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進鄉村·看發展 | 山水茶園間的和美鄉村——油房壩村
時至立春,康縣陽壩鎮的空氣仍有些寒意。
從康縣陽壩鎮上出發,汽車蜿蜒行進在通村路上,兩旁的樹枝愈發濃密,遮住了向外眺望的視角,等眼前再次變得寬闊,天鵝湖也隨之出現,兩隻黑天鵝悠然遊行其中。再向前行駛,茶園鱗次櫛比,農家小木屋散落其中,一座“隱居”于山水茶園間的村莊漸漸清晰——油房壩村到了。
油房壩村茶園滿目。
這個位於康縣南部的秦巴山區小村莊,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光照充足,全村綠化面積達到80%以上,有“隴上西雙版納”之美稱。村莊依山就勢、因水隨形。村裏家家戶戶都忙著備年貨,生活的熱氣處處升騰。
步入村內,村莊道路整潔乾淨,房屋排布雅致,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為村民提供休閒場所,悠然和美的畫景讓人心醉。這樣的“外在美”既得益於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又是全村人居環境提升改造工程的結晶。
油房壩村綠化面積達到80%以上,近年來,通過“八清理、治八亂”行動,進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
從2013年的新農村建設,到2017年美麗鄉村的提升,再到2023年“和美鄉村”建設,十年來,油房壩村先後獲得了“中國最美康養小鎮”“中國最美康養鄉村”“隴南市衛生村”等榮譽稱號。
生態環境美,人居環境美,産業發展也要美。
早上七點,天還沒亮透,張先花的愛人劉樹斌匆匆裝好一天的乾糧,馬不停蹄上山了。
大半個月前,整個油房壩村就進入了天麻種籽和埋棒的季節,家家戶戶都有人早出晚歸。
天麻喜濕怕旱,油房壩村山體上疏鬆的沙質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和透氣性,天麻作為林下植物,在深山樹木的庇護下“安家落戶”。
按照張先花的打算,以每天種20斤天麻籽的速度,過年前就可以結束這項勞作。
“今年天麻的價格漲上去了,想著能多種就多種一些。”張先花説,今年10月份天麻會陸續成熟,大概能收穫2000多斤天麻。
“一窩天麻一窩銀”。有了好的産品,銷路自然不愁。天麻成熟後,有合作社來張先花家裏收購。“今年天麻收入預計能達到4萬元。”張先花掰著指頭算收入。
2023年,房壩村村種植天麻戶收入都在3萬元以上。為了把天麻這個土特産作為油房壩的“名片”推廣出去,陽壩鎮一直在延鏈補鏈上下功夫,鼓勵、支援、引導轄區內的企業進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同時結合旅遊、康養産業,開發天麻宴和天麻即食食品。
張先花的家庭收入不只源於務農,9年前,她和愛人決定開一家農家客棧。
一來,油房壩村坐落于梅園溝景區核心區域,旅遊旺季遊人如織;二來,自家房子臨近村口,家裏地方寬敞,憑藉張先花烹飪農家飯的廚藝,遊客吃住都能滿足。
“家裏一共打造了10個標間,旅遊旺季還需要雇一名工人幫忙,2023年客棧毛收入6萬多元。”張先花説。
在油房壩村,像這樣經濟實惠的農家客棧有15家,年收入均20萬元以上。
張先花在廚房忙碌。
為了將閒置茶園利用起來,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油房壩村集中整治了200畝撂荒茶園,並領辦了康縣梅子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集體合作社+保底託管+統管統採統銷”的發展模式,對相鄰村的茶園進行連片管理。
“合作社共管了梅園溝連片5村69戶208畝茶園,對託管的茶園進行統一管護、統一採摘、統一銷售。”房壩村的專業化管理書記魏雲介紹,2023年合作社支付鮮葉款56萬元,實現産值100余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15.2萬元,“保底託管”茶園每畝增收1600元以上。
“高顏值”吸引著各地遊客,反過來又提振著村裏人的精氣神——油房壩村在推進茶葉産業規模化發展的同時,積極探索農文旅多業態融合發展新路徑。
“我們圍繞打造生態康養度假村的目標,大力發展旅遊産業、特色種植産業。”陽壩鎮政務服務中心主任尹新玉介紹,全村打造了芭蕉、茨竹長廊、“六無”生態茶園等小景點,開發了茶葉膳、天麻宴等系列美食,還通過舉辦端午民俗、山地自行車騎遊等活動,深挖梅園神舞、毛山歌、鑼鼓草等傳統文化資源底蘊,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豐收。
“2023年油房壩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768元。其中經營性收入同比增長20.3%,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18.5%,財産性收入同比增長13%。”陽壩鎮副書記張瑋介紹。
“從‘美麗鄉村’到‘和美鄉村’,一個字的演進,讓我們感受到,鄉村建設既要見物也要見人,鄉村發展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都要抓。”魏雲説。
“2023年,油房壩村先後開展了《鄉村新事記》走進油房壩、隴南市茶産業高品質發展現場推進會、端午賽龍舟、山水茶園徒走戶外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擴大了和美鄉村影響力、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張瑋説。
年復一年,距離春暖花開的日子不遠了,油房壩村天鵝湖翠山倒映、千畝茶園碧浪滾滾的景象也會再煥生機。
隨著農茶旅融合發展,農家小木屋住宿成為新風尚。
來源:新甘肅客戶端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 進鄉村·看發展 | 山水茶園間的和美鄉村——油房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