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新科技,秦嶺“綠富美”
近年來,秦嶺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秦嶺陜西段生態環境品質狀況評價為“優良”等級面積達99.3%,主要河流優良水體佔比超過九成,承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70%水量的漢江、丹江水質始終保持在Ⅱ類及以上,實現了“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成績的背後,離不開現代化科技手段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賦能。
解密基因科學保護“秦嶺四寶”、無人機巡查治理“五亂”、智慧農業提質增效……一項項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讓秦嶺更綠、更美,生活在這裡的百姓邁向共同富裕。
基因解密 科學愛“四寶”
2023年12月19日,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實驗室內,秦嶺珍稀野生動物遺傳評價與保護利用創新團隊的成員們,正與陜西省林科院的技術人員一起開展羚牛激素檢測數據分析和圈養羚牛親緣關係鑒定工作。
“以前,有落單的秦嶺羚牛出現在人群居住區域,讓不少人誤以為秦嶺羚牛數量挺多。2020年開始,我們通過分析秦嶺羚牛的基因組發現,秦嶺羚牛遺傳多樣性低、近交系數較高。這表明羚牛保護工作需要高度關注。”該團隊核心成員李安寧説,“全基因組的遺傳密碼解析研究為羚牛保護工作提供理論依據,糾正大眾的認知偏差,實現更好保護羚牛。”
秦嶺珍稀野生動物遺傳評價與保護利用創新團隊的工作遠不止於此。該團隊有11名成員,在團隊負責人昝林森的帶領下,主要圍繞秦嶺珍稀野生動物的遺傳評價與保護、繁育管理、動態監測以及相關功能基因的鑒定與利用等關鍵技術開展研究工作。截至2023年,團隊獲批科研項目12項、發佈行業標準1項、出版著作1部、發表論文15篇、申報和授權專利5項。
該團隊的研究還為秦嶺大熊貓保護提供技術支撐:通過對糞便樣本中DNA提取技術的優化以及微衛星位點的篩選,建立了適用於秦嶺大熊貓親子鑒定和個體識別的技術體系;基於宏基因組測序技術,探討乳汁餵養的大熊貓與巴山木竹餵養的大熊貓腸道菌群結構、功能差異;多組學研究解析大熊貓消化代謝機制。
此外,該團隊完善了朱鹮區域譜係,進行種群結構統計學分析,為朱鹮圈養種群的遺傳管理提供基礎數據,並優化了羽毛樣品DNA提取技術進行朱鹮性別鑒定;利用10X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完成了成年秦嶺川金絲猴的消化代謝機制研究;通過建立快速鑒定羚牛組織的技術方法,為打擊羚牛盜獵行為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
數字秦嶺 “智慧”管山
2023年12月16日,秦嶺腳下的藍田縣秦嶺保護總站,指揮中心的大螢幕上畫面不斷切換,360°鷹眼、85個監控點位、104個畫面全部正常運作,工作人員正通過大螢幕實時監控藍田縣沿山11個峪口峪道的情況。
“藍田縣秦嶺保護區域總面積1666.8平方公里,約佔全縣總面積的83.06%,涉及17個鎮(街道)216個行政村。‘數字秦嶺’智慧管控平臺以高清的衛星遙感影像和高程模型為基礎,通過二、三維相結合的方式展示真實的秦嶺地形地貌,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一個更為宏觀、全面的底圖。”藍田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執法局生態科科長程佳佳説,同時,該平臺可以實現無人機空中巡查、畫面實時傳遞、與一線網格員視頻連線、網格化實時監控的有機融合。
“我們在人流量較大的峪道加裝球形機,實時監控峪道內水域及沿岸道路情況,及時有效發現並處置‘五亂’現象,實現秦嶺生態保護常態化監管。”程佳佳説。
藍田縣結合網格化管理,推行三級保護分級管理體制,建設1個保護總站、8個區域站、17個鎮街保護站和多個流動站,確保管護責任全覆蓋;設立縣級林長30名、鎮級林長204名、村級林長688名,專職和兼職護林員216名、專職網格員102名、林場專職護林員99名,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
目前,“智慧”管山模式已經覆蓋整個西安秦嶺段。2023年12月,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局為沿山6個區縣配發65套無人機設備,用於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日常監管,標誌著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工作實現“無人機巡查全覆蓋”。該局還研發秦嶺智慧化監管無人機管理系統,不斷推進秦嶺保護監管從可視化、靜態化到自動化、智慧化的轉變。
科技賦農 增産增收
2023年12月15日,位於安康市平利縣蔣家坪村的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範園裏綠意滿滿、秩序井然。這得益於園區使用的智慧蟲情測報燈、氣象環境監測系統等智慧農業技術設備,可以實時監測園區溫度、濕度、蟲情資訊,快速準確預測監控區茶樹生長情況。
“智慧蟲情測報燈能夠實時監測昆蟲情況,並通過GPRS上傳數據給管理員。一旦有害昆蟲出現,它會立即發出警報,提醒工作人員採取必要的防控措施,確保農作物得到保護。”蔣家坪村黨支部書記寇清新説。
蔣家坪村位於山上。2022年之前,夏天高溫乾旱天氣使蔣家坪村周邊部分河流斷流、水源地及水庫蓄水量大幅下降,導致面積1200畝的鳳凰茶山茶園無法得到灌溉。
“經多次研討,平利縣農業農村局決定為園區建設水肥一體化噴灌系統,解決茶園灌溉用水問題。”寇清新説。
2022年3月,該噴灌系統建成使用,茶園生産條件明顯改善。該噴灌系統從河流下游取水,在上游建立提水站,將鳳凰茶山分成17個區域,只需一部手機就可通過智慧雲系統指揮茶園裏700個伸縮噴頭分批次、按地塊進行自動化水肥噴灌。
如今,鳳凰茶山已成為帶動蔣家坪村群眾增收的“核心動力”,輻射帶動農戶種茶800畝,直接吸納就業348人,每年生産銷售茶葉15噸、産值400多萬元。2022年,蔣家坪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13450元,集體經濟收入達30萬元。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用上新科技,秦嶺“綠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