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瀛洲藥農”牽掛萬里之外的開花結果

農曆甲辰新春臨近。位於崇明區的上海市藥材有限公司藏紅花種植基地,技術人員依舊忙碌。這是上海援藏幹部為日喀則市薩迦縣引種的滬産藏紅花落地後經歷的第一個冬天。藏紅花能否安然過冬,未來能否紮根日喀則助力當地鄉村振興農民增收,牽動著援藏幹部的心。

崇明廟鎮,陽光明媚,氣溫降至冰點以下。土地寂靜而又蘊藏著生機。年輕技術員王思哲戴著極厚的近視眼鏡,長髮在曠野風中繚亂飛揚。他今年24歲,學的是園藝專業,動手能力很強。他從崇明基地挑出幾棵腐壞的藏紅花球莖。這些球莖有的生出了霉變,有的被蟲咬出了傷口。他要試驗一下,施予火燒、消毒液浸泡等外部刺激後,腐壞的球莖會有怎樣的反應,能不能救回來?

為了讓藏紅花在雪域高原安家,這個從未踏足西藏的年輕人去年四上高原,4月、9月、10月、11月,撲在薩迦縣扯休鄉的引種基地六十多天,強烈的高原反應令他上吐下瀉。而西藏的6月至8月是雨季,水土濕潤,大地返青。同事説,王思哲完美地錯過了西藏最宜人的季節。

這個冬天,即便在上海,王思哲依然有著萬里之外的牽掛——圍繞藏紅花種植技術、植物特點、生長週期、技術改造、大棚溫濕度調控、肥水管理、開花後花絲採摘和加工、下一代子球莖培育等各環節,上藥藥材科研團隊開啟了全流程跟蹤指導。

崇明藏紅花産量幾乎佔全國的90%,是尋常不為人知的滬産“寶藏藥材”。引進藏紅花是徐匯區同上海市藥材公司合作的援藏項目,試圖通過高附加值的藥材作物産業化,為當地群眾增收。經過半年的努力,從上海帶去的球莖已經在薩迦大地開出紫色的花。然而,至此只算任務過半。要讓這批球莖孕育出子代種球、開花結果,才算一個完整迴圈,才能説引種真正落地。這個季節,高原上的藏紅花正在地下孕育新的種球,正是關鍵的時刻。

三十多年前從海外引進時,防止球莖腐壞、研究球莖復壯是當時攻克的難題。青藏高原和東海之濱又有不同。在日喀則,需要克服兩個技術難題,即溫度與濕度。以溫度為例,溫度太高,它會休眠;溫度低了,可能就死了……藏紅花種在大棚裏,高原驟冷驟熱,光照強烈。陽光一曬,大棚迅速升溫。球莖需要時刻操心呵護。

“多布拉,那邊有一株葉片枯黃了,有腐壞的徵兆,稍後用小鏟子把地下的球莖挖出來檢視。”通過視頻連線,王思哲提醒著留守在薩迦大棚的工人多布拉,通過檢視,他要分析出腐壞的原因與管理調整的辦法。

為了確保薩迦基地大棚的溫度控制在10℃至15℃以下,王思哲每天都要在手機上監測大棚溫濕度數據三四次。日喀則大概什麼時候日出,他已稔熟在心。溫度高了,就要打開大棚的天窗,如果還不能有效降溫,就要打開風扇加強空氣對流。

藏紅花原産于希臘等地中海沿岸國家,後由西藏引入我國、傳至全國多地。特殊的歷史淵源讓藏紅花成為西藏的特色藥材,至今仍是當地文化和傳統藏醫藥的重要組成。因此,藏紅花在高原的安家路,在日喀則受到了非同一般的關注和歡迎。

剛剛返滬的薩迦縣委常務副書記、常務副縣長,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幹部聯絡組薩迦小組組長沈佳梁第一時間來到崇明基地了解科研進展。他表示,藏紅花開花結果,是滬藏兩地人民共同的希望。這份希望,正在這個冬天靜悄悄地生長。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瀛洲藥農”牽掛萬里之外的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