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兵團味道丨藏在非遺裏的六師特色美食
引語:70年來,兵團人櫛風沐雨、紮根邊疆,向沙漠要綠洲、讓戈壁産碩果,創作出“人進沙退”的人間奇跡。為深入挖掘兵團特色文化、打造兵團特色網宣品牌,即日起,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推出“弘揚兵團精神 品味兵團味道”系列主題報道,充分挖掘展示70年來兵團各項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在“美食+旅遊”已成為遊客出遊新時尚的當下,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的“味道”是什麼樣的?以美食之名,來一場尋味之旅。
美食之旅,既是一場大快朵頤的味覺盛宴,又是一次酣暢淋漓的文化大餐。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各師市擁有豐富的食材,好食材遇見兵團人的好廚藝,從而碰撞出一道道獨具特色的兵團美食,吸引眾多遊客走進兵團,品味兵團美食,感悟兵團精神。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地處天山東段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東起中蒙邊境的北塔山,西臨瑪納斯河,南倚天山,北入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坐落于烏魯木齊市北郊,與昌吉市、烏魯木齊市阡陌相接,彼此為鄰,地理位置特殊。
一碗灰面情悠長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孕育出了獨具特色的各類美食,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入選兵團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麵食“灰麵”。
灰麵是六師芳草湖農場職工群眾比較喜歡的麵食。一根白裏泛黃、黃中泛青的麵條,凝結著芳草湖農場職工群眾的勤勞與智慧,飽含著家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
把情懷揉進面中,複雜的工序中是百年的傳承,勾起幾代人的回憶……芳草湖農場職工、新疆灰麵製作技藝傳承人王多珍讓一碗酸湯灰麵走向了全國,她説那是芳草湖的文化,永遠不能忘懷。
在王多珍的童年時期,房前屋後處處長著蒿子,每到秋天蒿子結籽的時候,大人就開始挖窯燒灰,冬天用來製作灰麵。“灰中的鹽鹼不僅味道獨特,大家都很喜歡吃。”王多珍説。
芳草湖農場地處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長期以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職工群眾利用戈壁灘上富含鹽鹼的蒿子,通過燃燒,燒制出可食用的土鹼,將土鹼化水和面,再將麵糰搟製成麵條,被當地人稱為“灰麵”。
灰麵的製作過程中,和面是個重要的環節,要準備一定量的麵粉、食用鹼和食鹽,先加適量食鹽到麵粉當中,再將食用鹼撒入水裏快速攪動,等鹼融化了加入面中開始反覆揉搓,漸漸地,鬆散的面絮被揉成一個光滑濕軟的麵糰,用面盆扣住,讓它充分伸展、融合。麵糰揉制的時間和力度,決定了灰麵的柔軟和彈性,也決定了食用的口感。接下來就是把麵糰用捍麵杖在案板上搟成紙一樣薄的過程。搟好的面在案板上晾一晾,然後切成食客喜歡的長短寬窄,這叫切面。切好的面經過滾水煮熟,就成了金燦燦,香噴噴的灰麵。一碗灰麵帶著製作者的辛勞和情感。
吃灰麵時,需要搭配當地禽畜肉材、各種幹菜及時令蔬菜等食材製作的酸湯,味道更加妙不可言。在芳草湖農場,節假日吃一碗熱氣騰騰的灰麵已成為當地職工群眾的一種習慣,也象徵著幸福生活長長久久、家庭和和美美。
鍋盔的香味亦是“鄉味”
秦腔裏有句唱詞“文魁武魁不如半個鍋盔”,對六師新湖農場職工群眾來説,鍋盔有著特殊的意義。
在新湖農場,每逢中秋佳節,人們除了吃月餅,還吃鍋盔。因為當地有一個特別的習俗——燒鍋盔。在闔家團聚的節日裏,和家人一起品嘗鍋盔,感受濃濃的親情和團聚的美好。象徵豐收、團圓的鍋盔,散發著糧食最純粹的氣息、香味,承載著人們對家鄉親人的依戀,以及對故土風物的眷戀。
一根捍麵杖,一個火爐,承載著六師新湖農場職工李清翠對家鄉的眷戀。李清翠19歲時就開始跟母親學習製作鍋盔的方法,並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鍋盔製作高手。憑藉著精湛的技藝,她成了鍋盔技藝傳承人。2009年,鍋盔技藝入選兵團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把揉好的麵糰揪下一小坨,用捍麵杖搟成餅狀,放上雞蛋、清油、香菜籽等。“鍋盔好不好吃要看它的層次夠不夠豐富,這取決於製作方法、火候,還有和面的力度……”李清翠一邊熟練地操作著,一邊講著其中的“門道”。從第一步和面,到最後出爐,李清翠每一步都嚴格把關。
提到喜歡吃的麵食,新疆人首先想到的是馕,但在六師芳草湖農場、新湖農場,鍋盔卻是職工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最喜愛吃的麵食。
2007年,兵團、六師五家渠市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程。之後,新湖農場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挖掘和保護力度,申請了多個保護項目,傳統技藝鍋盔技藝就是其中之一。
鍋盔口味香甜,耐饑餓、耐儲存。在新湖農場,以前到了農忙時節,職工群眾早出勞作時拿上兩個鍋盔,中午在田間地頭就解決了午飯問題;有人要出遠門,包袱裏裝著鍋盔,有了這耐嚼、耐饑餓的麵食,就不怕餓肚子了。鍋盔,成了大家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食物。
這一吃食熟悉得幾乎人們從不在意,但一提及,濃濃的鄉情卻涌上心頭。如今,在新湖農場,鍋盔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人們改善它的口感,通過烙制時的火候和裱花來改變它的造型,形成了具有新湖農場特色的鍋盔,一代一代將鍋盔技藝傳承至今。
對於新湖農場的人來説,不管在哪兒,吃一口鍋盔,就能勾起兒時的記憶,溫飽的是胃,安定的是心。(李惠茹 石進玉)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