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

賞霧凇 來新疆:玉樹瓊枝美如畫

2024年伊始,我區北疆多地出現霧凇景觀。1月2日,烏魯木齊市一夜間“千樹萬樹梨花開”,挂滿枝頭的銀白霧凇又一次引爆微信朋友圈,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或來到公園觀賞這“限量版”的冬季美景。

1月3日,在烏魯木齊市人民公園,冬天的鑒湖已變身為小冰場,周圍高高低低的樹木,因挂滿霧凇而成為玉樹瓊枝,仿佛童話世界。“這麼美的霧凇景觀太難得了,要多拍些照片。”一大早公園剛開門,市民吳佳就帶著單眼相機來拍照了。由於氣溫適宜、空氣清新,當日來公園晨練和休閒的人明顯增多。

霧凇是冬季奇觀,可謂“曆盡天華成此景”,需要各種自然條件相互配合且恰到好處才能形成。新疆氣象服務中心的專家介紹,溫度、濕度、風力三種因素是形成霧凇的先決條件。當氣溫在零下6攝氏度至零下12攝氏度,空氣濕度在90%左右,風速在1米/秒至2米/秒,才能形成霧凇。氣溫過高導致水汽蒸發就無法形成冰晶,風力過大又無法讓冰晶附著在樹枝或條狀物體上。霧凇往往在夜間形成,次日清晨是最佳觀賞時段。

其次,天晴、少雲、靜風的天氣裏才能形成霧凇。夜間有雲時,削弱了長波輻射,使地面氣溫降低較慢。晝夜溫差相對較小,使得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難以凝結。而大風是形成霧凇的天敵,霧凇所形成的冰晶結構鬆散,一陣大風就會讓它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另外,霧凇在凝華時會吸附大量污染物,是天然的空氣凈化器,在霧凇中散步會感到格外神清氣爽。同時,霧凇還能隔絕噪音,所以有霧凇的地方特別幽靜。

我國是世界上記載霧凇最早的國家。古代典籍《春秋》上將“霧凇”稱為“樹稼”或“樹介”。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霧凇”一詞出現于南北朝時期呂忱所編的《字林》,有“寒氣結冰如珠見日光乃消,齊魯謂之霧凇”之記。古諺有“霧凇重霧凇,窮漢置飯甕”,認為其是豐年之兆。作為大自然的傑作,霧凇也是歷代文人墨客詩意歌咏的主題。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著名的《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寫到:“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很有山水寫意的畫面感。

每年12月到來年2月,天山北坡、準噶爾盆地和阿勒泰山區都是霧凇出現概率較大的區域,且霧凇出現範圍廣、跨度大。從平均值來看,阿勒泰市到富蘊縣一帶霧凇可以持續180小時至270小時,北疆其他地區可持續100小時左右。但如果把這些時間分散成肉眼可見的天數,在有些地方恐怕連兩三天都難以維持,比花期還短。

追著雪花看新疆,霧凇也是一種。

來源: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賞霧凇 來新疆:玉樹瓊枝美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