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鼓兩項成果入選2023年度能源行業十大科技創新成果 助力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近日,2023年度能源行業十大科技創新成果公佈,由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鼓”)提供系統方案及核心機組的國家能源集團50萬噸/年燃煤電廠碳捕集示範項目和全球首套非補燃型300MW級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兩個項目入選榜單。
當前正處於我國能源轉型的關鍵窗口期,能源轉型是實現“雙碳”目標最重要的抓手。雖不生産能源,但在能源領域深耕56年,致力於為能源綜合利用提供綠色低碳節約系統解決方案的陜鼓,不斷突破能源技術瓶頸,推動能源科技創新,以科技賦能,驅動能源行業的深度變革。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緊迫挑戰,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作為一項關鍵技術手段被提出,因為它可以直接從大型排放源(如燃煤電廠、鋼鐵廠、化工廠等)捕獲二氧化碳,並通過進一步加工利用(例如用於生産化學品、生物燃料或提高石油采收率等),或者將其永久封存在地質構造中,從而避免CO2進入大氣層加劇溫室效應。
此次陜鼓入選的亞洲最大碳捕集項目壓縮機組,就是該公司在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領域形成基礎研究全學科佈局、應用開發全流程儲備和裝備製造核心攻關能力優勢的體現。據悉,該項目投産後年捕集量達50萬噸,實現二氧化碳捕集率大於90%,封存消納率達到100%,相當於植樹近450萬棵、停開經濟型轎車近30萬輛,將為煤電行業落實“雙碳”目標、推動煤炭清潔化利用打造減碳固碳新樣板。
作為分佈式能源領域系統解決方案商和系統服務商,陜鼓堅持“要為客戶找産品,不為産品找客戶”的高品質發展理念,聚焦“雙碳”目標,積極開展超臨界CO2、CCUS碳捕集、壓縮空氣儲能用壓縮機等分佈式能源前沿技術的創新研發,取得了積極成效。陜鼓聯合高校和中石油相關企業發起成立了“應對氣候變化和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産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聚合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資源,協同建設國際領先的“一站式”解決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重大科學問題、工程問題的自主創新平臺,共同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
而陜鼓另一項入選的科技創新成果更是其在我國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中的里程碑突破。
壓縮空氣儲能是大規模、長壽命、高安全的新型儲能技術,應用前景廣闊,而壓縮機和膨脹機更是壓縮空氣儲能系統中的關鍵核心技術裝備。
陜鼓將世界一流的儲能技術與獲得中國工業大獎的能源互聯島技術結合,為入選項目定制化研發了“軸流+離心,多缸串聯”壓縮空氣儲能方案,提供了當前儲能領域容量最大、性能最優的壓縮機組系統解決方案,完全滿足儲能領域的高壓力場景及快速啟停、自動載入、一鍵啟動等要求。該項目成果突破了3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壓縮機組全套關鍵核心技術,將被應用於湖北應城和山東肥城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項目,項目建成後,陜鼓低碳節約智慧的EISS4.0方案,將助力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實現儲能規模世界領先、單機功率世界領先、轉換效率世界領先,推動我國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邁向新的臺階。
陜鼓良好的市場業績和過硬的技術能力受到用戶的廣泛認可,已先後簽約全球首臺套300MW人工硐室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全球最大規模350MW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對推動我國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事實上,陜鼓持續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夯實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硬實力。陜鼓擁有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6項,每年服務製造研發總投入達10%以上,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創新的大乙烯三機、大空分機組、壓縮空氣儲能、大合成氨三機、大型硝酸機組、大軍工、風光直驅/多能互補、順酐市場領域等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或先進水準;創新研製的工業用AV140軸流壓縮機組,居全球工業壓縮機領域全新高度;作為中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産品”,陜鼓研製的軸流壓縮機産量累計達2600余臺套,産量居全球第一;陜鼓為全球鋼鐵企業高爐冶煉提供餘熱余壓能量回收裝置達到1600多臺;擁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陜鼓全新型“3H軸流+離心”複合式10萬Nm³/h等級空分裝置配套壓縮機組具有級數少、結構緊湊、可靠性高、整機運作效率優、體積和重量降低等顯著特點;首創的“餘熱余壓能量回收同軸機組應用技術”入選國際能效合作夥伴關係組織(IPEEC)國際“雙十佳”最佳節能技術項目,並獲世界製造業創新産品金獎。(王耀進)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石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