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赴一場鄉野之旅

“以前總好奇住在窯洞裏是什麼感受,現在終於體驗到了。”1月22日,在延安市寶塔區河莊坪鎮趙家岸村的“兀裏紅謠”民宿,一位來自廣東的遊客講述著自己的居住體驗。

這裡的民宿是由原先的山體窯洞改造而成,床保留了傳統土炕的樣式,房間裏的生活用品一應俱全,溫馨舒適。

“前段時間,河莊坪鎮舉辦了‘延安過大年’活動。活動上,村民們表演了秧歌、腰鼓和陜北説書等。很多外地遊客是第一次參與這樣的活動,感到既新奇又開心。”趙家岸村第一書記史文潔説。

近年來,寶塔區著力打造以陜北自然風情、民俗文化、非遺文化為主導的休閒農業模式,成功建設臨鎮鎮石村古村落農耕文化體驗區、河莊坪鎮戶外民俗體驗街區、康坪村特色農家院等鄉村休閒文化體驗項目。獨具特色的民間技藝、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鄉村文化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

如何盤活閒置資源、發展區域特色産業,推動鄉村振興,寶塔區各鎮一直在探索。

其中,河莊坪鎮決定利用當地獨特的黃土景觀和民俗文化發展休閒旅遊,吸引全國各地的人來陜北住窯洞、看秧歌。

趙家岸村依託鎮上的規劃先行先試。“我們村先後於2005年和2009年進行了兩次整村搬遷,村民從山體窯洞搬進美麗鄉村新民居後,原來的300孔山體窯洞閒置出來。”史文潔説。2018年,趙家岸村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兀裏紅謠”民宿項目,按照“一院一景一主題”分兩期對300孔山體窯洞進行全面升級改造。2021年5月,趙家岸村的“兀裏紅謠”民宿正式開放運營。村裏還配套建設了紅謠文旅服務中心、非遺文化長廊,以及耕讀文化教育基地和研學步道。2023年,趙家岸村的民宿項目累計接待遊客7000余人次,為本村及解家溝等鄰近村提供50多個就業崗位,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超60萬元。

“吃住”問題解決了,“遊樂”環節也不能落下。1月23日,在寶塔區棗園溫家溝現代農業示範園裏,園區道路上仍有積雪,高標準日光溫室大棚裏卻溫暖如春。“最近,很多市民帶著孩子來這裡採摘草莓。我這裡的草莓使用基質栽培的方法,綠色純天然,品種多樣,味道也各有不同。”種植大戶張振國介紹。他和妻子在園區承包了4個大棚,主要種植甜瓜和草莓,到了水果成熟時節便開放大棚供遊客採摘,去年收入近40萬元。

“我們在這裡摘完草莓,準備去萬花山景區的滑冰場玩一玩。”寶塔區群眾萬希説。從延安市區開車到萬花山景區只需半小時,萬希和家人經常在週末來這裡休閒放鬆。

寶塔區萬花山鎮副鎮長秦峰介紹:“我們鎮上依託生態資源優勢和水果等産業資源優勢,打造千畝花田、山牛生態園、柳溝莊園等一批集農業、觀光、文化于一體的休閒農業項目,讓遊客在農事活動中學習農業知識。”

從一家一戶的農家小院升級為集吃、住、玩于一體的鄉村休閒農業綜合體,寶塔區的鄉村旅遊建設是陜西休閒農業不斷發展的一個縮影。前不久,農業農村部公佈2023年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名單,延安市寶塔區、安康市平利縣成功入選。

近年來,陜西各地積極順應“微度假、深體驗”發展新趨勢,深入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發掘鄉村多元價值,因地制宜發展休閒農業。從黃土風情到關中民俗,從陜北田園水果採摘到陜南小鎮茶園觀光……如今,陜西省已形成以西安周邊地區為核心,以關中平原為主體,陜南、陜北協同發展的“一體兩翼”休閒農業發展格局,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體驗。

據統計,2023年,全省休閒農業接待遊客9536.60萬人次,營業收入63.77億元,帶動農戶9.5萬戶。以“休閒農業+”為發展路徑的陜西鄉村振興新業態、新模式正不斷涌現。本報記者 耿楊洋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赴一場鄉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