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協同推進“五大振興” 這些區縣如何“解鎖”難題

“導師好,我是張正,正在發展墊江花椒鵝項目……”12月26日,重慶金融助力農村致富帶頭人行動計劃——第四場重點區縣投融資對接會在墊江舉行。會上,來自墊江的優秀農村致富帶頭人攜帶創業項目,在現場發佈融資路演。

十個指頭有長短。鄉村振興範圍廣、任務重、困難多,必須要結合地區發展實際實事求是。

墊江、沙坪壩、大渡口、巴南、江北、江津被列為鄉村振興積極推進類區縣,協同推進“五大振興”。對這些區縣而言,如何“解鎖”實際難題,就需要精準找到“開鎖”的“鑰匙”。

做好“土特産”文章

解傳統産業升級之“鎖”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其關鍵在於因地制宜做好“土特産”文章。

12月27日,記者走進大渡口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井谷元食品)生産車間,現代化的小面生産設備一字排開,流水線旁,工人忙著將一批批半成品小面打包裝箱,準備發往全國各地。

“我們現在每天有上萬包預包裝小面進入市場。”井谷元食品董事長傅勇告訴記者,今年4月,井谷元食品獲得全國首張“重慶小麵食品生産許可證”後,不僅銷量成倍增長,還加速重慶小面向標準化、集群化發展。

鮮為人知的是,這家企業起初做的是速食粥,進入小面“新賽道”後,逐步成為重慶知名面企。其迅速成長的背後,是大渡口將重慶小面作為百億級産業集群進行打造。

“在重慶,目前小面門店約8.4萬家,年産值超400億元。”大渡口區農業農村委專職副書記蘇武斌説,每銷售1億元小面,其小面佐料能帶動農産品銷售近2000噸,這無疑是“連一帶二促三”的新增長點。

為此,2021年該區建立以“重慶小面”加工為主、兼具調味品和澆頭加工為輔的現代農業産業發展體系,將其打造成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點。

為把“街邊生意”變為“主導産業”,今年以來,重慶市小面産業園生産中心一期、電商産業園、中央工廠、小面博覽館等一系列平臺在大渡口區建成投用。

目前,該區引進“辣來主義”“金牌幹溜”等品牌類企業18家、生産類企業15家,去年全産業實現營收24.3億元、同比增長47.3%。前不久,以重慶小面為主的麥製品産業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全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

同為鄉村振興積極推進類的巴南,則搶抓首批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戰略機遇,利用城郊區位優勢,著力打好“都市牌”。如今,該區打造以“精品糧油”“精品果蔬茶”為代表的鄉村産業,走出一條都市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的有效路子。

引進業主促增收

解聯農帶農成效不明顯之“鎖”

産業發展後,強村富民便有了根基。眾所週知,新型經營主體缺乏是制約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絆腳石”之一,同時也制約著聯農帶農的效果。沙坪壩通過村村、村企、村社聯合合作,利用租金、薪金、股金,達到強村富民的共富目標。

上週末,沙坪壩區豐文街道三河村“縉泉燒”陶瓷老闆陳勇忙個不停,一邊燒制陶瓷,一邊給學生講解制陶技藝。雖然累,但兩天時間陳勇掙了一萬多元。

陳勇的生意越來越好,村民賴家友也跟著“沾光”。老兩口在“縉泉燒”務工,一年有4萬元收入;房子租給他,一年租金5萬元;到年底,村社文創收入分紅還有幾千元。

“三河村的發展,村集體功不可沒。”豐文街道農服中心主任李強告訴記者,三河村利用毗鄰大學城優勢,吸引企業共同打造“藝術家村落”。同時,村集體成立了重慶舜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三河村經濟聯合社等,通過“村集體+藝術家+農戶+産業”模式,發展文創産業。

經過三年多打造,目前三河村已有30家企業入駐,其中“縉泉燒”“鏡藍染”“伴山漆藝術中心”等20多家企業已經開業。如今,在文創産業的帶動下,三河村集體收入達100多萬元,農民戶均增收4000多元。

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近年來沙坪壩形成了村集體自主經營、集體經濟組織與各類經濟主體合股聯營以及“飛地”抱團發展模式。僅去年,該區9個涉農鎮街、49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1.1億元,村均收入達220萬元。

與沙坪壩不同,為發揮聯農帶農實現共富目標,墊江則通過大力培育丹鄉勞務品牌,通過就業創業,讓農民群眾腰包鼓起來。如今,當地已先後培育“丹鄉建工”“石磨豆匠”“大石竹編”“墊商播客”為代表的丹鄉勞務品牌,僅去年全縣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2.2萬元,同比增速7.5%,高於全市、全國平均水準。

推行“院落制”

解鄉村難治難管之“鎖”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針對“村大面廣難治、戶散人少難管”的堵點難點,近年來,江津推行“院落制”模式,探索出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新路徑,許多鄉村因此實現了蝶變。

歲末,走進先鋒鎮保坪村,層林盡染,白墻灰瓦的民居,相互交融,美得讓人流連忘返。眼前這一幕,很難讓人將其與村裏過去的臟亂差聯繫起來。

保坪村黨委書記代小月説,保坪村由4個村合併而來,面積大,村民居住分散。剛開始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時,村民不支援。無奈之下,她們只好根據人口聚居密度、院落分佈、通行條件等,推行“院落制”。

簡單來説,就是將全村劃分為30個“大院”,每個“大院”由10戶到40戶村民組成,每個“大院”選舉新鄉賢能人擔任“院落長”。在“院落長”的帶動下,許多村民的房前屋後收拾得越來越乾淨整潔,雞鴨也都圈養起來,門前的花臺種滿綠植。

保坪村只是江津區推進“院落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按照“地域相近、文化相連、利益相關、群眾自願、規模適度”原則,當地劃分“院落制”示範院落124個。且每個院落推選新鄉賢能人擔任院落長,負責庭院經濟、環境衛生、院落文化培育等。如今在這一模式下,當地形成“院落事院落説,院落糾紛院落解,院落活動院落辦”的良好風尚。

江北區同樣推行了院落制、網格制、積分制。如今,江北通過開展“最美院落”“文明家庭”等評比,全區10個村已有8個創建為重慶市宜居村莊,4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美麗巴蜀宜居鄉村先導村,1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記者 趙偉平)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協同推進“五大振興” 這些區縣如何“解鎖”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