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熊繼善:半生舞獅情,堅守為傳承

“舞獅的時候,一定要根據鼓點來做動作,控制好節奏。要時刻記住‘一抖、二搖、三翻皮’的舞獅要領,雙手做動作時腳法不能亂……”1月9日中午,在留壩縣江口鎮中心小學的操場上,72歲的舞獅傳人熊繼善正一絲不茍地指導孩子們練習留壩舞獅的動作、技巧。

在熊繼善的指導下,伴隨著鼓镲鑼等樂器聲,孩子們舉著獅頭,戴著面具,拿著拂塵,踩著節拍,有序且穩健地舞著雄獅。獅子們時而眨眼賣萌,時而左右側步、慢步上前、盤旋遊走,整場表演將留壩雄獅憨態可掬的神采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來。

熊繼善所教授的留壩舞獅是融留壩地社火、北方舞獅于一體的民間傳統表演藝術。在留壩當地,每逢過年節慶、開業慶典、新居落成,人們都會請舞獅團隊歡樂助興,增添熱鬧喜慶的氣氛。

談起學習留壩舞獅的原因,熊繼善打開了“話匣子”。熊繼善的父親是以前江口業餘劇團團長,會唱戲、會舞獅。1961年,他就跟著父親到河西村扮演小獅子。表演時,他覺得獅頭很好看,舞獅很好玩。從那時起,對舞獅的熱愛便在他心底生根發芽。

從1961年到2024年,舞獅伴隨著熊繼善走過了63年,他也從學童變成聞名留壩的舞獅傳人。回首過往,多年前的學藝經歷時常浮現在熊繼善眼前。每次表演結束後,他就跟著父親學習新的動作。為了掌握舞獅的每一個動作技巧,他反覆練習,腳上磨出老繭,手上纏滿膠布。在父親手把手地教導下,熊繼善逐漸掌握了留壩舞獅的表演精髓和器樂打擊技巧,此外,他還學會了製作留壩舞獅道具。

對熊繼善來説,舞獅是一份跨越時空的熱愛。隨著時代的變遷,留壩舞獅逐漸被現代歌舞所取代,當地學舞獅的人也越來越少。這一現象令熊繼善十分心焦。他説:“我希望舞獅文化不要在我們這一輩斷掉。”因此,2023年8月,當江口鎮中心小學邀請他擔任該校舞獅社團特聘輔導員時,他爽快地答應下來。

一聽説學校要成立舞獅社團,孩子們的熱情一下子就被點燃了,紛紛前來報名。見孩子們個個熱情高漲,學習慾望強烈,熊繼善特別高興。在他的悉心教導下,經過幾個月的練習,孩子們基本掌握了舞獅的動作及步法。看著孩子們將獅子舞得威風凜凜,熊繼善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這些孩子很靈透,學東西很快。”

“我爸爸就是我們村上舞獅隊的。小時候,我經常看他舞獅,覺得他很威風。得知學校開設了舞獅課,我就報名了。”11歲的學生黃淑玉説。在教學過程中,熊繼善意外發現有幾個學生很早就接觸過舞獅,這給了他莫大的鼓舞。他説:“還是有人能跟我一樣把舞獅堅持下來,傳承下去。”

有付出就會有回報。2023年12月29日,熊繼善帶領舞獅社團參加了留壩縣小學教育集團舉辦的文藝匯演,這也是舞獅社團第一次在正式場合公開亮相。當天,他們所展示的留壩獨特的舞獅技藝,成為活動最大的亮點。站在台下,看著孩子們完成一個又一個既定動作,熊繼善露出了滿意、滿足、欣慰的笑容……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熊繼善:半生舞獅情,堅守為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