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品味兵團味道丨鹽鹼地裏稻飄香——羊脂籽米的豐收密碼

引語:70年來,兵團人櫛風沐雨、紮根邊疆,向沙漠要綠洲、讓戈壁産碩果,創造了“人進沙退”的人間奇跡。為深入挖掘兵團特色文化、打造兵團特色網宣品牌,即日起,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推出“弘揚兵團精神 品味兵團味道”系列主題報道,充分挖掘展示70年來兵團各項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鹽鹼地如何成為米糧倉?一起走進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十四師二二五團,探尋羊脂籽米的豐收密碼。

“荒灘、鹼灘、蘆葦灘”,這是十四師二二五團職工群眾對羊脂籽米種植基地曾經形象的描述。如今,這裡香糧滿倉,羊脂籽米種植已成為當地的致富新路徑,昔日的鹽鹼地也已舊貌換新顏。

羊脂籽米種植面積已達3000畝

拉依蘇村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崑崙山北麓,這裡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光熱資源豐富,具有優良的氣候優勢和獨一無二的富鍶泉水,是世界五大長壽村之一。充足的光熱資源和富鍶泉水,讓當地種植的羊脂籽米馳名中外。

圖片32

“在這裡,羊脂籽米的生長期為190天左右,産出的大米色澤圓潤,顆粒飽滿,平均畝産可達500公斤以上。”新疆修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正乾説。

羊脂籽米以潔白如玉的色澤、出眾的品質而被稱為“米中羊脂玉”。用羊脂籽米煮出來的米飯飽滿有彈性,油潤度高,口感香甜,並散發誘人清香。

2020年,二二五團整合團場鹽鹼地、蘆葦灘資源,在拉依蘇村建起面積達1400畝的羊脂籽米種植基地。基地每年為土地增施有機肥,並使用微生物菌種生物製劑改良土壤活性。如今,團場羊脂籽米種植面積已擴大到3000畝,帶動村民持續增收。

驅“鹽”化“鹼”鹽鹼地漸變米糧倉

從昔日鹽鹼地到今日米糧倉,這裡也走過了一段驅“鹽”化“鹼”的生態治理之路。

圖片33

“土地鹽鹼化十分嚴重,農作物難以生長。”這是初次來到二二五團羊脂籽米種植基地時,新疆修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愛博的印象。從那時起,一場鹽鹼地改造工程拉開帷幕。

“為了將以前的鹽鹼地改良成適宜水稻種植的黑土地,3年時間我們做了不少工作。”張愛博回憶説。

洗鹽排鹼,是治理鹽鹼地的有效手段之一。為解決農業生産用水問題,二二五團羊脂籽米種植基地引來淡水,修建排灌渠灌溉鹽鹼地,有效降低土壤鹽度。

圖片34

“我們通過疏通溝渠、洗鹽排鹼,平整土地,並針對沙性鹽鹼地投入有機肥精量施肥等多種方式,有效減輕了耕地鹽漬化程度,走出了一條鹽鹼化治理新路子。”張愛博説,在他看來,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如今鹽鹼地舊貌已換新顏。

科技賦能全程品控可溯源

日前,在被譽為“大米界的奧運會”的國際米食味品鑒大會中,“羊脂籽米”捧得大賽金獎,而這也是國內唯一連續三年蟬聯大賽金獎的品牌。

白如玉、光澤潤、味乳香的羊脂籽米富含硒、鍶等微量元素,米油、香氣等營養元素要比市場普通米高出許多。特別是食味值達93分以上,屬於好吃、食味值又高的全新品種優質大米。

圖片35

在張愛博看來,小小的一粒羊脂籽米,其背後有著上千個數據支撐。“相比其他地方,二二五團有著22℃的晝夜溫差,這恰恰符合高端農産品晝夜均溫在23℃到25℃中間的標準。”張愛博説,除此之外,日照時間長、完整的晴日超過330天、水稻生長期正值基地最好均溫期等諸多優勢,賦予了羊脂籽米種植基地全新的動能。

同時,科學種植也是實現羊脂籽米高産和優質同步提升的關鍵。作為西北地區第二家、新疆首家京東農場,在二二五團羊脂籽米種植基地,智慧農業體系基礎設施已基本搭建完成。一排排太陽能光伏發電板下,各式各樣的農業科技産品化身田間“小管家”,將田間苗情、墑情、溫度等數據實時記錄並傳回指揮中心,實現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智慧水稻種植模式,成為全程品控可溯源農場。

“所謂全程品控可溯源農場,即品種研發、基地打造、農藝生産過程、産品加工、品牌全産業鏈均在可視的監控下完成。”張愛博説,後期消費者手中的每盒羊脂籽米都將有屬於自己的“身份證”二維碼,消費者僅需用手機掃一掃,産品選種、種植、水肥管理等資訊就會一目了然地展現在眼前。

圖片36

經過多年種植,羊脂籽米在二二五團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龍頭企業+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種植模式,在帶動當地職工群眾增收同時,走出了一條適合鹽鹼地開發利用的新路子。

下一步,二二五團羊脂籽米種植基地將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投資建設羊脂籽米加工廠、設施育秧大棚,形成水稻育種、種植、加工、包裝、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産業鏈,為二二五團打造先進生産力示範區,奠定堅實基礎。(李惠茹 石進玉)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