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支付機構被罰超62億元 傳遞哪些資訊?
臨近年末,支付領域頻現千萬元級別罰單。12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披露的資訊顯示,得仕股份有限公司因違反相關規定被警告,被罰款8630.5萬元。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也針對多家支付機構連續開出多張罰單。其中,包括兩張罰沒千萬元級別的罰單。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支付機構已收到56張罰單,被罰金額超62億元。支付行業的關鍵詞仍是“嚴監管”,從特徵來看,“雙罰制”明顯。
多家機構收千萬元級罰單
具體來看,得仕股份有限公司因違反商戶管理規定、違反清算管理規定被警告,被沒收違法所得242.62萬元,被罰款8630.5萬元。同時,時任得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對公司相關違法行為負有責任,被警告;時任得仕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被警告,並處罰款10萬元。
12月22日,廣東匯卡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匯卡”)因違反商戶管理規定、違反支付賬戶管理規定,被央行合計罰沒2183.56萬元。廣東信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信匯”)因違反商戶管理規定,被央行合計罰沒1191.99萬元。同時,上述兩家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也收到了罰單。
需要指出的是,廣東匯卡、廣東信匯均已失去支付牌照。今年1月份,央行決定中止對廣東匯卡《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申請的審查。8月18日,央行更新已登出許可機構顯示,廣東信匯出現在已登出許可機構名單中,並備註不予續展。
12月22日,央行還對易聯支付有限公司和廣州銀聯網路支付有限公司開出罰單。
針對上述處罰情況,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央行延續了此前持續的‘雙罰制’,連帶相關責任人一併受到處罰,且接受處罰的責任人職務均較高,是壓實責任到人的表現,從受罰內容來看,支付機構因反洗錢不力被罰仍是重要原因。”
不合規支付機構加速出清
與上年同期相比,第三方支付機構收到罰單的數量雖有所減少,但被罰金額卻有所提升。整體來看,違反反洗錢相關規定依舊是支付機構頻繁被處罰的“重災區”。涉及違規事宜多集中在違反賬戶管理規定、違反特約商戶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方面。
王蓬博表示:“從2023年支付行業罰單情況看,個別大型支付機構罰單金額拉高了行業的整體被罰金額。實際的罰單數量有所減少,説明年內行業合規程度在提高。”
整體來看,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舉措逐步落實到位,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第三方支付市場發展向好的態勢得到進一步鞏固。同時,不合規支付機構也在加速出清。據央行數據,目前,市場上存量支付牌照數量為186張。
“支付機構行業正向高品質發展邁進。”支付産業網創始人劉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綜合來看,2023年,支付機構被罰主要在反洗錢領域,金融消費者保護、反電信詐騙等領域也常常出現違規行為被罰,支付機構需對上述領域引起足夠的重視。預計2024年,支付行業交易量總體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機構端需不斷夯實自身科技能力,充分運用科技手段進一步提升合規水準。
在合規方面,王蓬博表示,支付機構應嚴格落實監管要求,積極整改不合規條線,強化合規意識,建立專業的合規團隊,增強反洗錢等風控系統的設計及甄別能力。本報記者李冰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年內支付機構被罰超62億元 傳遞哪些資訊?)