收集垃圾的環衛車成了村裏的一道風景,分類垃圾箱、垃圾車等公共設施,如今在農村隨處可見。

據統計,長安區聚焦房屋上中下、庭院前中後、道路河道遠中近,實施全域環境整治,累計“清三堆”“治三亂”6.6萬處,清理衛生死角2萬餘處,拆除戶外廁所2.6萬座,實現清潔鄉村全覆蓋,同時將“鄉村美學”融入整治過程,打造出199個富有地域特色、承載田園鄉愁、體現現代文明的花園鄉村。全力推進電網、路網、飲水、住房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成128條347公里“五化道路”。長安區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一件件民生小事成為一個個著力點,讓廣大農民直接感受到了獲得感、幸福感。

圖片15

太乙街道四皓村村史館

共建共用 在越來越多村莊生根發芽

群眾所需,施策所向。推動“千萬工程”需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農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參與者、推動者。村裏的事情村民商量著辦。在長安的不少鄉村,議事是推進村莊建設的重要一環。

健身廣場建在哪?基礎環境整體風貌怎樣提升?來年能不能種些藍莓?發展些啥産業?……無論是村口大樹下,還是田間地頭,抑或在村委會,村民議事會上大夥兒積極發言,為家園建設盡一份綿力。  

在太乙街道四皓村,不少村民自發用家裏的陶瓷罐、樹樁等點綴村莊環境,既是鄉村公共藝術空間的獨特元素,又發揮出村民的熱情幹勁。

長安區香積寺村黨支部委員王軍説,聽説村裏要建村史館,和村民們商議後,確定了選址等,很多村民還送來了家裏的老照片,捐出了家中的老物件,就像拼圖一樣,一點一滴拼湊出香積寺村的歷史往事,也成為留住鄉愁、活化鄉村記憶的承載地。

“以前大家一有空就東家長西家短拉閒話,現在相互比誰家小院收拾得美收拾得乾淨,咱美了,村子也就美了。”作為西安市最美庭院示範戶,清水頭村的許亞花笑著説。以庭院“小美”聚合鄉村“大美”,長安區鄉村實現從“一戶美”到“戶戶美”、從“一時美”到“時時美”的轉變。

圖片16

子午街道雲裳花棲民宿

這些觀念也驅動一些鄉村從“潔化”“美化”到“藝術化”轉變,農民的主動性被激發,積極參與提升鄉村之美。“我的家鄉我建設”,共建共用理念在越來越多村莊生根發芽,成為推動長安區村莊治理和發展的不竭動力。

此外,長安區建立考核評比制度,常態化組織觀摩,看樣板、評示範、找差距,根據觀摩評比情況,表揚先進、激勵後進,充分調動街村幹部、群眾、社會力量參與積極性。 建立獎勵激勵制度:每半年對人居環境整治先進村進行表彰獎勵,用於道路設施、增綠美化和公園景觀節點建設。

一路走來,長安區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入手,改變的卻遠不止於此。

長安區全面實施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積極探索建設“無廢村莊”“低碳村莊”,深入開展美麗庭院、美麗庭院示範村、鄉村建設示範村創建,持續推廣“花園鄉村積分制”。同時,不斷豐富和提升鄉村內涵和品質,持續推進“黨建+網格+警格”的基層治理模式,深入開展青年人才培養工作,為農村基層組織注入新鮮血液。(長安區委網信辦供稿)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石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