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余家上市公司一季度迎來解禁
進入2024年,A股市場又迎來上市公司解禁。據同花順iFinD顯示,今年一季度將有733隻股票迎來解禁,解禁數量合計約450億股。其中,科創板和創業板合計有343隻股票,佔比約五成。在中國資訊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看來,雖然解禁為股東提供了減持的機會,股東是否減持仍取決於其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和股價走勢的預期。多位專家也均認為,解禁既不意味著減持,也不一定會導致股價下跌,只要上市公司在溝通、透明度和長期價值創造上做出積極努力,就一定能切實提振投資者信心。
限售股一季度陸續解禁
2024年伊始,便有多家上市公司限售股陸續迎來解禁。如近日鴻銘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限售股份約168.75萬股于1月2日解禁並上市流通,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3.38%。無獨有偶,奮達科技也發佈公告稱,公司限售股份約2983.52萬股于1月4日解禁並上市流通,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1.65%。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2024年首周(即1月2日至1月5日)便有82家上市公司限售股陸續解禁,而整個1月份則有311家上市公司限售股面臨解禁。而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一季度共計有733家上市公司限售股面臨解禁,解禁數量合計達450億股。
其中,5家上市公司面臨解禁的股票數量超10億股,分別為華夏銀行、重慶銀行、飛樂音響、西安銀行和廣州港。解禁股票數量最高的華夏銀行,將於1月8日解禁25.65億股,均為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華夏銀行的營業收入均超過900億元,歸母凈利潤也都超過200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華夏銀行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11.1億元和179.6億元。
重慶銀行和飛樂音響緊跟其後,今年2月將分別有12.04億股和11.10億股限售股面臨解禁。和華夏銀行相比,重慶銀行的經營規模較小,但自2017年起,其年度營業收入均超過100億元。在利潤方面,重慶銀行基本上連年增長,2020年至2022年其歸母凈利潤連續三年均超40億元。
相比之下,飛樂音響的業績波動較大,2020年至2022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4.33億元、45.71億元和33.34億元,同比變化幅度為-22.58%、3.11%和-27.07%;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32億元、-4.53億元和3.11億元。資料顯示,飛樂音響目前的核心業務包括智慧硬體産品、解決方案和檢驗檢測三大板塊。
“雙創”板塊數量佔比約五成
在上述733家面臨解禁的上市公司中,152家來自科創板,191家來自創業板,“雙創”板塊數量合計佔比為46.79%。
其中,三生國建、節能鐵漢解禁數量居前,分別為5.24億股和4.69億股。據公開資料,三生國建專注于創新型抗體藥物研究,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1-9月,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8億元、0.18億元、0.49億元和1.64億元,持續轉好;節能鐵漢的業績表現則較為低迷,上述各期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59億元、-3.54億元、-8.66億元和-3.01億元。
此外,部分公司尚未實現盈利便迎來解禁。如2022年8月上市的盟科藥業-U,今年2月5日將解禁630.8萬股。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1-9月,盟科藥業-U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86億元、-2.26億元、-2.20億元和-2.45億元。面臨同樣情況的還有君實生物-U,1月2日已解禁2.59億股,均為首發原始限售股股份。業績表現方面,君實生物-U的虧損幅度較大。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1-9月,君實生物-U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69億元、-7.21億元、-23.88億元和-14.07億元。
2020年1月登陸科創板的澤璟制藥-U,業績表現同樣不佳。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1-9月,澤璟制藥-U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9億元、-4.51億元、-4.58億元和-2.02億元。據介紹,澤璟制藥-U的主營業務是對腫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膽疾病新藥的研發,主要産品有多納非尼、外用重組人凝血酶、鹽酸傑克替尼片、鹽酸傑克替尼乳膏、注射用重組人促甲狀腺激素、奧卡替尼。
“尚未實現盈利就面臨鉅額解禁,這些公司往往處於發展的關鍵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援其業務擴張、研發創新和市場推廣等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首先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性,認真分析自身的業務模式和盈利前景。同時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解釋其業務模式和盈利路徑,以贏得市場的理解和支援。另外,對於那些確實面臨資金壓力的公司,可考慮通過其他方式來籌集資金,如定向增發、債權融資等。”朱克力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提振投資者信心尤為重要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為,當前A股表現弱勢,鉅額解禁首要擔憂就是股東減持套利,一方面,當前A股整體流動性偏弱,大規模減持勢必衝擊股票市值;另一方面,當前A股大股東和中小散戶之間缺少互信,很多散戶不相信大股東能和小股東同甘共苦。但盤和林認為,解禁並不意味著減持,這取決於解禁股東自身的決策判斷。
朱克力也認為,雖然解禁為股東提供了減持的機會,但股東是否減持取決於其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和股價走勢的預期。如果股東對公司充滿信心,認為公司具有長期的投資價值,那麼可能會選擇繼續持有甚至增持股份。此外,市場環境也會影響股東的減持決策。在市場行情較好的時候,股東可能選擇減持以兌現收益;而在市場行情較差的時候,股東則可能選擇持有以等待市場反彈。
專家們也客觀指出,解禁並不一定會導致股價下跌。朱克力表示,股東在解禁後的行為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市場環境、公司業績、股東自身財務狀況等。因此,投資者面對解禁應保持理性,結合公司的基本面和市場環境進行綜合判斷。
上述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普遍認為,解禁既不意味著減持也不一定會導致股價下跌,只要上市公司在溝通、透明度和長期價值創造上做出積極努力,就一定能切實提振投資者信心。對上市公司來説,提振投資者信心,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業績是硬道理。上市公司需要展現出持續、穩定的盈利能力,這是贏得投資者信任的基礎。通過優化運營、提升效率、控製成本,上市公司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其次,透明度是關鍵。上市公司應及時、準確、完整地披露重要資訊,讓投資者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和未來規劃。這不僅有助於減少市場的不確定性和猜測,還能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信任感。
第三,與投資者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十分重要。上市公司應定期舉辦業績説明會、路演等活動,與投資者面對面交流,解答他們的疑問和關切。通過有效的溝通,公司可更好地理解投資者的需求和期望,從而制定更符合市場期待的發展戰略。同時,上市公司應注重股東回報。在保證公司健康發展的前提下,通過現金分紅、股份回購等方式,讓投資者分享公司的成長紅利。這不僅是對投資者的一種回饋,更是對其信任和支援的肯定。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700余家上市公司一季度迎來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